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与临床思考
2019-07-22朱秀芳胡恩亮王昱苓
朱秀芳,胡恩亮,王昱苓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引起儿童及成人支气管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不仅导致肺部病变,也易引起肺外系统受累,如脑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小球肾炎等[1],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由于感染早期缺乏典型、特异的临床特征,潜伏期可达2~3周,容易漏诊误诊,及早确诊尤为重要。文献[3]报道MP感染约1周后血清中即可出现特异性抗体MP-IgM,阳性多认为是新近感染,可作为早期诊断有效指标[4]。MP-IgM胶体金检测法由于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经济快捷、可行性强,在基层医疗单位得到广泛使用。本研究对门诊1198例MP-IgM检测结果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2016年11月22日至2018年11月21日门诊接诊的1198例MP-IgM检测患者,最小3月龄,最大83岁。按四个年龄组分,其中婴幼儿组(6岁)317例,少年组(7~17岁)166例,青年组(18~30岁)411例,超青年组(>30岁)304例。
1.2 试剂与器材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使用微量采血吸管(20μl),山东奥赛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严格按照检验操作常规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用微量采血吸管取患者指血20ul注入检测卡加样孔,滴加1滴标本稀释液,静置,15~20分钟判断结果,对照线和检测线均出现为MP-IgM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组MP-IgM阳性率比较。关于MP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国内研究多以婴幼儿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成年人群体研究相对较少。鉴于就医群体相对固定的有利条件,结合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性的明显差异,本研究将统计对象分成四个年龄段,各组阳性率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龄组MP-IgM阳性率比较
由表1可知,全年龄段人群平均阳性率为22.87%,其中少年组阳性率最高(50%),婴幼儿组次之(29.65%),青年组较少年组明显下降(19.46%),超青年组最低仅为5.59%,经统计学χ2检验,四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婴幼儿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关于MP阳性率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研究结论多不统一,考虑到不同年龄人群存在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的差异,健康状况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可能不同,拟分组进行四季阳性率比较。婴幼儿组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婴幼儿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
由表2可知,婴幼儿组MP感染阳性率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进入秋季快速增长,四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
2.3 少年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 见表3。
表3 少年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
由表3可知,少年组MP感染阳性率春季最高(达76.67%),夏季最低,进入秋季快速增长,四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可发现,少儿组冬季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
2.4 青年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 见表4。
表4 青年组不同季节MP-IgM阳性率比较
由表4可知,青年组MP感染阳性率春、秋、冬三季偏高,夏季最低,四季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秋季,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多。
2.5 MP-IgM重复感染情况统计。IgM在体内出现后维持时间较长,2~4个月消失[1]。临床中发现,部分患儿两年内可多次感染MP(前后两次感染间隔大于3个月),而有的患儿多次检查均未出现阳性。在大于17岁的患者人群中,未发现1例重复感染者。对0~17岁177名阳性患者进行重复感染情况统计,如表5所示。
表5 0~17岁177名MP-IgM阳性患者中重复感染(≥2次感染)情况
由表5可知,177名阳性患者中,重复感染(≥2次感染)的比例为19.77%,并以2~3次居多。
另外,在对304名超青年组患者统计分析中发现,IgM阳性患者仅有17名。其中31~40岁阳性12名,阳性率7.32%(12/164);41~50岁阳性2名,阳性率3.92%(2/51);51~60岁阳性2名,阳性率4.65%(2/43);60岁以上阳性1名(最大年龄阳性患者61岁,男性),阳性率2.17%(1/46)。未发现一例重复感染患者。
综合表2-表4发现,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均为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0~30岁人群整体阳性率春季35.43%、夏季13.64%、秋季28.85%、冬季28.18%,χ2=14.72,P<0.01,四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入秋季后,各年龄组IgM检测例数明显增加,说明呼吸道疾病患者相应增多。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唯一的宿主是人,儿童和青年容易被感染[5]。本次研究发现,少年组(7~17岁)MP-IgM阳性率最高,达50%。婴幼儿组(≤6岁)次之,为29.65%,与夏红灯等[6]报道(30.41%)相符,而明显高于杨维娜等[7]报道(20.6%),说明婴幼儿患者中的MP阳性率有上升趋势。超青年组(>30岁)阳性率仅为5.59%,远低于曹春月等[4]报道(<15%),更低于[1]中提到的:刘又宁等调查发现31~50岁年龄组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达27.8%。笔者分析认为,超青年组阳性率远低于其他报道,与研究群体多为军校教师或退休教职员工有关,他们健康意识较强,体能训练坚持好,生活方式较为科学。从以上统计结果可知,不同年龄组对MP-IgM的易感性存在显著差异[8],17岁前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17岁左右达到波峰,以后随着年龄增大明显下降,30岁后急剧降低(<5.59%),40岁后到达波谷,60岁后趋于零,整体呈左高右低不对称正波形。MP-IgM检测对诊断30岁、尤其是40岁后的中老年人意义锐减。医生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分析中老年人呼吸道疾病常见病因,科学减少MP-IgM检查率。
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研究发现各年龄组均为春季阳性率最高(少年组可达76.67%,未见于文献报道),秋季次之,夏季最低,与教材[1](北方以冬季较高)不符。若秋冬合为一组,春夏一组,则与教材[1]、文献[9]等报道(秋冬季>春夏季)相符,而与夏红灯等[6]报道(春夏季>秋冬季)不符。原因可能是MP感染与温度、湿度、季风等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3月、9月是各类学校开学季、打工人员外出季,学生在集体生活适应期、人群在交通拥堵人流量大的环境中易患呼吸道疾病并交叉感染;10月份至次年4月,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质量较差,室内外温差大,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应下降。秋、冬、春三季的MP-IgM检测例数明显高于夏季,说明进入秋季后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MP感染者增加,除个体应注意卫生、加强锻炼、科学饮食外,更要积极做好家庭、单位、学校等场所的有效预防,比如适时开窗通风、环境清洁消毒、加强健康教育力度等。对于少年组春季阳性率76.67%的高值,可能与该人群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学习压力大、运动睡眠不足、不健康饮食等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有关,应引起家庭和学校的重视,优化对其健康抚育的方式。
MP感染的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MP感染之初是在呼吸道上皮滑行黏附,通过细胞毒性效应而致病,固有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御机制。有学者[10]认为MP可以携带的方式存在,3月龄~16岁健康儿童中阳性率为21.2%,健康人群的携带率为5.7~6.6%,体液免疫缺陷患者更容易发生携带。0~17人群中重复感染(≥2次感染)的患者占比19.77%,个别人存在两年内重复感染四、五次的现象,这部分人可能机体寄居MP持久,属于易感染体质或易携带者,也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失衡,或者自身某种免疫机制缺陷,临床诊疗中应适当给予关注。17岁后人群未发现有重复感染现象,原因可能是成人初次感染和再感染的IgM抗体反应弱,或者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MP的易感性和携带率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阳性率最高。年龄-IgM阳性率关系图整体呈左高右低不对称正波形。MP-IgM检测对明确诊断0~30岁尤其是7~17岁呼吸道感染患者是否为MP感染更有意义,而对30岁、尤其是40岁后的中老年人意义锐减。优化对7~17岁人群的健康抚育方式,科学减少中老年人的MP-IgM检查率。针对MP易感染或易携带群体,医生可给予适当关注,接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密切结合临床症状,科学把握MP-IgM检查的必要性,合理开具检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