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像语境
2019-07-23段德伟
段德伟
摘 要:本文大胆涉足了图像话语理论的冷区和禁区,仔细、深入地探究和阐释语境的概念,解构并分析话语实践结构及本体的话语运作机制,结合中国知识共型的各级历史先天,根据本土文化的心象型思维特点,以“象”为切入点将中国图像所倚仗的文化语境的始动和演变历程,在思想和语法背景、主体建构、主体意识分析这几个区块对其及语境境层球的外向动态扩展做了简要的剖析。
关键词:知识型;话语综合体;话语域;权力架构;互渗律;比附;语境境层
什么是图像语境?中国图像语境,即中国图像话语语境。首先,从语言学上来讲,语境通常是指双方或者多方在当下交流时所处的语言环境或者主客体及周遭的情状或状况,这种语境多指向语言性,而图像话语语境则是指作为媒介物的某图像与作为受体的人在发生信息传递关系时的环境或者情状,它包括社会时代或政治背景、社会文化和思想及时尚、风土人情,包括受体的性格、禀赋、品质、理想、追求等一切要素的总和,而这种语境多指向社会性。其次,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过:历史语境是知识的生产,是知识的动态运作。而他也曾明确指出,所谓知识型的基础,是某一时期可以发现的关系的总和,[1]是各种知识的总关系。也就是说,除了作为话语语法和话语规则的“分散中的规则性”暂时固定,以相似性[2]连接起来的知识却是动态的、运作的、变化的,它在实现其话语功能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形成和展现一种文化符号系统,这就是知识型,这样我们就有充分的理据认定所谓语境与知识型是同一个意思,或者说,语境就是知识型,它其实是人们身处其中而广角放大这一社会知识型时的别称,图像系属文化范畴,要解构图像话语语境就必须打破主题的圈囿,将视野投向广阔的社会文化思想和语法的整体。再次,语言意义上的语境由于其强烈的交互性而凸显出当下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状况,而话语意义上的语境,尤其在古代,处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所说的第三级延异或者替补,鲜有交互状态,即缺少交互性,因而呈现出一种单向的展示言说状态。那么,如果需要一次性把话语向受体传达通透和彻底,就必然要从思想的理据性及合法性出发去尽表其语义的旨归,比如信仰、价值、道义、责任、人性诉求的对垒和高等深层次的追问和诉求,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称语言意义上的语境为显语境,称话语意义上的语境为潜语境,图像话语的语境属于潜语境。最后,为避免表述生僻和单一,我们在本文中将语境和知识型两词同用。
知识型的社会话语实践结构解析。首先,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一个社会的话语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存在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就话语的实践结构做一个整体拆解和多元、立体及动态的系统描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想的集合,是这个社会的话语目标和意义依据,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源,在这个话语源下,一切如法律、制度、规则、道德、伦理、典章、技术、学科知识等话语综合体(或者叫作话语范畴),都可以视为话语源的出处,这些话语综合体的话语内容不但是制定者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思想的投射,也就是说,话语精神最低限度上不得与话语源有所抵牾。其次,话语综合体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现性话语综合体如政令、指令、军令、计划、程序等等,这类话语综合体的显著特点是在国家强制力的督促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话语付诸或接近现实;第二类是条件实现性话语综合体如法律、法规、制度、条例、合同、契约、公证等等,这类话语综合体的显著特点是在个人行为在触犯这些话语综合体的情况下,由国家机器将这些话语综合体事先声明过的后果实施在这个触犯者个人身上;第三类是非实现性话语综合体如道德、操守、守则、技术、学理、学科知识、证明、风俗、耻感标准、公序良俗等等,这类话语综合体的显著特点是没有任何强制力的介入,在自觉和自律的作用下,将自我納入这些话语综合体的精神框架之内。