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现状与对策
2019-07-24高晓敏
高晓敏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山西运城 044000)
一、问题提出
作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的功能价值不言而喻。从宏观政策文件的指引,到各地幼儿园的相关实践,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反思作为一种间接认识,更具深刻性与辩证性。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1]155。对区域活动进行反思,意味着区域活动正走向发展的路途。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水平,不仅影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且对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重要影响。马克斯·范梅南将教师反思水平分为技术层面、情境层面、辩证层面三个发展阶段,处于技术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主要针对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考虑的方法、技巧方面的问题以及理论发展;处于情境层面的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问题,问题来自于个人的观念系统、来自于具体情境的关注,来自于知识、技能的提高而对实践的质询;辩证层面是反思的最高层次,即批判性反思,处于批判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他们会不带个人偏见的关注某种知识的价值以及对幼儿有利的社会环境[2]4。那么,当前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水平处于什么阶段?本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其原因,探究促进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进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与实效。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吕梁、晋中、运城等十一个地市1178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公办园幼儿教师752人,民办园幼儿教师426人;城市幼儿教师657人,农村幼儿教师521人;年龄20岁以下的18人,20-25岁的310人,26-30岁的344人,30-40岁的391人,40岁以上的115人;教龄0-2年的314人,3-5年的277人,6-10年的188人,10-15年的229人,15年以上的229人; 学历是中专、中职或高中的320人,大专的531人,本科的327人;职称是中小学高级的27人,中小学一级的158人,中小学二级的180人,未定级的813人;幼儿园级别方面,一级A类园的有527人,一级B类园的有157人,二级A类园的有281人,二级B类园的有142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斯帕克斯-兰格 《教师反思特征问卷》[2]39,结合幼儿教师及幼儿园区域活动反思的考察特点,在语言表述方面对问卷稍作修改,使之更符合研究对象。该问卷分为两部分,共30个项目。第一部分15个项目,重点考察幼儿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遇到问题时的做法;第二部分15个项目,重点考察幼儿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计划、实施、评价时的做法。采用4点计分法。其中,4=总是这样,3=经常这样,2=有时这样,1=极少这样。根据问卷评定办法(计算每个数字被画圈的总次数,然后乘以该数字本身,最后将四个乘积相加,得出总分),总分在75分以下属于技术层面,总分在75-104分属于情境层面,总分在104-120分之间属于辩证层面[2]40。本研究中,总问卷的克隆巴赫a系数是0.943, 具有良好的信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总体水平
统计结果表明(见表1),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技术层面388人,占总人数的32.9%;情境层面708人,占总人数60.1%;辩证层面82人,占总人数的6.96%。因此,总体来看,幼儿园教师的区域活动反思水平处于情境层面。
表1 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现状
(二)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
表2 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M±SD)(均值)
注:*p<0.05,**p<0.01,***p<0.001 ,下同
对幼儿园教师的教龄在反思能力水平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2可知,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教龄的增长,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水平越高。经过LSD事后分析发现,15年以上的幼儿教师分别和0-2年(P=0.004)、3-5(P=0.002)年的幼儿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5年以上幼儿教师的反思水平分别和高于0-2年和3-5年的幼儿教师。其他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不同职称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差异分析
对幼儿教师区域活动的反思在职称变量上做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幼儿教师不同职称在区域活动的反思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反思水平得分最高,其他依次是中小学高级的幼儿教师,未定级幼儿教师,中小学二级幼儿教师。经过LSD事后分析发现,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分别和中小学二级的幼儿教师(P=0.008)、未定级幼儿教师(P=0.00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反思水平分别高于中小学二级的幼儿教师和未定级幼儿教师。
表3 不同职称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M±SD)(均值)
(四)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
对幼儿教师区域活动的反思在幼儿园性质变量上作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结果发现,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的反思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程度要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
(五)不同级别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
对幼儿教师区域活动的反思在幼儿园不同级别变量上的差异做方差分析统计(见表5),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同级别在区域活动的反思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级A类园幼儿教师得分最高,其他依次是二级B类园幼儿教师,一级B类园幼儿教师,二级A类园幼儿教师,其他类别幼儿园教师得分最低。通过LSD事后分析发现,一级A类园分别和一级B类园、二级A类园(P=0.001)、其他类别幼儿园(P=0.00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级A类园幼儿教师反思水平高于一级B类园、二级A类园和其他类别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一级B类园和其他类别幼儿园(P=0.046)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级B类园幼儿教师反思水平高于其他类别幼儿园幼儿教师;二级B类园和其他类别幼儿园(P=0.042)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二级B类园幼儿教师反思水平高于其他类别幼儿园教师。其余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5 不同级别幼儿园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差异分析(M±SD)(均值)
四、讨论
总体来看,山西省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处于情境层面,属于中等水平。这与陈敏[3]、张莹莹[4]等研究结果相比有所提升,其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教师反思水平处于技术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实施,目前,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无论是参观、评估、职称评定、还是参与现场交流会,幼儿园的教师或管理者都会开放他们的区域活动。因此,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一样,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课程,受到老师和管理者的重视,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幼儿教师区域活动整体反思水平有所提升。
