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教学必须坚持少儿特质
2019-07-24姜艳姜颖
姜 艳 姜 颖
中国俗语说:“一母生九子,子子不相同。”法国著名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的莫泊桑也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无论是中国俗语,还是莫泊桑的表述,他们所证明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必然有不同的特质。从另一个角度说,还是由于事物间不同的特质,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是一条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凡是遵循了这条规律,就成功、就顺利、就心想事成。反之就失败、就艰难、就事与愿违,至少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少儿舞蹈教学,也无法背离这条规律。
舞蹈课是少儿艺术门类中的专业课之一,与美术、音乐课并列,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圆“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今天,伟大的历史使命,亟需培育“四有”新人,亟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横空出世。因此,这一历史重任便空前地落在了从事少儿舞蹈教学的师者肩上。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为师者任务之重,德行之高,学问之深。这里就有一个为师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对于少儿舞蹈教师来说,就是怎样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教育自己的教学对象。具体而言,就是少儿舞蹈教学,必须坚持少儿特质,针对少儿的个性,施以相应的教育思想和手段。
一、既要崇尚师道尊严,又必须具备亲和心态
中国是一个最崇尚“师道尊严”的国度,而“师道尊严”有三层含义:一是“道尊”,即少儿舞蹈教师应集理想和技艺于一身,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理想和技艺;二是“自尊”,即少儿舞蹈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技艺素养赢得学生的敬重;三是“他尊”,即有种种礼仪规范,确保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敬重具有少儿舞蹈教师这种操守的师者,在我国文化史上屡见不鲜。宋代文学家晏殊,以自己高尚的气节和卓越的文学才能,博得了他人和学生范仲淹、韩愈、欧阳修等人的尊重。而他的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名噪千古的文化伟人。鲁迅以他铮铮铁骨,不屈服的战斗精神以及等身的著作成就,博得了青年作家殷夫、柔石、叶紫等人的信赖。特别是青年女作家萧红,在鲁迅的精心指导下,创作出版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东北农民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生死场》而享誉中国现代文坛。
由于施教对象的不同,少儿舞蹈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师道尊严”之外,还必须具备亲和的心态。现在的少儿,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各种媒体知识的熏陶,各种思想的启迪,使他们具有远比前辈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刻的思想和更敏锐的认识能力,所以在授课中少儿舞蹈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成规和理念。首先要以平和的心态,温柔的情愫,可亲的形象博得施教对象的信任和依赖,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亲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即使面对痛苦的基础训练,也心甘情愿的在他们选定的目标下隐忍地坚持,全身心地训练。其次,要对施教对象具备亲人般的关怀,对他们的训练强度和时间要做出科学的安排,既不可以不足,也不可以过度,更不能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每完成一组训练,应该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以鼓励为主的恰当讲评,鼓舞他们的信心和进取心。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指挥作战时特别注意,不使自己的战士吃亏,即使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时,也把战士的利益放在首位,少儿舞蹈教师也应当掌握这一指挥艺术,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执教实践中。
二、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因材施教当是教育之本”,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施教对象,在生理心理先天禀赋等方面不同的特点,以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它强调的是针对性,而终极目标则是尽可能的促使施教对象成才。著名舞蹈教育家戴爱莲在这方面为舞蹈教师们做出了表率,她不是用一套教学模式去套所有的学生,而是分门别类的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用针对性极强的不同方法去训练个别的学生。他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每一个学生,这一点对于从事少儿舞蹈教学的教师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由于小学员们不但舞蹈基础差异较大,而且生理、肌肉、骨骼、心理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要细化教学方案,针对不同的学员,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施以具体的指导和训练。上课时要详细讲解为什么要练这一组动作,这一组动作与另一组动作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让小学员们从道理上明确理论根据,进而加强他们的信心和自觉性。制定训练方案和实施方案,教学时都要科学细致,针对小学员们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应重点考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差别,要考虑其年龄,骨骼发育尚不成熟,怎样训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每个动作体力消耗如何,一堂课组织多少动作,需要多长时间,消耗多少体力为宜,怎样掌握智力、体力与训练的关系。只有准确掌握了上述情况和细节,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把握训练节奏,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目的。
与因材施教相辅相成的是“激发兴趣”。鲁迅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叶圣陶说:“兴趣是深入的阶梯,成功之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因为“爱玩”而发明了电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因为对物理不泯的浓厚兴趣,从苹果落地这一平凡的自然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少儿舞蹈教学也必须注意对小学员进行兴趣的引导和激发。由于少儿学员们大部分未曾接触过舞蹈,一时难以产生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采取辅导成人的方法,而应该从培养和激发小学员们学习兴趣入手,抓住他们追求新奇和爱美的心理,使他们在训练中,从举手投足的轻灵美妙中,去感受不同以往的奇妙和美感;从一个姿势和一个眼神中,去体会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快乐;从音乐旋律和舞蹈节奏的和谐中,去感悟人生的奥秘和生活的美好;进而发现自我形象的清纯和俊美。兴趣可以激发小学员对学习舞蹈的恒久追求与依恋,使他们不断地由初级向高级迈进,从粗浅到精深冲刺,从璞玉到美器蜕变。同时又可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急躁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乐感,树立新的舞蹈形象
无乐不成舞,音乐与舞蹈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催动舞者的激情,也可以造就淋漓潇洒的舞蹈形象。苏东坡中秋时伴着《水调歌头》的乐曲“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清照和着《武陵春》的哀怨音乐慢舞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人生感叹。但没有乐感的人,即使面对悠扬的音乐,不仅无法理解音乐的深意和感情,更无法学好舞蹈。清代大戏剧家李渔说“音乐是舞蹈的前提”。音乐是时间艺术,而舞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时间艺术。因为音乐和舞蹈都要表达一个过程,一个主题。音乐表达的内容和情绪进程是靠音乐的连续性,舞蹈表达的内容和情绪紧张则依靠动作和连续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正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声无形,一个有形无声。它们是天然联系的孪生姐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因此,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必须把培养乐感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让小学员从音乐旋律上、从不同音色上、从变化中的节奏上引导小学员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情绪,感受人生脉动和追求,领悟生活的波折和奋斗,品味事业的起伏和成功。其次用音乐配合舞蹈,让小学员从音乐节奏和舞蹈节奏的进程中,去体会每一个动作的幅度和力度,塑造美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意义和本质,让小学员们在技艺和人生中获得全面的提高。再次让小学员们常听音乐,教师通过讲解音乐的旋律美,有意识地给小学员安排一些恰当的动作来配合音乐。久而久之,小学员的乐感必定自然天成,而舞蹈艺术形象也会随之提升一个或几个层次。
总之,少儿舞蹈教学必须坚持少儿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培养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五千年文明的大众或精英舞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