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发展乒乓球产业
2019-07-19刘丹肖杰
刘丹 肖杰
摘 要: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追求的不断提升,许多运动产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乒乓球是我国一种非常流行的球类运动,如果能够推动乒乓球产业的发展,对发扬我国球类运动文化以及提升广大人民的体能素质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时代作为人们一生中最为朝气蓬勃的阶段,每位大学生都会多多少少在高校内接触到各种运动项目,所以借助高校这个平台推广乒乓球产业是不错的选择。本文基于此浅析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发展乒乓球产业并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产业 高校体育 球类运动 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a)-0230-02
乒乓球这种球类运动向来被我们国人称为“国球”,不仅是因为我国的运动员这种球类运动的水平出色,国际大赛上已经多年“垄断”各种奖项,也因为乒乓球这种运动相对其他球类运动来说拥有着场地需求小、器材需求小、运动量适中、老少皆宜等优点,受到了许多球类爱好者的偏爱。但是对这么一项运动来说,乒乓球产业的发展尚未达到球类运动中顶尖的位置,所以发展乒乓球产业仍需解决许多问题。
1 乒乓球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不足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持,对乒乓球产业来说也是如此。虽然说乒乓球是我国相对比较普及的一种运动文化,可是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普及程度的高低。要想使乒乓球的科学理念深入到每位球类爱好者的心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换句话说,由于这项运动喜爱的人较多,大家也就形成了把乒乓球当作一种消遣手段的心理,从而对这种运动的认识被局限,而每种运动产业的内涵都需要高度科学理论的支持,比如不同的材质的球拍搭配上不同材质的胶皮对打击出去的球会产生大不一样的效果。球类爱好者们在“玩玩看”的同时应配合自身的动作爱好力度大小甚至体型等因素衡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也就是不同的击球方法以及器材的选择。这样在运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看懂一项运动,并且能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出自出生的潜在机能,从而提高身体素质,这也是运动的内涵。一旦内涵的科学性不足,产业的生产者连同消费者都容易进入到一种“懵懂”的状态,生产者们并不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运动需要究竟是对器材的需求更大一些,还是对授课老师的需求量更大,也就是更注重硬件力量还是软实力,从而在推广以及生产过程中很难抓到要害。这种发展的“懵懂”或许误导了发展的方向,唯有确定了真正科学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才能让乒乓球的发展更进一步[1]。
1.2 市场化进程不完善
对乒乓球产业来说虽然能够进击高校,以学生为广大群体提升发展空间,但是市场化的进程却依然需要等到完备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因为乒乓球本身的市场生存能力较弱,而且就目前来说许多高校依然以教育为主,尚未与生产者们达成共同推动乒乓球产业发展的共识,对产业的市场生存能力不会起到太大的帮助作用。一些与乒乓球相关的企业也未能将大学生建立成为乒乓球的消费群体,所以乒乓球依然需要扩大消费市场规模、扩宽经营范围,在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如果过度进行宣传活动或增加有关赛事或许不能起到理想的推广效果。唯有等到市场化进程完善后,再将高校搭建为稳固的发展上升平台,便可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2]。
2 乒乓球产业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2.1 核心力量不足
所谓一项产业的“核心力量”便是指能够最大化推动产业发展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确可以说是许多产业都在拉拢的群体,这是因为他们对网络、新闻、媒体等信息流通的渠道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如果所有大学生每天都在网上讨论乒乓球,并且重点关注关于乒乓球的新闻,一定会对此项运动的普及程度产生不小的推动作用。但就是因为这一股“核心力量”不够充足,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可以从人数体现出来,在高校中的课余时间,很多篮球场地都会充满了学生拍打篮球的身姿,而乒乓球场馆在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很少出现满员的情况。所以,想要推动产业发展,扩大核心力量的成员数量是必须的。
2.2 假繁荣现象