再次,在一个社会中,各个话语综合体各自遵循着各自的话语语法和规则,以各自的陈述形式各司其职,但是他们的话语功效却能突破它们各自的辖制范围,延伸到别的话语综合体的辖制范围之内,比如,法律的话语功能不仅仅是惩恶儆奸、伸张正义,同时它也能起到教育和教化国民的作用,因此,这里我们又要引入一个概念,即话语域。话语域是指话语通行并能发生效力的范围。如上所述,通常一个话语综合体的话语域不仅仅在它自身的辖制范围内,也延展向其他综合体的辖制范围,这也就使得各个话语综合体因话语域广泛、功能歧杂而呈现出重复、重叠、交叉的错综复杂局面。从次,身处社会中的话语对象总是在由事件引发的话语综合体在话语域的话语控制即权力的相互博弈和制约中取舍进退,但特定的知识型以社会舆论为监测要素,往往出于某种思想及理念,通过向某个话语综合体施压、评论的方式,使这个动态社会话语系统不断自我调整,使它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最后,话语综合体权力架构支撑起的知识型也不断地在心灵层面改变着话语对象即各个话语个体的理性水平、意识、意志、感性、志性、无意识、本能、集体记忆等个体性因素,而个体性因素由量变升华到质变就会颠覆整个社会的知识型,于是断裂发生。
知识型的中国古代社会话语实践结构解析。首先,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集合即社会的话语源像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都经历了原始互渗律思维的阶段,逐渐到达现代逻辑思维的高度,但是中国是受神话集体表象影响最为严重和冗长的国家,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像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说的那样,各时期的知识型完全发生断裂,其思想和文化断层总藕断丝连。其次,与其他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基础不同,天人合一、天示人从、知天守命的思想从人对天的敬畏转移至对天子即帝王的崇拜,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等级社会无不体现出权力架构自上而下、生杀予夺的全权统摄特点,社会话语综合体中话语域超出自身辖制范围的较少,但是话语综合体的实效和真值却很高。再次,各话语综合体表现出来的话语控制即权力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掌控着实现性话语综合体和条件实现性话语综合体的统治阶层,其话语权力形态是国家机器的王命、政令等世俗权力,而依赖非实现性话语综合体的被统治阶层,话语权力形态是思想和道义,看起来,这二者的权力大小不对等,但是要知道,古人即便是在封建专制社会,无论上下等级,都有个全体尊奉的道德和伦理思想共识,那就是道统,而且道统的地位与法统的力量是等量齐观的,甚至在义理上还要高于法统,在尊儒敬孔的古代中国的全民共识中,即便是帝王也要受约于昭昭天理和王行君范,况且各朝代的清流、诤臣及官僚建制中所设立的言官和史官的话语权力对封建专制统治有着纠正和自洁功能,因此,再强大的世俗权力也要受制于道统和法统权力的自律体系。另外,在中国商代和魏晋时期产生和引入的道释二教的自然论和因缘说等教义,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士庶对立、官民对立,因此,中国古代社会的话语实践结构在权力架构上达到了长久的平衡。
中国古代社会话语实践中的话语本体之话语运作。如上所述,中国古代先民是尊奉天人思想的族群,这就使得他们的思想长期受到自然崇拜和神话集体表象的浸润,因而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象比附思维,这种思维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易象比附、神物比附和自然比附,下面我们分门别类地对它们进行逐一表述。第一,易象比附。易象比附来源于原逻辑思维的周易和阴阳五行理论,这一理论的中枢理法就是将自然万物乃至人生状态从方位和时令的集体表象上按照互渗法则比附成为各种五行属性和卦象,然后进行易理上的推演、演绎和计算,最终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或正确的应对方法。起初,先民以此怯病求健、辟邪纳福,然而随着易理的社会泛化,它开始延展和渗透至建筑风水、军事、医学、天文、地理、历史等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第二,神物比附。