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锻炼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急性尿潴留分析
2019-07-24冯伟
冯 伟
老年女性盆腔手术患者术后经常发生急性尿潴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1]。急性尿潴留虽不能危及生命,但会延迟切口愈合、影响早期下床活动、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为此,寻觅防治盆腔手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方法已成为当前妇科医护人员重要研究课题。我们连续选择一组近期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为观察对象,围术期间对她们进行了盆底功能锻炼,并与未进行该项锻炼的同病患者比较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及相关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有盆腔手术适应证;②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盆腔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②老年痴呆症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本文实际入选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5例,按住院时间分为锻炼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比较见表1。
1.2 方法
1.2.1 分组及盆底功能锻炼方法:入选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锻炼组(63例)及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锻炼组另行盆底功能锻炼:①腹式呼吸锻炼:站立位或者坐位,吸气收缩腹肌,呼气时放松,3~5s/次,4~6次/d。②肛门及会阴部位肌肉锻炼:以意念控制住尿道、阴道及肛门括约肌收紧,15~20s后缓慢放松,然后再收紧,反复锻炼,10~15min/次,3次/d,直至控制自如。③抬腿锻炼:开始交叉抬起放下单腿,然后行抬起放下双腿,最终双腿行脚踏式锻炼,10~15min/次,3次/d。
1.2.2 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选择:本文设定“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如下:①术后首次残余尿量;②尿管留置时间;③急性尿潴留例数;④急性尿潴留患病率;⑤尿路感染例数。⑥尿路感染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文化程度和平均手术时间分布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盆腔手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盆腔手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对照比较见表2。锻炼组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急性尿潴留例数、急性尿潴留患病率、尿路感染例数和尿路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
表2 两组患者盆腔手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相关指标比较
3.讨论
大多妇科手术在盆腔内进行,其手术范围较广、创伤大,手术操作常累及尿道及膀胱区域的神经、血管及盆底支撑组织,急性尿潴留发生率较高,约在8.35%~44.61%之间[1]。老年女性自身盆底周围组织更为松弛,肛门及会阴部位肌肉收缩乏力,接受盆腔手术后,膀胱缺乏子宫韧带、附件、阴道及盆腔结缔组织支撑,加之术中广泛剥离操作致使盆腔神经丛损伤,影响到了血供及神经传导,引发膀胱神经支配缺失,导致膀胱平滑肌麻痹,进而发生急性尿潴留。一般认为,人体排尿受意识控制,在中枢神经支配下,通过腹部、盆底、阴道及尿道、膀胱、会阴部肌肉协调共同完成,进行这些区域肌肉锻炼可改善接受盆腔手术患者自主排尿功能。一些作者[2]在围术期运用膀胱功能训练方法防治妇科腹部手术后急性尿潴留,取得了非常满意疗效。我们近期选择了一组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围术期间进行了盆底功能锻炼,内容包括了腹式呼吸锻炼、肛门及会阴部位肌肉锻炼、抬腿锻炼等,并与未进行该项锻炼的同病患者比较术后急性尿潴留表现及其他相关指标。我们发现,锻炼组术后首次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急性尿潴留例数、急性尿潴留患病率、尿路感染例数和尿路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围术期盆底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各类术后急性尿潴留。国内妇产科护理同行们对接受同类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了类似的膀胱功能训练,疗效与本文观察结果一致[3,4]。
综上所述,盆底功能锻炼通过尿道及膀胱区域的舒缩锻炼,加强了尿道括约肌和逼尿肌收缩,防止膀胱肌肉萎缩,促使受损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最终改善了老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盆底功能锻炼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老年患者接受,且能配合,值得妇科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