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现状与趋势

2019-07-24徐容容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刊文普惠性民办

徐容容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福建福州 350003)

2010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文件中首次提出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大众化三大属性。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适龄儿童数量快速增长,加速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17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16.5万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万所,占总数的42.42%[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实现80%指标的“牛鼻子”。

我国学者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进行大量研究,也有学者有效运用文献数据库,对“普惠性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已有研究进行数据分析、议题探讨,如《普惠性学前教育及其相关议题探讨——基于2011年—2016年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但少有学者以普惠性和民办园为切入点,运用大文献数据库研究并分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因此,如何聚焦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运用大量文献数据分析其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以及发展阶段特征,已经成为研究者们不可回避的难题。本研究运用BICOMB2.0和SPSS2.0两种系统,从刊文数量、刊文机构、刊文作者以及关键词等四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展现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现状和特征变化。

一、前言

(一)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上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题,分别对期刊、博硕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32篇,摘除篇名不含“民办园”和“普惠性”字样、简单新闻汇报等非相关及非学术性文章,最终共获得有效性文献55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2012年庄小满、程立生撰写的《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意义、困境与对策》是我国最早研究“普惠性民办园”的文章,因此本研究文献检索年限为2012—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6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主要采用崔雷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AB2.0),整理汇编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计量分析

(一)刊文数量分析

研究文献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研究的研究规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图1可以得出:一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文献数量虽有上下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期刊成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主力军。二是文献的波动变化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2012—2014年为第一阶段,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进入起步阶段,其研究快速上升,年均发表4篇论文;2015——2016年为第二阶段,普惠性民办园研究出现“高原”瓶颈,年均发表5篇论文,没能延续研究的热潮,其中2016年硕博论文数为零;2017—2018年为第三阶段,普惠性民办园研究步入新纪元,年均发表16.5篇,迎来新的研究浪潮。第三阶段文献数量快速增长,得益于《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分类管理举措,鼓励并扶持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发展;也得益于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更得益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的酝酿与实施。

(二)刊文机构分析

将55篇有效文献以Notefirst 格式导入Bicomb2.0系统,通过统计刊文机构可以得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文献共发表在40种刊文机构上,其中期刊杂志有31种,博硕论文有12种。按照刊文机构来源类型,将刊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主题的刊文机构摘录如下,见表1。

表1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刊载机构(部分)

对刊文机构来源分析发现两个特征。首先,期刊杂志研究数量较多、研究起点较好: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1篇,占35.48%,既是核心期刊又是CSSCI期刊上刊载了7篇论文,占期刊总发文数的22.58%,大部分刊文期刊复合影响因子都超过0.2。其次,博硕论文虽研究数量较少,但研究层次高和研究实力突出:11篇博硕论文来源于师范院校,超过博硕论文总数的90%,9篇来源于“211”院校,其中部分论文还来源于“双一流”或“985”院校,占总数的75%,成为主流研究力量。由此可得,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中,虽然研究篇幅较少,年均不足8篇,但研究层次、研究质量较高,超过50%的文献在权威机构上发表,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为今后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府决策提供了学者视角。

(三)刊文作者

1.作者刊文数量分析

学者发表论文的次数以及学者之间合作的篇幅将会折射出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合作程度。通过BICOMB.2.0统计分析2012—2018年中国知网共收录71位学者发表55篇论文,从论文发表次数看,发表论文超过1篇的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9.86%,其中长沙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王声平发表6篇,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李红霞发表4篇,长沙师范学院研究员皮军功发表3篇,袁希迎、庄小满、宣兴村、张绍军4人各发表2篇。这说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较为分散,主题研究持续性不强。从合著次数看,在55篇论文中,38篇为独立著作,占文献总数的69.09%,18篇为合著篇,合著人数为2人的篇幅共有12篇,其中,王声平与人合著过5次,李红霞、庄小满与人各合著过3次和2次,其他均与不同人合作一次。因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作者之间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但合作程度有待提升。

2.作者区域位置分析

作者区域位置集散分析能够呈现研究的区域化特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作者区域分布变化的时间如图2所示。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成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主体和主要阵地。其中在博硕论文中,西部地区研究规模最大,而东部与中部差异不明显;在期刊文献中,东部地区规模最小,中西部地区不明显。从时间变化维度看,东部地区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起点,但随时间推进,研究规模和研究主体开始向西迁移。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区域化差异明显,不同地域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重难点,发展迫切性、重要性、重视程度等各不相同,西部地区成为当前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重要区域,这也与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政策相一致。

图2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作者区域分布

(四)关键词分析

统计不同时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及变化,能够更明显的反应研究的重点及特征变化。本文依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文献数量的变化,将2012-2018年的文献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通过BICOMB2.0系统对55篇有效文献关键词进行提取、修订、合并,并对各个阶段关键词出现次数排序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文献的各个阶段关键词(部分)

从表2可以得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不仅一直重视“普惠性”和“民办幼儿园”的研究(2012-2018年均保持前3位),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研究的重点和特征。

