APP下载

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2019-07-24陈晶莹

艺术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董必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 要: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董必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更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投身革命,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贡献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董必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来解决问题,而且包括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董必武作为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元老,其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为救亡图存积极探索,确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1.1 打破思想枷锁,确立民主革命思想

动荡的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不但不积极抗击外敌反而残酷屠杀革命志士。董必武的心中一种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思想油然而生。为了接受新的思想开阔眼界,1905年董必武报考湖北“文普通”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民主革命者刘静庵,阅读了大量改良主义的刊物和书籍,还经常参加日知会的各种演讲,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使他的思想产生了第一次飞跃。从此,董必武确立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1.2 投身革命,成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听闻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董必武欣喜若狂,在武昌起义后的第三天,便愤然剪掉头上的辫子,马上赶到武汉,参加了辛亥革命,并参加了汉口刘家庙、二道桥和保卫武昌的战斗。12月,董必武加入了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被推选为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部评议员,参与领导湖北同盟会的工作。此时,董必武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1.3 探求革命道路,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2年4月,袁世凯篡国,孙中山被迫辞去总统职务,辛亥革命失败。董必武在积极参加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斗争的同时,继续探求新的革命道路。1913年7月他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董必武谒见了孙中山,并加入了中华革命党。1916年3月袁世凯死后,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华革命党,这时只是为了恢复《临时约法》,依靠军阀进行活动,并无大的作为。董必武于1917年2月再次前往日本,在日本的继续完成大学学业。在此期间,他开始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并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思想上開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时,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2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条件

2.1 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带来了中国。董必武通过五四运动爆发前结识的日本留学归来的李俊汉等人深入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合革命的经验,发现“列宁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宗旨和工作方法与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截然不同”[1]认识到了中国还是得革命,这就必须用一种能够接近群众唤醒群众的途径,使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

2.2 创办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0年3月,董必武与陈潭秋等人创立了私立武汉中学。降低学费的门槛便于贫困子弟入学招考准用白话文,文言兼用,男女学生可以织学生会。特别是其办学的政治特色尤为突出。“迎接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思潮,启发学生的革命思想”。[1]董必武还通过挥代英等人主办的利群书社引进《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和进步书籍和开设社会主义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2.3 创办报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他还和陈潭秋、李书渠等创办《武汉星期评论》,并为该刊写评论。这些书刊和报纸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工具。通过多种途径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学习新文化影响很大。1922年夏,他还多次给在党领导下由夏之栩、袁溥之等举办的妇女读书会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对妇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中抢占思想高地制高点的任务,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3 多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

3.1 筹建共产小组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董必武和张国恩、陈潭秋筹建武汉共产主义组织,秋季正式成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也称共产主义小组),并依靠研究小组深入到工厂、学校之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到纱厂、铁路和码头找工人谈话,调查工人劳动生活状况,讲解工人阶级求解放的道理。他们在青年中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吸收进步青年入团,正式成立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实现社会主义作为青年团的主要任务,之后很快又在各大、中学校建立起支部,组织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书籍,在学校中反对不合理的旧制度。他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方面作为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公开活动阵地,另一方面吸收先进的知识分子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党的发展做准备。与此同时,他和陈潭秋等在青年学生中组织了青年读书会等传播了新思想。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董必武和李汉俊起草了给共产国际的报告。1922年董必武在大冶铁厂建立了党的支部,这是在湖北厂矿中建立较早的一个党组织。

3.2 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党支部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通过筹建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及建立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传播和运用组织。这无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渠道,为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必备条件。

3.3 与工农结合初步结合,马克思主义在湖北发展

董必武将黄安籍学生组成黄安工作小组,在黄安县城创办农民夜校、自学师范学堂,以“滚雪球”的办法在黄安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这些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工农运动初步相结合,指导着中国的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也逐步在黄安开展起来。1924年董必武又组织了麻城工作组到麻城开展革命工作,与黄安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两地的革命进程。

3.4 身体力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黄安工作小组前往工厂、铁路和码头寻找工人谈判。回到黄安后,他亲自到这些学校讲演,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干部。1925年6月,在位于黄安县城南门外的罗家坡,董必武同志亲自主持全县委代表会议。在会上董必武同志根据斗争情况和工作流程,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主办一个刊物《黄安青年》,传播马列主义,交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经验;二是把全县教育权迅速掌握在党的手里,以便往各区乡派送更多的骨干。会后不久,黄安县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这年秋天,《黄安青年》在武汉中学出版,黄安党团工作组进一步扩大。

董必武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客观上促使更多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运用于解决中国的问题。这个过程,客观上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4 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贡献对现在的指导价值

为了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无数的尝试,最终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历经了许多障碍。董必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探索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新途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3]当前深入学习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參考文献:

[1] 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 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3] 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DB/OL].新华网,2017-09-29.

作者简介:陈晶莹(1987—),女,湖北襄阳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董必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董必武清廉为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