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结构特征研究

2019-07-19温丙帅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特征

温丙帅

摘  要:为保障国家全民健身工程科学有序实施,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下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定义及分类,并对江苏省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基于实际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总结出江苏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特征,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统筹过程中兼顾公共性与动态性;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执行确保有序及多维性;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管理注重系统性及效率性;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是在法律及制度的制约下实现;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具有维护社会公益性及群众公平享有权利的功能。

关键词:全民健身  群众体育  财政投入  结构现状  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a)-0196-05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ss sports investment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the mass sports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analyzed from various angles.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the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Delphi metho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ncial input of Jiangsu mass sports. Specifically: the public sports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 of the masses take into account the publicity and dynamic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ss sports financial input ensures orderly and multi-dimensional;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ss sports financial investment focuses on systemic and efficient; the mass sports financial investment is in the law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the mass sports has 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social welfare and the people's fair enjoyment of rights.

Key Words: National fitness; Mass sports; Financial input; structural status; Characteristics

國务院在2014年10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1],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是全民健身战略工程的根基和重要保障。在我国,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财政已经投入到群众健身工程中,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投入的第一批国家公共体育示范区也已经建立,初现规模。因此各级政府在群众体育财政投入能否与社会改革背景下群众体育需求相适应,能够准备地总结出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特征,根据特征来筛选出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确保全民健身战略的有序实施,成为体育改革关注重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六个城市的体育局群体部门人员、体育社会学专家、经济学专家、体育协会负责人、社区文体站负责人等53人及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体育群众和学生320人,共计373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及德尔菲法进行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概念

本研究的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更多的是指与竞技体育财政投入相区分的,更多的是指国家或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工程总量中针对群众体育的财政投入,需说明的是本研究的财政投入部分会有小比例的资金也兼具竞技体育的功能,特别是本研究将学校体育划分到群众体育中来,其投入中比赛包涵高水平竞技费用。

2.2 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分类

根据2018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最新研究成果,为确保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国家对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资金按不同标准主要配置到以下几个方面中,具体为:群众体育行政工作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教辅人员;群众体育场地建设;群众体育场(馆)设施;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群众体育信息设施建设;体育信息服务等[4]。这些指标可作为群众体育财政投入进行每年年初预算时的参考因素。

2.3 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特征

依据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中群众体育财政支出各方面的现状,再结合对该行业知名专家的建议,采用德尔菲法来从几个维度来总结当今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结构特征。

2.3.1 预选指标的筛选

本研究从群众体育财政资金投入的实际运行步骤即:统计前期数据—推论具体需求—做出统筹预算—运行投放—技术管理—效果评价—制度制约—权利保障这一动态系统运行流程。根据实际运行特点结合“目的树”指标体系建立了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5]。采用运用头脑风暴法,在调查对象总数中抽取60人,分成四组根据群众体育财政投入不同时期特点进行讨论,每组配有2个行业专家,对群众体育财政投入中显性特征词汇进行汇总及预选。初步总结出准则层8个一级预选性指标、要素层25个预选性二级指标(详见表1)。

2.3.2 第一轮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专家再对这些词汇,按“采纳、不采纳及建议指标”三类,采纳率按2/3以上为采纳标准,来进行第一轮指标筛选。

(1)一级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经专家打分讨论后对一级指标的意见为,B4与B5建议合并,多数功能相重叠,因此去除B5项。B7的功能是基于B1-B5功能基础上才能形成的,是后续程序,并与B1、B4的局部功能重叠,因此将B7项去除,将其的2级指标分别转移到B1、B4中去。B8属于对于事件结果的主管的判断,其的功能与B3、B5的局部功能重叠,因此也将将B8去除,将其的2级指标分别转移到B3、B5中去。因此其筛选后的指标为5项(详见表2)。

(2)二级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经专家打分讨论后对意见为,在二级指标中,保留18项,具体原因详见表3。

2.3.3 第二轮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

依第一轮统计结果,依照LIKERT五分量表法对各个特征指标的显著程度和指导性进行层级评价设计。具体设置为非常有指导性、比较有指导性、一般指导性、较小指导性意义与没有指导性5个层次,让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指标项,指标算数平均值代表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行内标准参照值为3.5以上,即达到总分的70%以上,将其作为指标筛选标准。指标间的变异系数代表专家间协调程度,行内标准参照值为≧0.25以上,为专家间意见一致性不够协调,作为指标筛选标准。协调系数直接表现为专家对单一指标给出的意见的一致程度,通常认为P<0.01或P<0.05认为协调性好可取,如果P>0.05即指标不可取。详见表4。

根据算数平均值,一级指标指数中5项均≧3.5,所以给予保留。二级指标中b10、b12、b13、b14、b16、b17、b20、b22、b24、b25各项其指标算数平均值均小于3.5,因此將其给予删除。变异系数,一级指标指数中5项均≧0.25,因此给予保留。二级指标中二级指标中,b10、b12、b13、b14、b17、b18、b19、b20、b22、b25各项指标算数平均值均≧0.25,依此给予删除。协调系数,两层指标的w值分别为0.67和0.48 说明专家协调性比较高,为两级指标指数都为P<0.000 因此给予保留。说明专家在对指标评选的结果基本是协调统一的。

根据上述统计结构分析,以及对特征词汇进行精炼,得出群众体育财政特征指标体系,三个层次,包括5个一级准则集、10个二要素层指标,详见表5。

根据专家两轮指标筛选最终筛选出准则层指标(5项)、要素层指标(10项)。

2.4 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特征描述分析

2.4.1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统筹过程中兼顾公共性与动态性

从群众体育财政统筹类目下一级指标V值升序排序为:公共性(0.09)、动态性(0.09)<激励性(0.32)<指导性(0.38)<社会性(0.44)。根据指标可以看出,公共性与动态性作为特征意见更为集中,其他指标意见统一度不高。

