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高寒地区桥台病害整治施工技术

2019-07-20曹卫军白晓红

四川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翼缘板锚栓植筋

曹卫军, 白晓红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

青藏铁路忧曲大桥地处海拔约4 270 m,昼夜温差达20 ℃,跨越忧曲河,该桥建成通车于2006年7月。桥梁全长约290 m,上部结构采用16 m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墩和T形桥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全桥位于直线上,桥上线路坡度i=4.0%。2018年5月30日,工作人员发现忧曲大桥0#台左侧翼缘板断裂。

1 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工务段立即采取列车限速运行,在线路左侧紧急对道床进行了临时加固稳定,在桥台两侧台顶翼缘下方采用方木支撑,24 h派专人现场看守等措施。随后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组成专家组对断裂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实地调查、仔细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由于该桥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加上雨水结冰冻胀作用,在干湿交替、冻融循环作用下,形成冰胀压力和渗透压力联合作用的疲劳应力,使混凝土产生由表及里的剥蚀破坏,在剥蚀破坏逐步积累并不断扩大后,逐渐发展成贯通裂缝,使混凝土的强度逐步降低,致使桥梁结构病害产生。

2 整治方案

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物资和机械设备供应匮乏、补给慢、成本高,并且不能中断既有铁路的正常运营,故采用工厂定制、全钢结构、快速施工、现场拼装的整治施工方案。该方案主托架采用两根I20b工字钢,二者通过螺栓连接,根部通过在T台台身进行植筋,预留钢板,通过螺栓和T台台身进行连接。在上托架预留位置,设置7.5号角钢立柱,立柱上依次安装角钢横梁、型钢人行步板。整治方案参见图1、图2。

图1 标整治方案立面布置

3 整治施工

3.1 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

图3 施工工艺流程

3.2 施工工艺要点

(1)施工准备。施工前做好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手续完善,人员教育培训及材料机具的准备工作。

(2)操作平台搭设、翼缘板临时加固。操作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断落翼缘板位置立杆间距0.6 m×0.6 m,其余位置立杆间距1 m×1 m,水平杆间距1 m,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断落翼缘板和钢管之间安设顶托,让支架将断落块支撑住。人工操作位置满铺木板或竹跳板,平台外围设置密目安全网。

(3)光缆保护、道床加固。将80 mmPPR管对剖,将光缆放入一半管内,扣上另一半管,用胶带、铁丝将管牢牢扎住。利用光缆余留长度,尽可能将光缆移出断落块下方,然后将管道架空。为避免断落翼缘板拆除后,道砟松、溜,影响行车,在拆除前对道床进行加固。道砟防护采用3015/2015钢模板进行拦挡,拦挡长度7 m,高度0.5 m。在距断缝内侧0.1 m位置钻直径0.028 m的孔,孔深0.15 m,间距1 m。在孔内灌入植筋胶,插入直径为25 mm的钢筋,钢筋露出混凝土面0.5 m。在模板外侧设置两道20号槽钢,两端深入桥梁和路基各1 m,用0.1 m×0.1 m方木分别支撑在桥梁栏杆和路基上,增加整体刚度。

(4)人行道栏杆、步板、挡碴板拆除。人行道栏杆、步板、挡碴板用绳索吊下,根据设计要求,将有用的堆放整齐,认真保管,无用的按垃圾进行处理。

(5)断落部分移除、锥坡拆除。先用吊车将混凝土块吊住,将钢筋切断后,将混凝土块吊出。挂绳时,吊钩的投影与吊块重心重合,并栓上缆风绳。起吊时缓慢、匀速,并利用缆风绳控制吊块晃动。锥坡采用风镐拆除,及时清运废碴,待支架安装完后按设计要求对坡体进行防护。

(6)钻孔、锚栓安装、钢架安装。按设计要求,在相应位置钻孔,锚栓安装后进行钢架安装。钢架采用工厂统一加工,现场拼装。完成后,根据要求安设人行道板及挡碴板。

锚栓安装工序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位置,在台身上标记出锚栓孔位置,复核无误后开始钻孔。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头,采用水钻方式,达到设计孔深,钻头始终与台身保持垂直。

洗孔:用毛刷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带出灰尘、碎渣,再用压缩空气吹出孔内浮尘。吹完后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内壁,并请设计等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注胶。

注胶:取一组植筋胶,装进套筒内,安置在专用手动注射器上,慢慢扣动板机,将铂包口处较稀的胶液排出废弃,然后将螺旋混合嘴伸入孔底。如长度不够,可用塑料管加长。为使钢筋植入孔内后胶液饱满且不溢出,孔内注胶80 %即可立即进行植筋操作。

植筋:植筋前把钢筋植入部分用钢丝刷反复刷,清除锈污,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完成后,立即将其放入孔口,慢慢单向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转,直至钢筋伸入孔底。

固化养护:根据设计要求,固化养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7)道床恢复、辅助设施拆除、场地清理。以上工序全部施工完后,将道砟恢复并振捣密实。达到强度后拆除钢模板,采用手持砂轮机切除支撑钢筋,再拆除脚手架,最后将场地卫生清理干净。

3.3 施工进度及效果

此处病害整治工作自进场至工程竣工,历时一个多月,经验收,达到了设计要求。整治后,各加固部位保持使用状态良好,铁路恢复原速运营至今,说明整治措施正确有效。

4 结束语

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供应匮乏等一些客观因素,给桥梁病害整治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挑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制定了与当地条件相配套的桥台病害整治施工方案,并对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方案的实施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和各种不利的因素下,既满足了设计和施工规范,又高效地完成了桥台病害整治施工任务。为今后类似桥梁病害的整治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翼缘板锚栓植筋
拉拔荷载下膨胀锚栓连接件研究
基于材料特性解决锚栓紧固问题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结构四筋植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自攻锚栓极限抗拉承载力计算方法
悬臂梁不同刚度翼缘板T型梁与剪力滞效应的关系研究
混凝土结构多筋植筋的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植筋技术在旧桥加固中的应用
全螺纹高强锚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植筋梁中植筋端头加设箍筋对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钢梁省材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