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影《叶妲》的创作过程

2019-07-23武文佳

艺术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模仿人物性格

摘 要:拍摄一部电影作品,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需要演员结合自身的特质去做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思考拍摄过程中如何去拿捏和把握。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作者在创作电影《叶妲》时的一些创作准备和创作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物原型;模仿;人物性格;现场发挥;年龄把握

0 前言

2015年,笔者有幸受邀,加入了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叶妲》的拍摄,在电影中,笔者出演女主人公“叶妲”,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人念错这个字,它念“da”,第二声。商纣王的宠妃名“妲己”,是这个字的由来。后用于形容女人的名字。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傣族,常常用“叶妲”这个词来形容最美丽的女人,所以它是傣族对美丽女人的统称。我们在电影中也就赋予了女主人公这个名字。

1 《叶妲》名字的由来

云南滇西傣族少女叶妲,先天小儿麻痹,她身残志坚,通过不懈学习掌握了古傣文,最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成了大山里民间古傣文的翻译家。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叶妲》是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对中国傣族文化的历史和时代变迁以及传播傣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附有浓郁的文艺气质。

2 接戏的过程

笔者刚接到剧本时临开机只有一周了。在这之前,制片人导演已经接触了很多演员,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时制片主任齐大刚老师的大脑里闪现出武文佳这个名字。我们已经有过四五次愉快的合作,跟云南厂也比较熟。他跟总制片人陈志昆先生一拍即合,当即打电话来确认了笔者的档期。简单几句对电影片的介绍,还有几年来积累的相互信任,就这样,片酬没怎么谈,笔者第一时间抵达了昆明。

既然是人物传记,那么一定会有原型。在云南厂,笔者第一次见到了她——万德美女士。这个皮肤成板栗色的傣族农村妇女,见到笔者后兴奋得几乎只能注意到她脸上泛黄的两排四环素牙。上下打量笔者后,悠悠地说了一句,“这也太漂亮了”。后面的时间她都是很高兴地坐在那里东听听、西看看。直到3个小时以后,她起身自己去接水喝,笔者才注意到瘦小的她走起路来身体摇摆的背影,节奏感十足,像在翩翩起舞,很美。

3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笔者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来了。模仿一个小儿麻痹患者走路的姿态。这不难,模仿能力笔者从来都是很有自信的,通过仔细观察和交流,很快就找到了诀窍,因为这个体态需要贯穿全剧始终,所以在电影杀青前,无论在戏里还是生活中,笔者都会如此走路,还有演叶妲童年的小演员,笔者一点一点地在教她,尽量做到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叶妲从体态上能够呈现出高度的统一。

体态的问题解决了,重点来了,那就是人物定位。整个剧本虽然叙述了叶妲一生中遭遇的种种困苦,但笔者并不想让它变成一出苦情戏。宋代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最终要传递给观众的一定是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态度。自笔者从业以来,也诠释过一些这样的角色,如《黎歌》《会痛的十七岁》,如笔者刚完成的电影《我的泼辣母亲》等等。好似“王者荣耀”的逆风局,更需要发育和成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商城》中的柳英子,人物命运跟叶妲有许多相似之处,身残志坚,被爱人抛弃等等。这应该算是笔者自认为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了,也是因为《大商城》,笔者对自己今后的表演方向有了模糊的雏形,开始思考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类型。演员真的不是什么角色都可以演,什么都能演那是能力,演好一种类型的人物,那才是专业。

类似《叶妲》题材的电影有很多。美国电影《我的左脚》主人公布朗依靠唯一可以活动的左脚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成为画家和诗人。还有《黑眼睛》中的盲女丁丽华,《漂亮妈妈》里的孙丽英,这样的好电影层出不穷。笔者很幸运在这样一个时刻有如此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借鉴学习。

4 拍摄过程中的体验

说回正题,人物性格有了,人物特点呢。首先要从台词入手,叶妲是一个云南傣族农村女性形象,笔者本身是贵州人,“贵普话”不用说,肯定没问题,跟“云普话”还是会有很多差异,它比“贵普话”多了一些翘舌音,语调上没有“贵普话”那么平。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乡音是必须存在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乡音会越来越浓郁,根深蒂固。叶妲也不例外,从小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会说一口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而她一辈子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老年的叶妲自然而然口音会变得更重。于是笔者的工作就是仔细推敲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字。好在剧组里,云南当地的演员很多,他们给了笔者很多帮助。我们也达成共识,统一了语言上的变化。

在与万德美女士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她真的很乐观,包括谈起她的病情,也是轻描淡写。联系到剧本中,小时候的她并不自知这样的身体会对未来的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只是懵懵懂懂,自己与别人不太一样。直到开始遭受歧视、家庭的变故以及青春期的到来,这个特别的女孩开始早熟,幸福的童年提早结束。造就如此坚强的性格,一方面是骨子里的气质,另一方面是现实所致。不是所有的身体有缺陷的人都能如此。就像她自己去倒的那杯水,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笔者似乎找到了叶妲的特质,整个剧本中,叶妲从未想要接受任何人的同情与帮助。相反,她在为整个傣族文化的传承做着不懈努力。

与导演编剧王亨里、王晨父子进行多次沟通后,他们开始对笔者来诠释叶妲有些许放心了。很庆幸碰到他们,在后来的拍摄中,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发挥空间。