群众体育财政的投入对象看,主要是面向城乡居民,服务于群众健身,而非绝对市场方的营利行为,这就决定了保护群众公共利益尤为重要。体育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主体、法人实体、城乡居民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赋及体育彩票的收益,使体育财政收人来源具有公共性,取之于民,决定了体育公共财政的公共支出性,也要用于民,政府要照顾社会不同层面的群众均等地享有基础性体育资源、政府投入的体育福利和基于公共平台的体育信息。这些决定体育财政投入统筹过程具有公共性特征。

群众体育需求受是因时间、地点、人群聚集等因素影响的,特别城乡一体化、新移民现象在江苏省凸显,因此每年在进行财政统筹使用时其投入的资金总量和对不同投入对象的配比也是每年、不同周期不断变化的,并也是随社会发展群众所需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统筹随实际情况动态变化而及时调整,这也是其重要特征。

2.4.2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执行确保有序及多维性

从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具体执行类目下一级指标V值升序排序为:多维性(0.07)<有序性(0.09)<覆盖性(0.25)。根据指标可以看出,多维性与有序性作为执行类目中的特征意见更为集中,覆盖性指标意见统一度稍弱,其部分内涵与多维性重叠。

江苏省群众体育财政的具体执行过程是财政资金具体分配及下放到具体单位组织或个体的过程,它是依据统筹规划时制定的具体时间及群众不同体育服务需求的缓急程度为配给主线,有顺序地进行实施,确保江苏全民健身工程有序的开展。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执行要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地域、不同层次的群众体育需求,这里既包括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器材等硬件条件,也包括体育教育、体育培训、体育指导、体育赛事等软性服务。而且每一层面单一品种的配给又都有分类,所以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在具体实施执行时要充分考虑其复杂程度及多维横向操作。

2.4.3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管理注重系统性及效率性

从群众体育财政管理类目下一级指标V值升序排序为:效率性(0.11)<系统性(0.13)<复杂性(0.25)。根据指标可以看出,效率性与系统性作为特征意见更为集中,对于复杂指标意见统一度不高。有些专家认为多数管理都存在复杂性,不是显性特征。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对多方部门、群体及个体的协同。涉及到横、纵两个链条方向的各个分支上资金使用、运转及使用后效果的反馈的管理。群众体育各项目之间、横纵链条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会产生衍生效果的叠加或重复削弱。因此这些都决定系统性管理的重要。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就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效率。科学地将财政至今配给各项体育服务和产品,管理每一项资金都能用到群众所需的地方,丰富群众体育资源并实现优化配置,做到效率最优化。

2.4.4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是在法律及制度的制约下实现

从群众体育财政统筹类目下一级指标V值升序排序为:规范性(0.07)<法制性(0.08)<周期性(0.21)。根据指标可以看出,规范性与法制性作为特征指标意见更为集中,部分专家认为周期性部分作用于法制性重合,因此统一度不高。

群众体育财政支出的预算、审批、支付过程,都有严格的使用制度、规章或条例,群众体育公共财政运转的整个流程是严格依上面程序执行实施,在具体群体体育项目或服务使用财政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接受相关法律、部门规章、资金使用制度及监管制度[6]制约,因此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各个过程执行条款都是在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框架下严格制定的,而不是随意而为,与之相关的法律有《宪法》《体育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及江苏省出台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标准》等,确保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在合法的条件下使用,切实保护群众的体育权利。

2.4.5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具有维护社会公益性及群众公平享有权利的功能

从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确保群众权利类目下一级指标V值升序排序为:公平性(0.12)、公益性(0.12)<保障性(0.38)<扶植性(0.42)。根据指标可以看出,公平性与公益性作为特征意见更为集中,而保障性、扶植性指标部分专家认为这是针对特殊人群,或特殊时期的产物,不能代表普遍特征,因此作为显著特征专家意见有分歧。

公益性是与营利性相对应的。政府的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本质就是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过程,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强身健体,实现整个民族体质的提升。在实践中公益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建设体育公共设施、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免费、低费开放公共体育场所,根据群众需求发放免费健身消费卷、对基层社区的群众进行体育知识的普及、指导。

公平性是群众权利行使的最低标准,它表现在群众体育财政投入的各个环节,涉及江苏省不同阶层、不同城市、不同乡镇公民公平享有社会资源的再次分配、接受健康指导和国民体质监测等权利。因此,让江苏群众公平地享有体育财政投入带来的福利是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根本保障。

3  结语

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根本保障和输入路径,其投入的体量和规模应是一个随本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动态发展而相适应与匹配。因此总结出该区域的群众体育财政特征对于进一步指导各级政府在对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财政资金投入总量、投向、精确计算比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局限于个别市及市级以下县、乡镇的财政投入资金数据的缺失,因此结合了省级财政投入的现状选用了相对有效的德尔菲法来对特征进行提取、总结。并且该特征结论也是作为本研究下部分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群众体育财政投入产出效率模型的构建作前期研究依据,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将来的研究,寄希望于体育财政投入的大数据库数字化建成,结合更加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全民健身财政这些都需要统计科技水平的创新和信息技术在体育服务中的应用来进一步改进群众体育财政投入提供更精准的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產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2014.

[2] 王凯,殷宝林,王正伦,等.公共服务视域政府体育工作绩效“异体评估”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9):34-40.

[3] 陈秀娟.我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供给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9(1):85-91.

[4] 张大超,苏妍欣,李敏.我国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6):18-33.

[5] 范经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审计研究,2013(2):82-89.

[6] 周爱光.从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审视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J].体育学,2012(5):64-70.

猜你喜欢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