对当代高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接触乒乓球是因为体育公选课的缘故。乒乓球作为一项对体力耗费不大并且平易近人的项目来说每年都会成为学生的热门之选,但是却很少会有学生为其投入足够的精力,因为学生往往都有着更加能够吸引他们的事情,又或者因为必修课的考试压力,使乒乓球在高校中出现了一种“假繁荣”的现象。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有60%以上的高校男生都在学校内接触过乒乓球运动,可是真正对其投入精力和心血的人数不足20%,有30%左右的学生都是因为要得到体育学分才接触了乒乓球,一旦课程结束便抛到了九霄云外不再过问。相比起来,在学生中有足够流行度的篮球运动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趋势。虽然也有很多学生都接觸过篮球,但是对篮球投入心血和精力的学生拥有着相当庞大的数目,或许是因为群体效应,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对篮球运动喜好的真正原因,已经被运动的外在形式所限制,所以很难改变。想让乒乓球产业在高校内拥有“真繁荣”的力量,就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爱上这种运动,才能起到补充核心力量的作用[4]。
3 实际发展策略
3.1 择校重点培养的发展方案
想要扩大产业的消费群体就想想办法培养出具有带头作用的“领头羊”,对于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假繁荣”现象来说,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对乒乓球的热情程度不够。由于一些其他项目吸引了很多学生,所以在第一步不妨将重点培养对象放在几所固定的高校中,集中开展发展计划。一旦这些“老大哥们”让其他学生看到了这项运动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就不是难事。具体的方法可以开设更加科学的授课课程,以及开设更多比赛项目,而且这些重点培养目标可以选在名气较高的高校,一些普通大学的学生们往往都会好奇重点大学学生的日程生活,因为能够考取这些学校的学生似乎在他们眼中看起来“高人一等”。同时也要配合新闻以及媒体的力量。花大力度以一种撒大网、广捕鱼的形式来进行推广运动,不如尝试选取重点培养对象,不但能够适当节省资金资源,还会起到更好的推广效果[5]。
3.2 采用多校联合的发展手段
将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向来是扩大产业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已经建立了一些重点发展目标后就要采取联合的发展模式,让已经建立起对这项运动拥有文化热情的高校熏陶一些其他学校。这样不但对一些热情度不高的高校起到了带动作用,还对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增大了市场占有份额、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区域化的发展模式可以让不同的高校之间产生优势互补,甚至打造出具有区域特性的产品,提升产业的魅力。
3.3 增强教学过程的底蕴
上文中提到,体育选修课程是许多大学生接触乒乓球的必经之路,然而这些课程如果没有足够科学良好的教学方法,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对这项运动失去兴趣。学生力量作为乒乓球产业的核心力量,利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对乒乓球的热情是最佳水到渠成的一种方法,一旦体育课堂能够变得更加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乒乓球时能够缓解主科目的学习压力,而不是因为学习乒乓球增加了学习压力,就能让更多学生体验这种运动的精髓所在,排斥心理便会减少。
3.4 提供高校优惠政策
由于经济方面而导致乒乓球失去了学生这一批追求者也是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乒乓球场馆收取学生的入场费用,球拍以及乒乓球要收取租赁费用,而自己购买一副真正专业的球拍却需要几百元,对学生党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开销。对比热门的篮球以及运动来说,学校的篮球场大多是免费的,而且许多学生只需要一个篮球便可以一起活动,在经济消耗方面就比乒乓球低得多。所以不妨取消或者降低球馆的入场费用,向在课上表现出色的学生们免费提供一些入门级别的球拍。这样不但激励了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更加打消了由于经济问题而放弃这项运动的念头,对于在高校内推广发展乒乓球产业有着有效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利用高校作为平台发展乒乓球产业是正确的選择,但是在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发展路径作为支持,以及解决学生核心力量不足以及乒乓球运动假繁荣的问题。同时先采用重点择校培养,然后联合学校发展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发展的基本,也要提供经济方面的优惠手段,才能使高校成为推动乒乓球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宋建驷.简析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资源发展乒乓球产业[J]. 经济研究导刊,2018(15):71-72.
[2] 李卫东,魏小桃.利用高校资源开展乒乓球亲子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6):44-45.
[3] 马孝志.高校体育乒乓球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青少年体育,2018,61(5):74-75.
[4] 仝敬平.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价值[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2):151,155.
[5] 骞虎.谈乒乓球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合[J].才智,2017(12):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