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

2019-07-22郑寒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人口数医养公立医院

郑寒星

【中圖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1 河南省老龄化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国老龄化程度和速度正在加剧,高龄老人、失独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等刚需人群日益增多,老年病治疗成本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创新能力下降,养老形式将格外严峻。人们对生活、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健康养老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对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带来了新的考验[1]。“未富先老”、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促使政府积极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产业。

从2012年到201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从830.00万人一直上升到1117.859万人[2],所占比例增加到了10.3%。按照0.2%的占比增长速度来计算,2020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占总人口数的9.53%,到2023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超过总人口数的10%。

2 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明确了健康服务业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健康服务产业主要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用品、保健用品等相关支撑产业[4]。

为了维护和促进我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河南省支持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供给侧的改革,着力推动医养融合化的发展,推动居家、社区养老社会服务化的发展等,构建健康养老产业新体系。河南省政府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通过社区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相关的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咨询、日常护理等服务,并鼓励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居家智慧养老。为了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河南省加大了经济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渐被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并使公立医疗与非公立机构协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5]。

3 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人才缺乏,资源投入力度不足

健康养老产业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覆盖面广,产业链长,需要培育、引进、开发具有专业知识的养老人才。高校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教育力度投入不足,养老服务对口的相关专业较少少,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培训与开发不足,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我国当前的养老模式主要由公立医院承担。公立医院资源有限,所以我国公立医院在养老服务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资金少,相关设施不完善,场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设置养老机构大多数属于公益事业,由政府财政拨款几乎没有经济利润,因此三甲医院内设置养老机构比较困难。

3.2 制度体制不完善,未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

我国当前的养老服务部门属于多部门共同管理,导致老年养老等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难以真正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问题。新型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操作时存在问题。关于医养结合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的具体标准还存在着政策漏洞。政策的不全面必将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水平差距大。

4 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

4.1 政府主导

健康养老产业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严格把控老年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加大对于医养结合的资金投入,鼓励公立医院优化内部的养老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避免政策性矛盾的出现。进一步加快建立医养结合相关的制度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现存社会保障制度的结合融合。

4.2 完善养老服务机构

加强激励机制,增强医疗服务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加强政策投入力度对于发展养老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公立医院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中去。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在养老服务中的补充作用,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的压力,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加强专业人员的配置,巩固养老院在“养”上的地位,开发其在“医”上的潜能。多方合作,共同提供养老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4.3 发挥社会力量

大力推行社会兴办模式,并给于相应的政府补贴,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正常运转并降低运营风险。兴办健康养老服务产业要合理定价,并与相关院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大对于医养模式的宣传力度,营造医养结合养老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可以通过印发宣传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让群众真正理解医养结合的优越性,提高公众对于医养结合的认同感。

4.4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进养老服务教育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师资建设。同时要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凸显激励作用,提升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吸引力。高校要注重对于养老服务领域的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养老机构应对在岗的护理人员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养老服务领域呈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宋卉,蔡琳。老年健康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资料来源:河南省各年统计年鉴: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ces/hntj/page_pc/tjfw/tjcbw/tjnj/list1.html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jrzg/2013-10/14/content_2506400.htm。

郭清。健康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https://www.henan.gov.cn/2014/07-31/238984.html。

猜你喜欢

人口数医养公立医院
医养当兴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