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监护在高危节育手术中的应用

2019-07-22吴中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吴中梅

【摘 要】目的:分析B超监护在高危节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分为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放置、宫内节育器取出三组。结果:人工流产术组、放置人工节育器组、以及取出人工节育器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55%,100.00%,并发症均为3.45%,三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B超监护,在人工流产术、放置人工节育器手术、以及取出人工节育器手术,三种高危节育手术中的应用,均可提升手术操作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操作安全性较高,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B超监护;高危节育手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引言:节育手术,是较常见的人工避孕方法。研究发现,若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做好节育手术期间的手术操作观察,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痛苦。由此,本文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分析B超监护在高危节育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分为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三组,每组29例。

患者资料: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4.18±2.11)岁。孕次:1-10次,平均:(7.92±3.01)次。高危因素:(1)人工流产:子宫畸形:19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10例。(2)放置人工节育器:哺乳期:10例,子宫位置高度倾屈:19例。(3)取出人工节育器:宫颈暴露困难:18例,节育器变形11例。

按患者术前诊断确定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人工流产、放置人工节育器、取出人工节育器三组。其他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无意义。

1.2 方法 本次以频率为3.5MH的B超仪器监护开展高危节育手术,具体方法如下:(1)人工流产术组:①患者术前2h,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给予妊娠>10周的患者查普生栓0.4g,术前30min放置在肛门内。②对手术者进行膀胱充盈,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借助B超探查子宫位置及孕囊状态,依据子宫松弛度进行扩宫,达到手术所需容度后,吸管进入宫腔,对准孕囊吸引。必要时,可采用钳刮将宫腔内大块胎盘组织取出后,再用吸管吸干净。③在B超引导下,探针进入子宫宫颈内口后,稍稍改变方向,并进入子宫,若操作过程中遇到阻力,需先排除阻力,再进行操作,不可强行进入子宫,避免对子宫造成伤害。(2)放置人工节育器组:①若患者为高度倾屈者,需先用宫颈钳在B超监护设备指引下,进入子宫位置。②适当充盈膀胱后,借助B超监护设备,再详细的勘测子宫位置、形态、大小、宫底肌层厚度,然后依据子宫内膜腔深度、宽度,确定人工节育器的型号、大小。一般来说,产后哺乳期患者子宫偏小,子宫位置高度倾屈患者节育器型号较大。③将节育器顶端小结植入肌层内,术后用B超进行测量子宫宫底到节育器上缘距离,确定放置位置标准即可。(3)取出人工节育器组:①术前常规检查患者节育器与子宫壁的关系、节育器嵌顿深度、以及宫壁厚度、宫腔形态等。②在B超密切监护下,探针进入子宫内进行取器,若患者整体取器期间,出现钩取困难,可先将其间断,然后再通过B超监护设备,将宫颈管内的尾丝部分取出。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以SPSS 20.0 系统统计结果为准,(%)表示计数结果,(t)表示计量结果。当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 B超监护在高危节育手术患者治疗情况 三组患者在B超监护环境下,手术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且P>0.05,說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B超,属常见的声波检测法,它在医学中的应用检测频率为>20000MHZ,主要是依靠声波变化,进行影像检查的一种疾病诊断方式[1]。当代医学中所应用的B超,可分为:一维B超声波、二维B超声波两种。该种声波检查方法,可直接借助声波传导的频率变化,将疾病监测位置等相关信息反馈出来[2]。同时,B超设备中的超声波传导范围,受到专业医疗检查设备角度、监测时长等方面的限制,由此,B超监护设备,就具有检测准确度高,信息反馈速率快等优势。

将B超监护方式,应用于高危人工节育手术操作中,医师可充分借助B超声波影像反馈图,明晰患者子宫内情况,确保节育手术操作过程顺利开展。B超监护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主要作为人工流产操作期间,宫颈内物处理的指导工具,实现了子宫定位、流产物排出、宫颈内胎盘处理等,多个部分的影像指导操作,降低了患者人工流产的危险性。B超监护在人工节育器取出手术中应用,可通过B超影像反馈,解决子宫壁与节育器黏连等高危问题,患者体内节育器取出过程安全性提升。B超监护在人工节育器置入手术中的应用,可利用B超声波检查,详细的勘测子宫位置、形态、大小、宫底肌层厚度,然后依据子宫内膜腔深度、宽度,确定人工节育器的型号、大小,确保子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患者子宫相互吻合,避免了人工节育器的放置,对患者子宫宫底、子宫内壁所造成的伤害。

研究表明:人工流产术组、放置人工节育器组、以及取出人工节育器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55%,100.00%,并发症均为3.45%,三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大,P>0.05。说明,B超监护在高危节育手术中应用,可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B超监护,在人工流产术、放置人工节育器、以及取出人工节育器,三种高危节育手术中的应用,均可提升手术操作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操作安全性较高,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正连.B超监护在疑难节育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9(17):173.

郑金莲,许小微,李建霞.B超监护在节育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05):300-301.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