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功能区规划中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以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为例

2019-07-20

四川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蜜桃功能区农业产业

熊 琳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当下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与新形态,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产物。它不是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的简单融合,其本质是产业发展问题,是在传统产业演化基础上,产业在技术、产品、机构、业务以及市场各方面远离原有平衡态、向新秩序进化的过程[1]。探索研究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高速增长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农村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上 ,首次提出要在农村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等新型产业组织方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第一次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出利用的农业多功能性,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满足现阶段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2015年底,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推动农村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等一系列极富战略高度和创新价值的政策文件,重点在政策、金融、人才、用地等方面大力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更是强调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

2017年7月,成都市召开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在全市统筹规划布局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以此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66个产业功能区包括2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37个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功能区、6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作为6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之一,研究以水蜜桃为主的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对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2 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Rosenberg,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技术革新后,某一产业向其它产业扩散渗透,导致产业共享技术的现象[2]。而农业产业融合的思想主要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他提出要鼓励农民不只从事农业种植,还可从事农产品的加工、流通、销售、旅游等其他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六次产业”。国内学者于刃刚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我国一、二、三产业之间有产业融合的现象。此后,学者们开始了对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进行探索、对农业产业融合现象进行解释、对农业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进行划分、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效应进行分析[3]。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而产生的新经济现象。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指的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要素集聚、技术扩散、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源、资本、技术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销售、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4]。

3 功能区概况

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位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中段,紧靠天府新区与简州新城,是成都市区与东部新城间的核心地带。功能区涉及同安街道1个街道,山泉镇、柏合镇、茶店镇3个镇,含2个社区19个村,面积115 km2(图1、图2)。功能区为龙泉水蜜桃种植的核心区,功能区农用地以园地和林地为主,园地面积7 707 ha,占总面积的56.24 %,其中标准化水蜜桃种植基地3 400 ha;其次为林地,面积3 133 ha,占总面积的22.97 %。功能区现有户籍人口4.97万人,其中同安街道1.16万人,茶店镇1.91万人、山泉镇1.29万人、柏合镇0.61万人。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23 501元,位居成都市各区市县首位,高于成都市18 601元。

图1 功能区位置示意

图2 功能区范围及土地利用现状

4 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4.1 水蜜桃产业发展概况

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以水蜜桃种植为主,已有80余年历史,现种植面积6 700 ha,年产量约8×104t,已培育了千姬、霞脆、晚湖景、红金刚、锦绣等50余个早中熟优良品种。功能区水蜜桃具有果大质优、色泽艳丽、汁多味甜三大特点,素有“天下第一桃”的美誉。功能区水蜜桃以鲜销为主,主要销往成都周边区市县、省内其他城市及北上广等城市。2013年以来,依靠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成都航空枢纽优势,功能区水蜜桃远销新加坡、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等地,年出口量达300 t以上。现有农业企业6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2.4×108元,吸纳农民就业300人,促进农民增收600×104元。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涉桃农民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32家,用于发展桃产业的土地流转面积1 000 ha ,占家庭承包面积的5.4 %。

从1987年起,功能区每年举办一届桃花节,2001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将桃花节命名为“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如今桃花节已成功举办32届。2018年,成都第32届桃花节庆期间(2018年3月9日~4月7日)共接待游客约280×104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5×108元,日均游客量超10×104人次。

4.2 产业融合发展问题

水蜜桃自身产业链不完善。功能区水蜜桃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种植和销售两大环节,种植环节对土地资源依赖性强,技术含量不高,与北京平谷等先进产区相比,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桃产品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桃产品的消费需求变化。销售环节大多数种植者等客登门收购,在销售中没有定价权;销售过程中,不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缺乏视觉吸引力;销售市场上没有对水蜜桃的品牌进行统一管理,缺乏知名品牌打造,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个桃产业链前端科技研发规模小,中端加工环节缺失、后端储藏、流通、销售专门化水平低,整个桃产业链的附加值和总利润低。

围绕水蜜桃产业功能拓展不完善,产业融合程度低。功能区水蜜桃产业目前主要围绕“桃花经济”拓展了观光旅游功能,且时间受花期严重制约,旅游旺季仅3月中旬到4月上旬,可供观光旅游的时间短。由于景色单一,游客绝大部分以半日游、一日游为主,人均旅游消费仅为成都市平均消费水平的1/3,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整体档次不高,旅游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水蜜桃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集聚效应未凸显。围绕桃产业的生态休闲、采摘体验、科普教育、博览会展、文化创作等功能还尚待进一步挖掘。

4.3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农业产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传统单一的农业种植正逐渐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原始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内驱动力、以政策引导为外驱动力,通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经营体融合、市场融合等融合过程,促使农业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深度融合,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图3)。农业产业涉及面广、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性高,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亦多种多样。本文立足水蜜桃产业功能区,以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为导向,提出产业链延伸型、功能拓展型两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农业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图3 农业产业融合作用过程

4.3.1 产业链延伸型

产业链延伸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是围绕农业种植本身构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覆盖的全产业链。依托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种植或销售为关键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整体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围绕农资供给、农技培训、良种培育、以及技术创新,向产业链前端延伸,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围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储运流通以及销售服务,向产业链后端延伸,促进农业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图4)。

图4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4.3.2 多功能拓展型

农业不仅具有为农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原料的经济功能,还有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是在今后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仍需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就业,而大多数农民也必须依靠农业、依赖土地保障基本生活。农业生态功能主要是农业用地的主要形式是保持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同城市绿地一样具有生态功能。农业文化功能则主要体现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提供教育、审美、休闲等作用上。人类历史历经长期的农业文明,农业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直接接触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农业景观具有可观赏性,通过观光或直接参与农事活动等方式,可从农业的文化功能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农业多功能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功能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推进农业与其它各类型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增收空间。

5 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农业产业以水蜜桃种植为主,近年来围绕桃花展开的观光旅游日益壮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为更好地促进功能区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 培育多元化农业融合产业经营主体

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器。积极培育水蜜桃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使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在经营者内部延伸产业链。强化新型经营主体间组织联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共同建立区域水蜜桃公共品牌,统一的水蜜桃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功能区水蜜桃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市场定价权与整体影响力。

5.2 多方式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延长产业链。以构建水蜜桃全产业链为目标,聚焦全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重点推进水蜜桃种植与科技创新、冷链仓储物流、互联网电商等融合,增强水蜜桃种植科技含量与科学管理水平、建立专业安全便捷高效的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区域水蜜桃销售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拓展农业功能。依托水蜜桃种植的优势,推进水蜜桃与休闲、旅游、教育、博览等功能深度融合,形成水蜜桃种植与旅游、文化、会展,多业并举、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5.3 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体系

创新人才链,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创新水蜜桃研发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旅游服务人才、会展策划人才等人才引进,加强各类人才技术培训,加大人才激励政策、强化人才保障,提供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金融链,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设立水蜜桃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加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建设金融服务平台,为功能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信贷、担保、产权交易、投融资、借记贷款等金融服务。

6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路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是以水蜜桃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功能区,农业种植独具单一性和特色性,本文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而功能区产业融合发展还需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注:本文基于成都市规划研究院编制的《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项目,项目组成员包括袁华、熊琳、姬亚鹏、洪铭伟,文中图表除特别说明标注外均来自该项目。

猜你喜欢

水蜜桃功能区农业产业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聪聪吃水蜜桃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水蜜桃价格下跌 后期恐难以走高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