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7-23高芬琦王林娥王伟梁文琦宋新雨刘攀
高芬琦 王林娥 王伟 梁文琦 宋新雨 刘攀
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目前使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获听力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CI在婴幼儿患者中得到了较高的接受度,相对年轻的成人语后聋患者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而由于传统观念、经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语后聋患者对CI的接受度很低。如果受到致残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导致老年人沟通困难,则可能使其产生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认知衰退和痴呆症。本研究拟通过对10例行CI的成人语后聋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问卷进行评估,探讨植入年龄对双耳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成人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研究对象为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至2017年行单侧CI术的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成人语后聋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植入年龄21~76岁,平均52.6±15.57岁。左耳植入7例,右耳植入3例;突发性聋7例,中耳炎致聋2例,不明原因1例。植入奥地利MEDEL SONATA 6例、MEDEL C40+ 1例,澳大利亚Cochlear FreedomCI24RE(CA) 3例。根据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将10例患者分为成人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每组各5例。
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的语后聋患者,无严重系统疾病;②CI术前听觉剥夺时间均在1年以内;③双耳裸耳残余听力均为重度或极重度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双侧均未引出,佩戴助听器无法进行听觉言语交流;④高分辨率颞骨CT及内听道MRI断层扫描显示无中耳、内耳畸形,无耳蜗骨化,听神经结构完整,无蜗后病变;⑤无手术禁忌症;⑥手术均行耳后切口,面神经隐窝径路,经圆窗或扩大圆窗入路植入电极;⑦术后NRT均可引出,均于术后一月开机并按时调机及语训;⑧坚持使用人工耳蜗。
1.2听觉言语评估 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对所有受试者行听觉言语能力评估。采用 Nikolopoulos[1]等提出的CAP和SIR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由同1名随访人员通过对患者本人和熟悉患者生活状况的亲属进行当面调查或电话随访得出患者术后3、6及12个月的CAP、SIR得分。CAP分级反映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听觉能力,分为0~9级,由患者本人或熟悉患者的人根据患者对外界声音的反应对其进行听觉能力的分级评估(表1);SIR分级根据患者自发的言语可被人理解的程度将患者言语可懂度分为5级,由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触者进行分级评估(表2)。
表1 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P)
表2 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成人组及老年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CAP得分差异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CAP、SIR评估结果见表3,可见,10例患者术后不同时间SIR得分均为5分,无差异。成人组术后6个月CAP得分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C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此一致;成人组与老年组间术后不同时间CAP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例)CAPSIR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成人组55.20±1.487.40±1.34∗7.60±1.145.0±05.0±05.0±0老年组54.00±0.155.80±0.45∗6.60±0.895.0±05.0±05.0±0
注:*与同组术后3个月CAP得分比较,P<0.05
3 讨论
CI可显著改善成人语后聋患者的听觉能力,研究表明老年人对CI有良好的耐受性,CI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听觉功能和言语感知能力[2~4]。本研究中10例患者术前均为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佩戴助听器无法进行听觉言语交流,而CI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CAP得分逐渐增长,术后12个月10例患者CAP得分均>6分,无需借助唇读即可理解交谈内容,可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同时,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AP得分均较术后3个月明显提高(P<0.05),表明术后听觉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CAP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开机后1年内患者的听觉感知能力已趋于稳定。
目前国内外部分研究认为老年语后聋患者CI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与年龄较小的语后聋患者无明显差异[5,6]。从文中结果看,虽然老年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CAP得分低于成人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CAP增长幅度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的影响很小,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但也研究认为年龄是影响老年人CI术后听觉康复效果的因素[7],各研究的差异性可能与患者的教育程度、语言差异性以及康复评估方法不同等有关。Lin等[8]采用HINT(噪声下言语测试)分析了83例年龄≥60岁的CI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发现言语得分的增加幅度与植入时的年龄呈负相关,植入年龄较小且术前言语分辨率较高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本研究采用的CAP、SIR评估量表主要是通过患者本人或家人对患者在实际生活中的听觉能力及言语能力进行评分,方法简单易行,虽然排除了患者的文化水平、地域差异等对术后康复效果评估的干扰,但并不能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在噪声下的言语分辨能力。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较年轻患者低,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仅在严重的噪声条件下高龄与言语感知能力差有较明显的相关性[9],这可能是本研究结果与这些文献不一致的原因。本研究中的10例患者术前听觉剥夺时间均≤1年,CI术前的听觉损失并没有明显损害其语言功能,故术后其言语功能评估(SIR)均为满分5分,无明显差异性。
综上所述,CI可有效的改善老年语后聋患者的听觉能力,其听觉能力在术后6个月内持续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趋于稳定;植入年龄对成人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康复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因此,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配戴助听器效果不佳的老年语后聋患者在全身健康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由于国内成人CI患者数量较少,听觉剥夺时长相近的病例更少,故本研究样本量小且随访时间尚短,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