(一)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教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反思的水平越高。特别是15年以上的幼儿教师反思水平高于和0-2、3-5年的幼儿教师。分析原因可能是,幼儿教师反思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有关。叶澜 、白益民等以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 ”、“生存关注 ”、“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 5个阶段[5]278。“生存关注 ”阶段的教师是刚入职的新手型教师,关注专业活动中生存的技能,教龄在0-2年的幼儿园教师是新手教师,处于入职的适应期,主要熟悉了解区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流程,无暇顾及区域活动的反思。教龄3-5年的幼儿教师可以说进入“任务关注”阶段,由原来的关注“我能把区域活动组织下来吗?”到“如何更好地组织区域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而教龄在15年上的幼儿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个人实践知识,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通过观察访谈,发现他们在区域活动目标的制定、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介入的时机、策略等方面更加成熟有效。对于反思活动,能全方位、高效进行反思。可以说,进入“自我更新关注” 阶段。访谈中发现,0-2年的幼儿教师注重活动是否能顺利组织下来,3-5幼儿教师注重活动后反思,而15年以上的教师能关注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的反思。因此,整体来看,幼儿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反思的水平越高。
(二)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职称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反思水平得分最高,其次是未定级幼儿教师,中小学二级幼儿教师得分最低。分析原因,教师职称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种评价方式,获得教师职称代表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肯定,说明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较高,并取得一定的业绩成果。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中坚力量,有进一步提升职称的愿望,而山西省职称评定,省、市教学能手评比等都要求教师组织区域活动。所以,这部分教师注重区域活动的相关学习、实践,工作的动力很强,因此,中小学一级的幼儿教师反思水平最高;在未定级幼儿教师中,一部分是年轻的幼儿教师,且学历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这类教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部分是因为不在编没法评定职称,但山西省近些年各地市入编考试机会很多,未定级的幼儿教师相比较来说,有职业发展的动力,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反思水平反而高于中小学二级的幼儿教师。
(三)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性质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公办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水平要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目前,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新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5项治理任务: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6]。而区域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遏制小学化倾向的有效形式,因此,公办幼儿园非常注重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教研。相反,一些民办园为了生源问题,总是让家长牵着鼻子走,区域活动开展的很少或者基本不开,更谈不上反思。所以,公办幼儿园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程度要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访谈中,公办幼儿园的老师谈到:“我们幼儿园基本上每天都开展区域活动,幼儿园规定,每周至少写一篇关于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并且针对如何观察幼儿给我们做专题辅导。”而部分民办幼儿园的老师提到:“我们平时注重的是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上级检查时才开展。”
(四)幼儿教师区域活动反思水平的幼儿园级别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一级A类园幼儿教师得分最高,其他类别的幼儿园教师得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幼儿园级别由教育主管部门评估认定,以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构成评分标准。一级A类园是幼儿园最高级别,相应的收费标准也较高,特别是在软件方面,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很高。因此,一级A类园幼儿教师得分最高;其他类别的幼儿园多为民办未评定等级的幼儿园,特别是在师资队伍这方面,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其他类别的幼儿园教师得分最低。访谈中,幼儿园的园长说:“我们民办园教师流动性很大,对于一些经过两三年培养成的骨干教师,或因结婚生孩子,或因参加入编考试考到其他公办园等原因离职,因此,幼儿园教师经常流动,需要循环培训,教师专业素质很难持续提升。”
五、建议
针对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反思水平,从而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反思的水平越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稳定幼儿教师队伍,使更多的幼教人才能始终如一坚守在幼教战线,将幼儿园教师作为终生不断追求的事业。同时,明确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身份和法律地位[7],使公办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同样赋予民办园教师,如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各类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维护,只有对自身的专业身份有高度的认同感,才能有内在动力为幼教事业奋斗终身。
(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投入和监管
幼儿园等级越高,教师的反思水平越高。因此,需要通过提升幼儿园等级和办园水平来促进教师的反思水平。目前,相对来说,公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稳定性较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方面,应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如运用城乡一体化办园方式,采取“城乡法人一体”、“资金投入一体”、“人员调配一体”、“保教管理一体”四位一体的管理办法[8],提升民办园、其他级别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反思水平的发展。 再如,采用集团化办园模式,同一集团的幼儿园之间,采取片区联动教研共同体方式,加强公办园、民办园、一级A类、B类、二级A类、B类园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公办园、一级A类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创设支持反思、促进反思的幼儿园环境
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缺乏对游戏活动的反思总结,32.5%的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地反思总结,并为下次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主要原因有幼儿教师觉得游戏活动繁琐且工作量大,没有时间、精力[9],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限[10]等方面。因此,首先,要给幼儿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给予老师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区域活动反思。其次,进行反思理论培训,定期开展区域活动教研活动,聘请专家指导交流,建立健全反思评价制度。让幼儿教师在有促进反思、支持反思的环境中,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将外部的要求转变为主动自觉的行为。
(四)运用结构化思维,构建学习型反思性合作共同体
拓宽与提升区域活动反思的视角,建立学习+反思的团队,提升教师反思水平。可采用头脑风暴、互动式反思方法(幼儿园同一班级的教师,同一教研组的教师随时进行互动式反思),构建学习型反思性合作共同体。通过协作行动研究,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及时反馈反思信息,促进幼儿教师多途径、全方位的反思,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兴趣和反思能力。
(五)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以及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要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做到每次活动后及时反思,坚持写反思笔记。同时,要训练个人否定式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等方式,提升个人认知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