在农业出现以前,先民赖以生存的社会生产方式是原始狩猎,而自然资源只有原始生物,因此,对自然生物尤其是动物的重视上升到了与己等高的高度。另外,在原始泛灵观念的作用下,先民认为一切万物如自然物、猎物、装饰物和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灵魂和物格,因此他们积极与之进行神巫等灵媒介入的对话和沟通,而当这种崇拜由平视抬升到仰视的高度,龙、凤凰、麒麟、貔貅、玄武等神物及其神格便出现了,并且,这些神物成为统治阶层的指代和驱邪的灵物,并积极渗入人们的想象,成为权力的象征、驱邪的符号、文学和艺术美话语的代表。第三,自然比附。古代先民处于一种天人感应、天人互动、对话自然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因为在先民的主观认识中,物我同一、难分彼此,先民降己格为物格或升物格为人格,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互渗思维使然,最终将自然及其状态内化为本己的表达语汇和方式,即诗性话语方式,这一诗性的话语方式总是以相似性为基点,在“搜寻—比对—吻合—连接—构成”的比附模式中完成。起初,这种相似性法则驭使下的比附只是在同类事物、同群个体之中进行,但随着先民们思维水平的发展,比附的场域超越了原来的范围,最终本物与比物的勾连综合上升到了人与物、神话与现实、抽象与具象、虚设与实在的高度,再详细叙述,这种比附的内容主要包括面目、形状、性情、性状、状态、时间、方位、结果等等,这一比附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而独特的整体意象思维模式和话语特点,并且,随着这种自然比附的深化发展,它的功用逐步超越了自然认识而到了践行应用的符号化阶段,它参与了封建社会制度和等级秩序的建立、社会规范的确立等诸多内容,非但如此,在后期,它还以文化的面目即隐喻和转喻的修辞形式渗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文学和艺术作品凝缩的美长存于中华子孙的集体记忆中。下面,我们就以“象”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话语规则和语法的相似性大范围的合并,将中国图像的知识型从神话类象、践行意象、秩序象征、中西杂糅这四个时期分别加以分析和阐述,并根据知识型或语境境层球的外向扩展过程作动态上的推演和说明。
神话类象时期的知识型,“夏朝—商朝—西周”时期。第一,思想和语法。虽然奴隶制国家建立,中国古代先民出于对自然世界混沌一体的神秘和不确定,以等通性融入自然世界,与自然互悉相通,确立了自然神格的高度,通过占卜读辞的方式向神灵求得对命运的正解,并以一种类比的原始逻辑去推演和认识自然万象的形成及变化规律,这就是周易易理的广泛运用。第二,话语主体的建构。自然的不可知和生存形势的严峻迫使逻辑思维本就处于萌芽状态的先民建立起混沌的、直观而又直觉的、一体化的类象认识模式和幼稚的话语主體,一如法国学者拉康的镜像理论,这种主客体不分、心物合一的孩童主体是基于一种集体意识的主体,例如以父亲的类象去类比天等。第三,主体意识的分析和阐释。主体所有的话语总以一种向上绽放出的本真期待在某种超验状态中获得某种联结,以去蔽的实在性向无限的不确定性发展,期待固着于某种特定的应许。
践行意象时期的知识型,“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思想和语法。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代,[3]中国社会面临着天子失官、礼崩乐坏、藩不屏周、各自为政、深刻而剧烈的社会变革,在这一时期,伴随着诸侯霸分王权、逐鹿中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大兴私学、争鸣问道,各家思想和语法不拘旧学藩篱、脱颖而出并大放异彩,天文、军事、医学、数学等学科相继创立。第二,话语主体的建构。其一,官师一体的贵族教育垄断体制被打破,私学的兴起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将以士为代表的话语才杰推向社会。其二,春秋时期各诸侯激进求大、招贤纳士的国策以及公卿贵胄的食客豢养举措普遍施行,曾一度出现过“高屋大厦尊宠之”的现象,这大大刺激并拓展了话语个体的话语空间,结果独立的各话语集团的诸侯国争霸无形中促成了所有诸侯国社会话语精英的浮出、集结和生成。第三,主体意识的分析和阐释。在经验和知识中滋长出来的求真意志如其所是,呈现了命运的不确定性,并以志性纵横的意象践行在疏明之地,向存在阐明意义所倚,最终浓缩为一种历史话语的本源演历。
