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7-22陈柳萍吴怡璇

医师在线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肌炎体征病毒性

陈柳萍 吴怡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病毒性心肌炎实为一种发生于小儿时期的心脏疾病,多因病毒感染而造成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其有两种表现,其一为广泛炎症,其二是局部炎症,主要症状有心区不适、心律失常、乏力即气短等;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进展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甚至还会危及生命[1]。有报道[2]指出,在对此病进行治疗时,若能开展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效果,对此,本文针对所收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现对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 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意识清晰,语言功能正常;排除全身免疫系统异常者及精神病症者。将患者依据标准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 组,每组患者均为30 例,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13 例,年龄区间15~45 岁,平均(35.4±4.6)岁;病程区间1 个月~6年,平均(3.7±0.8)年。观察组中,男性16 例,女14 例,年龄区间15~44 岁,平均(35.5±4.5)岁;病程区间1 个月~6年,平均(3.6±0.7)年。两组上述资料经全面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如面罩吸氧、卧床休息,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促心肌代谢、抗病毒、血管紧张素转酶抑制剂及小剂量多巴胺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传统护理,如用药指导、病房护理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将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知识讲解于患者,而在讲解时,仅可能用一些专业术语,并且还应做到平和、亲切,使患者懂得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感染所致,以及知晓心肌炎的主要病变为心肌间质炎症,发病前3 周具有感冒样症状(水肿、心悸、胸痛等),或者是腹泻症状。而在发病3 个月内,叮嘱患者不能重体力劳动,告知其严重性;另外,还需要告知患者此病通过积极的治护干预,多能痊愈。(2)心理疏导。对患者疑惑进行解答,多与之交谈与沟通,多给予关心与鼓励,使其以积极姿态应对疾病;另外,多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以此消除其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3)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需集中进行,预防不良刺激,使患者获得充足睡眠,减少心肌耗氧。对于睡眠不佳及烦躁者,可使用镇静剂,预防病情恶化。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即易消化类食物,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排便时,不能太过用力,可用缓泻剂。(4)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将休息、适当锻炼、营养支持等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另外,在患者出院后,需继续保持休息,不能劳累;戒烟酒。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3]:若患者体征、症状均已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均已正常,即治愈;若患者体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心肌酶谱、心电图与好转,即好转;若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变化,即无效。(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 处理数据,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73.33%,观察组显著偏高(P<0.05),见表1。

表1:2 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遍整个好难过,许多患者有着诸如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病史,且临床表现比较复杂[4]。还需要指出的是,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及时的治护干预,大多能治愈,但可能因为护理不当或误诊,而引发病毒新心肌炎,且还能进展为更加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甚至猝死。所以,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病程、治疗方法及预后方面的知识,对此病治疗与干预,至关重要[5]。本文针对所收治的此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开展全面、综合化的护理干预,包含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内容,最终结果得知,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结果正好证实上述论断。由此提示,围绕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开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此病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心肌炎体征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治病毒性感冒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