在2012-2014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共有44个关键词,研究涉及海南省、乌鲁木齐市、宁波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个地区,这说明了第一阶段研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具有局部性和特殊性。因此2012-2014年是各个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过程的经验积淀时期,研究重点是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析。如2014年,雷芳在《长株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详细论述了长株谭三市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程序、监督机制等保障政策的制定,就政策落地,经费投入、小区配套园等角度为长株谭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2]。

在2015-2016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与前一阶段发生重要变化,新出现了问题、原因、教育公平、政府资助、内涵、师资等关键词。分析关系词发现,这一时期研究开始从局部走向整体,从个别走向一般,研究突出现状及对策探析的同时也开始关注问题的原因分析。因此,研究对象的普适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研究内容的全面性成为2015-2016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主要特征。如,该阶段研究对象既包括贵州省、郑州市等地域性特色较强的普惠性民幼儿园,又包括全国普惠性民幼儿园,不仅分析地域性的特殊问题、原因及对策,而且也分析全国共性问题,探索原因与对策的普遍适用性。

到2017-2018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共有119个关键词,首次出现教育质量、质量保障、内部教育质量、制度保障、运行保障、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分类管理、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等关键词。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该阶段研究发生了以下两点变化。

第一,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与前一阶段采用逻辑思辨、调查研究、文本研究不同的是,2017-2018年出现了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长的个案研究》是通过研究一所普惠性民办园的成长历程,总结成长经验、成长困境及原因来思考其对整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长的反思和启示[3]。《一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歌唱教学的叙述研究》则从一位托班幼儿教师的角度深瞄歌唱教学的成长过程,进而深层思考未来幼儿园歌唱教学走向[4]。第二,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2017-2018年的研究紧扣国家政策,侧重从“质量”“财政”“政策”等方面分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从内外部质量和政策保障机制剖析对策。研究内容具体化的变化一定程度表明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层次正在逐步加深,促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如《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构建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目标与标准、幼儿园内部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保障组织体系、质量保障多元评价、幼儿教师学习与培训机构五大系统的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质量保障体系[5];《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外部质量机制现状及优化》分析了在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分类管理原则下,民办教育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指明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该建构政府主导、家庭、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外部质量机制[6];《武汉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园所经费来源和支出中分析出幼儿园教师工资支出占8成以上,公用经费用处多但金额少,建设性资金不足,奖补政策力度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近7年来55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文献,从刊文数量、刊文机构、刊文作者、关键词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的文献数量虽有上下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期刊成为研究的主力军。

2.目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篇幅较少,但研究层次、研究质量较高,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为今后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府决策提供了学者视角。

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一方面较为分散,研究主题持续性不强,另一方面研究作者之间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但合作程度有待提升,同时研究区域化差异性较大,研究主要地域由东向西迁移,西部地区成为当前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的重要区域。

4.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数量和特征随时间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起步阶段(2012—2014年),研究速度快速上升,研究主题多为各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析,是各个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过程的经验积淀时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第二阶段是“高原”瓶颈期(2015—2016年),研究没能延续上一阶段的热潮。该阶段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开始从局部走向整体,从个别走向一般,研究突出现状对策探析的同时开始关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对象具有普适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研究内容的全面性特征。第三阶段是新纪元期(2017—2018年),研究迎来新高潮。该阶段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开始出现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逐渐向“质量”“财政”“政策”等方面聚焦。

(二)启示

基于上述结论,未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及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四点内容。

1.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规模,形成稳定研究团体。研究表明,近7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年均研究数量为8篇,研究规模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规模严重脱轨,研究者合作关系薄弱。因此需要激发多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扩大研究规模,形成稳定研究团体。首先,前期研究者及科研机构要发挥领头羊作用,以个人学术水平和研究资源联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协同研究,提升园所科研力量,实现科研兴园。其次,教育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和监督评价等方面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及教师进行叙事或个案研究,深瞄普惠性民办园教学、教师、幼儿、家园合作等问题,在反思中促进园所、园长及教师的成长。

2.细化研究内容,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研究。随着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完成,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更多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资源成为未来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中必须重点攻克的一道难关。为此,未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要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其一,对政策制定与落实以及各地区相关政策进行比较,从宏观层面研究普惠性民办幼儿教师队伍现实图景。其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核心素养研究,构建普惠性民办幼儿教师内涵,其三,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教师培养体系以及培训制度等主题研究,从微观层面细化普惠性民办幼儿教师队伍研究。

3.拓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视野,实现多学科交叉研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涉及家庭、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利益,需要教育、财政、工商、住房城乡建设等多部门联动管理,理应综合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视野进行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大部分只从教育视角研究教育,局限于教育学单学科研究。因此,未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需要综合相关学科视角,强化研究的全面性、系统性。

4.分地区分类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凸显发展重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主要是由各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独特性决定的。未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仍需要坚持地域特色,凸显发展重点。首先,东部等发达地区要拓宽途径扩大优质普惠性资源供给,重点做好小区配套园的移交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小区配套园要建成公办园或者普惠性民办园,确保普惠性。未来小区配套园要做好配套园规划、土地出让、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重点治理移交不彻底、非普惠性等问题[7]。其次,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确保学位供给,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做优资助保障体系,确保适龄儿童“有园上,能上园”。

猜你喜欢

刊文普惠性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中国教育部》刊文报道汕大打造奉献文化的丰硕成果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慢性病患者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