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个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坪用性状评价

2019-07-23董宽虎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沁水居群盖度

于 娜,董宽虎

(1.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山西太原030009;2.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草地早熟禾作为北方利用最广泛的优质冷季型草坪草,生长过程中质量与其生存的外界环境密不可分,国内目前对草地早熟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逆性的对比研究、抗逆基因的稳定性上[1-5]。而目前90%以上依赖进口,国内自主进行驯化栽植的品种较少[6],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也不够,生产基地也较匮乏[7]。山西省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共有47属107种。10种以上的属仅为早熟禾属(Poa)。

本试验收集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3个区域中的野生草坪草种,通过对比商品早熟禾草种与野生早熟禾草种在坪用性状方面的差别,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西省野生早熟禾草种,利用其耐旱性、抗寒性,延长草坪绿期、降低草坪的栽培成本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草坪生产基地。试验地位于东经 112°15′~112°46′,北纬 37°48′~38°06′,海拔 780 m,全年日照 2 400~2 600 h,无霜期平均202 d,年均降水量456 mm,年平均气温9.5℃,1月平均-6.4℃,7月平均32℃。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干旱多风。霜冻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山西省北部、中部、南部3处(表1),同时以山西克劳沃公司提供的草地早熟禾品种纳苏作为对照(CK)。

表1 山西3个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采集信息

1.3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9月25日播种,采用撒播,播种量为10 g/m2。每种试验材料设1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 m×2 m,小区之间留20 cm的隔离带,随机排列,每个试验材料重复3次。

1.4 观测指标及方法

1.4.1 密度 随机测定3个1 cm×1 cm的样地内草坪草的株数。

1.4.2 株高 返青后,在营养生长期,小区内随机选取10株,测定草坪草的株高。

1.4.3 盖度 草坪盖度以针刺法测定。在1.0 m×1.0 m的随机样方内将细长的针垂直穿过草层,重复10次。然后统计植物与针接触的次数和针刺总数,二者的比值即为其盖度,用百分数表示,5次重复[8]。

1.4.4 绿度 用目测法评定,按1~9级进行定级[9]。

1.4.5 质地 草坪草叶片纤细与光滑程度,用精度为1 mm的尺子测定基部第3片叶子叶宽。一般认为,叶片越窄,质地越好。

1.4.6 均一性 用目测法测定,采用五分制估计整个草坪外观的均匀程度。

1.4.7 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 从返青后开始,定株高度每5 d测定一次,确定草坪生长速度,重复5次;修剪后,用测定生长速度的方法测定再生速度。

1.4.8 出苗日期和成坪时间 自播种之日开始连续观察记载各小区出苗日期(每小区出苗率达到80%)。

1.5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制图采用Excel 2003软件。采用SAS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期和成坪期对比

由表2可知,3种草种出苗期与成坪期表现不同,发芽率和株高的20161、20162处理较CK差异显著,观测发现,出苗时间为

6~10 d。从发芽率来看,太原东山黄嘴山居群(20163)发芽率最高,出苗最早;从成坪期来看,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所需的时间为51~59 d。

表2 3个居群野生早熟禾萌发和成坪速度对比

2.2 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比较

表3 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生长速度与再生速度对比 cm/d

从表3可以看出,3个居群的野生草地早熟禾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都略低于CK,但与CK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居群中以宁武居群(20162)野生草地早熟禾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最低,以沁水居群(20161)生长速度最快,为0.25 cm/d,太原东山居群(20163)再生速度最快,为 0.55 cm/d,但各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间无显著差异。

2.3 坪用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3种野生早熟禾草种用单一坪用性状比较时优势不同,对照在坪用性状上较3个野生早熟禾表现更优异。草种的密度在2.8~3.4株 /cm2,以太原东山居群(20163)密度、盖度最低,沁水居群(20161)密度和盖度最高。

由表4可知,不同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的绿度不同,宁武居群(20162)的绿度显著高于沁水居群(20161)的草地早熟禾(P<0.05),但与太原东山居群(20163)之间差异不显著。

沁水(20161)和太原东山居群(20163)的野生草地早熟禾的叶片宽度间无显著差异,但是与宁武居群的叶片质地差异显著(P<0.05)。其中,宽度最小的为沁水居群(20161),仅为0.26 mm,其次为太原东山居群(20163),叶片宽度为0.28 mm。

表4 3种野生早熟禾主要坪用性状数据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3个居群的再生速度都低于对照纳苏早熟禾,这与彭燕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在草坪的养护管理方面野生早熟禾较商用早熟禾能相对降低成本。

3个居群中,太原东山和沁水居群的种子发芽率达到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一级标准(80%),宁武居群接近一级标准(80%)[11],沁水居群叶片质地细腻且较宁武和太原东山居群纤细,叶色稍高于其他2个居群,盖度和密度以及均一性以沁水居群最高;同时,沁水居群生长速度更好,太原东山居群再生速度更好。因此,认为3个居群野生草坪草后期经过引种驯化后可直接作为一种草坪草种推广利用。

野生材料的许多特别性状如抗寒性、抗旱性、耐盐碱性等都较商用品种优良[12-14],故可筛选其作为引种驯化的种质资源,以选育出适合山西本土的优良草坪草品种。

猜你喜欢

沁水居群盖度
燕山地区不同居群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初步评价
基于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分子标记的金钗石斛遗传多样性研究
对西藏不同居群野生牡丹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典型生境的发生分布调查
黄山市近30 a植被盖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沁水盆地南部水动力强度判断方法研究与应用
太白山太白茶资源状况研究
煤层气AVO响应特征研究在沁水盆地的应用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