时间紧,任务重,在没有准备得特别充分的前提下,我们的电影开始拍摄了。18天的拍摄任务,除了空镜和童年叶妲的戏份,基本上没有笔者休息的场次。在确保睡眠的前提下,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节奏,因为更有助于我沉浸在人物中,不会跳出来。由于电影不可能顺着场次拍摄,所以每天都会改妆,状态切换,中年叶妲,老年叶妲,少女叶妲。为了保证不出错,笔者很早就把整个剧本每一场戏的状态都划分得很清晰,包括服装和化妆。只有解决了这些基础问题,才能在创作中保证不去刻意想着这些条条框框,才能夠赋予角色更多的生命。说起来,笔者真的不是一个每一场戏都会去写很多笔记的演员,更让笔者兴奋的是在现场的碰撞。现场的置景和当时的状态对笔者来说尤其重要。记得在拍摄过程中,王晨导演每次都会来问,“这场戏你打算怎么演”,笔者看了现场环境都会给出一两个自己的方案,包括走位和表演节奏,他不会强加给笔者什么,只是会偶尔说一两点需要笔者表达出来的细节。沟通结束,他才会去跟摄影师再沟通机位如何架,镜头怎么给。这足以说明导演前期做了非常多分镜头的工作,在需要的时候,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能随时从自己的素材库里提取出来。摄影师也相当优秀,与导演达成了高度的默契。

有一场戏,叶妲与丈夫刘建民矛盾升级,前一天吵得不可开交,于是上一场戏是叶妲自己背着年幼的女儿下田干活,本场戏是劳作过后回到家,发现刘建民留下的一封书信,他撇下了她和孩子,进城了。这场戏笔者想了很多的方式,最终决定不要演得哭哭啼啼。笔者根据现场环境设计了一系列走位和动作,叶妲背着孩子疲惫地进门,叶妲把孩子放回摇篮,叶妲感知家中的宁静,叶妲走到景深处大口喝水,叶妲走回摇篮边哄孩子,叶妲在桌边坐下,叶妲发现桌上的书信,叶妲看信,叶妲撕信,叶妲沉默。整个过程没有语言,剧本上只有叶妲发现刘建民书信和书信上所写的内容。但是它是一场重场戏,承前启后,叶妲再次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开启励志模式。笔者想让它更有力度,又不落入俗套。看回放的时候,笔者给自己打了60分,差点意思。笔者想让最后的点能打得住,它象征着从此刻开始叶妲结束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于是又要求导演再来一条。叶妲看信,叶妲撕信,叶妲沉默,叶妲……掀桌。这一次,大家一致通过。不能说满分,起码流畅,节奏更好。

在原剧本中,叶妲有很多哭戏,后来笔者减少了一些。刘建民离开,她没有哭,女儿走失她来不及哭,到了找到女儿母女重逢时,叶妲才号啕大哭。叶妲从不接受家人和外力的帮助,走投无路时,父亲给了她2000块钱,让她开个小卖店,看起平常的桥段,叶妲却伤心委屈地哭了。其实说句实话,在最初接触剧本的时候,笔者的内心就非常压抑,一边看一边流眼泪,拍摄时也是一样,有很多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但是真的不想以这种方式去博取观众的同情,作为专业的演员,更不能用哭戏去衡量演技的好坏,最难的就是学会控制,最必要的时候再去爆发。笔者也在摸索、在尝试,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够更好些。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才是更高的境界。

笔者是第一次出演年龄跨度如此大的角色,毫无实战经验,在笔者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叶妲的老年阶段。刚开始笔者犯愁,思虑很久后,觉得过度的塑造反而会显得不自然。声音的塑造有变化就好,舒服是最重要的。当你自己都觉得表演得不舒服时,试问观众能看得舒服吗?在大多数人眼里,老人就应该行动缓慢、驼背、脚抬不起来、眼睛也睁不开等等,其实生活中大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恰恰相反,他们步伐矫健,精神百倍,浑身充满活力。其实,在人物的造型上已经给了我很大的辅助,因此重点还是要抓住叶妲这个人物本身的特质。历经大半生坎坷,更多的应该是一份淡定和从容。想明白后,也与导演进行了探讨,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

有一天,午饭休息,笔者不经意间路过两位导演身边,听到他们在议论笔者的表演,王亨里导演轻声说“武文佳能成”,听到这句话时,笔者心里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松了口气。这说明自己起码及格了,人物立住了。

5 拍摄《叶妲》的收获

就这样,18天,《叶妲》拍摄完成。笔者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笔者努力吸取了原型的精神和特质,以自己的方式将人物呈现出来。笔者不知道最终成片播出会是怎样的效果,但是笔者尽力了。说起来,笔者是一个具有一定创作经验的演员,但绝对不是一个演技纯熟的演员。笔者总觉得演技纯熟不是一个褒义词,演员不需要演技,有经验就好,技巧明白太多,反而是致命伤。在专业的路上,笔者希望自己做一个心无杂念的孩子,真诚地感知世界、感知角色,永远充满好奇。

6 结语

拍摄结束后,第二天编剧导演王亨里前辈,因突发脑出血不幸过世,电影后期制作也陷入了无限期的拖延中。两年后,也就是2017年,正值“北京國际电影节”,云南厂王燕副厂长突然传来喜讯,咱们的影片在民族电影展中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笔者也得到了“最佳女演员”的殊荣。也因为此奖项,让很多立志于民族电影、文艺电影、主旋律电影的导演认识了笔者。笔者对未来的工作方向也越发清晰。这几年,笔者一直在农村拍戏,虽说艰苦,但是很快乐、很充实。

猜你喜欢

模仿人物性格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话语情态与人物性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