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某社区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企业职工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2019-07-22汪玲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企业职工

汪玲燕

【摘 要】目的:对上海市某郊区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企业职工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郊区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企业职工500名作为干预组,对其进行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健康干预,另选择其他未给予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干预的500名企业职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血压知晓率及营养常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中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的健康自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评估,干预组人员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企业职工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利于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水平,降低健康风险。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健康评估;企业职工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模式,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些年来在上海地区进行了新医改,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实基于家庭医生制的服务,对合理利用和控制医疗资源,维护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2]。本研究通过在上海市某郊区的企业职工中实施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健康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社会企业职工的健康管理提供可行性的模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上海市某郊区2018年4月-2019年2月期间企业职工500名作为干预组,对其进行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健康干预,选择未给予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干预的500名企业职工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给予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健康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签约 建立一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全科主治医师、中医医师、公卫人员及护士等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企业签订服务合约,与企业职工确立“1+1+1”签约关系,制定签约服务清单,明确家庭医生服务时间和内容,并对每个职工的健康档案进行建立,制定年度管理方案。

1.2.2 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建立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企业职工健康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包括①职工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包括食盐、食用油、蔬菜、水果、糖、饮酒知识;②血压知晓情况:高血压的定义、分级、危险因素及降压药物的使用等;③治疗用药依从性率,通过依从性指数对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④自测健康评定级表;⑤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评估生活满意度。

1.2.3 干预措施实施 通过系列措施对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企业职工健康干预方案进行实施:①健康档案:与签约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完善个人基本信息;②健康教育:通过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健康讲座、健康义诊等方式对企业职工进行健康知识宣传;③健康管理:使用血压血糖远程监测设备对患者进行健康监测,建立固定工作台指导其用药,提供延伸处方、慢病长处方、预约转诊、等服务;推广中医技术,例如针灸、理疗、康复指导、八段锦、颈椎操等。

1.3 评价方法

1.3.1 对两组人员健康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自测健康量表,分别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三个维度,48个条目进行评分,得分与职工健康水平呈正比[3]。

1.3.2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对两组人员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4]:①非常满意:幸福感指数≥22分;②一般满意:17分≤得分<22分;③不满意:得分<17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知晓率及营养常识知晓率情况 干预组人员的血压知晓率及营养常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人群中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P<0.05),见表2。

2.3 两组人员健康水平比较 干预组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自测社会健康及自测健康评定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人员生活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人员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改变,企业职工长期加班加点工工作,缺乏运动锻炼,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颈椎病及腰背疼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企业职工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如何保护其职业健康刻不容缓。家庭医生制度服务是一种以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医务服务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起到监管作用[5]。本研究結果显示,实施了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干预后,职业职工的血压知晓率及营养常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未干预人群,其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未干预的患者,健康自评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通过基于家庭医生制的服务,使企业职工与家庭医生建立固定联系,从而使家庭医生化被动为主动,深入为企业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合理使用医疗技术及卫生资源,对企业职工的健康进行管理,满足其基本卫生需求,做到健康教育、保健、预防及医疗一体化,从而降低职工的健康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黄蛟灵,梁鸿,张宜民,等.家庭医生制度本土化困境与策略: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8):37-43..

朱兰,黄逸敏,顾丹,etal.上海市某社区基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家庭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5):366..

夏聪,杨枭楠,许军,etal.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价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7):3405-3409..

2型糖尿病患者及前期人群与血糖正常人群的生活质量现况比较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5):286-291.

田贵,王晓敏.社区门诊患者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7,14(13):1151-1153.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企业职工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