秩序象征时期的知识型,秦朝——晚清。第一,思想和语法的流变。随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三教九流之中,有着深厚历史先天的儒家思想及典范作为全社会行为规范总纲的地位就此确立,它在发展上经历了魏晋、隋唐和宋明这三个重要阶段。首先,一直被劝导执行名教礼仪的魏晋时期的统治者从未放弃严苛而腐朽的门阀制度,所有的社会话语权被统治阶层垄断,知识只能在空玄和虚静中独善其身。其次,士族的世袭垄断被打破,大唐科举制度向广泛的庶族阶层发出吁请,使得被政治松绑的话语个体和话语综合体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最后,随着汉文化的成型和收缩,宋明官僚政治的冗赘、僵化和腐朽,理学和心学在事君和济世的窄径上负重蹒跚。第二,话语主体的建构。从等级的形成和破除,再到等级和秩序的重建,等级和秩序建构了社会话语,也建构了在这一秩序中起落浮沉的话语主体——士大夫阶层,不管死谏还是忠从,都只是权力意志下宠辱不惊的秩序卫道者在勤王正纲。第三,主体意识的分析和阐释。在满含嗟叹的自诩和象征中,忠直在志性的驱使下龃龉前行,以死亡为工价、为信念,将真理去蔽,或者在知性的给予下,回转身去,留存一副士大夫的嶙峋风骨,放逐执着,在广阔而感性的诗性世界,闻道释谛、梦会周庄,前者以方孝孺为代表,而后者以苏轼为代表。
中西杂糅的知识型:晚清——当下。第一,思想和语法。伴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歌猛进,英国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和资本运作涉足全球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炮舰把鸦片和商品推向东方时,也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西方思想和知识在自然和人文领域与国学进行话语的激烈碰撞,尤其是在哲学领域。第二,话语主体的建构。个体主体被剥离之后,无论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抽象出来的现代主义理性主体还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英国学者吉登斯列出来的后现代主义个性主体,一经高语境下的士大夫集体主体便发生范畴分裂和杂糅,内圣外王转而成为内圣外洋,身心从中西二元生硬对分,每个中国人都被建构成为哈密瓜型的、白皮黄心的畸形主体。第三,主体意识的分析和阐释。将传统集体主体安置在现代性的高阁,不胜孤寒的犹疑总不想让视平线与地平线相距太远,神的高度与人的平实总不能和睦,但终归于向死而生的无意义消解。
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型或语境境层球外向扩展的动态推演。中国是一个高语境的国家,其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相当重视传统,一般来说,各时期、各朝代对待前朝制度、思想和文化等历史遗存的态度总是尊重和有选择的继承,而不是割裂和棄绝,因此,社会知识型的兴替不像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说的那样出现明显的知识断层,如果我们将中国古代社会比作一个内球体,那么这个内球体的外壳就是这个社会的知识型,即语境,当一个社会的思想和话语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它必然引发话语语法的改变,那么新的知识型境层将形成并向外占据,取代原有的境层裹住社会内球继续行使影响和调控社会话语的天职,而被顶出的旧知识型境层虽然在影响力上小于新的知识型境层,但仍在外围透过新知识型境层对社会内球施加作用,无论秩序象征取代了践行意象还是践行意象取代了神话类象的各种知识型,都是这样。可以说,随着社会内球不断地运动质变和境层外壳不断增加,整个境层球不断膨胀变大,从反方向说,随着整个境层球的变大、境层的增加,大小固定不变的社会内球,其文化内涵则越来越混杂和丰富。另外,当西方文化加入社会内球之后,其自带的知识型只会被减弱或消解,若说到与本土知识型境层融合,那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将当下的图像语境现状总结为:公共空间挤占私隐空间、报道连续压倒事件、刺激强度消解文化深度,在视觉性话语比肩语言交流的时代,如何构建现代良性文化语境、重建绿色精神家园的问题逐渐被排上了议事日程,但我们坚信从话语源的文化思想和语法入手,解构社会话语的构成关系,厘清它的流变脉络,对话语历史体系、实践和功能及图像话语语境的更新必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1.
[2] 福柯.词与物[M].莫伟民,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