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归因分析

2019-07-19严亮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体育学习归因中学生

严亮

摘  要:中学生存在的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不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并且还会阻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倦怠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状况进行研究,在界定体育学习倦怠的基础上,从学生、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状况进行归因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体育学习  倦怠  归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a)-0117-02

1  体育学习倦怠

倦怠是指疲倦、懈怠的意思,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心理学认为,倦怠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个体存在倦怠状况时常常会表现出厌倦、焦虑等心理状态[1],长期处于倦怠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学习倦怠则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学习压力影响而产生的焦虑和烦躁的一种厌学心理,其现实表现是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面临着中考和高考的巨大压力,在“一考定终身”的惯性思维影响下,许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焦虑、紧张甚至厌烦的心理。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状况而缺乏有效的干预时,必然导致其学习效率下降,影响其学业质量水平。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倦怠则是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倦怠心理,在这种倦怠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害怕上体育课的心理状态,在内心深处抗拒体育学习。中学生所存在的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同时也会导致学生难以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致使学生自我效能感降低,从而使学生陷入自卑、失落的性格阴影。因此,中学生所存在的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提升,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相符。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倦怠心理,归纳产生体育学习倦怠心理的原因,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2  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归因分析

2.1 学生方面的原因

2.1.1 体育学习态度不端正

端正的体育学习态度是中学生积极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中学生认为体育课堂中的技能学习无关紧要,是否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并不能直接帮助自己达成升学目标(中考或高考)。因此,许多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并不能认真对待体育课,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抗拒体育学习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在体育课堂中拿着“语数外”等学科的书籍进行“默记”,这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2.1.2 中学生身体素质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不少中学生养成了“饭来伸手,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进而致使中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少“肥胖症、虚弱症”等现象。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高压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而存在身体素质较差的状况。而体育教学则是需要以一定身体素质为基础的课程,所以身体素质较差的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吃力和跟不上节奏的现象,从而难以获得成就感,最终会产生逃避、害怕体育学习的心理状态[3]。

2.1.3 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

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尺。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長都高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期望学生能够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进而提高考试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能够“技高一筹”。正是在这种巨大学业压力的影响下,学生只能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视了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学习,而将课余时间用在了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完成家庭作业上。

2.2 社会方面的原因

2.2.1 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受我国教育体制影响,全社会形成了“一考定终身”的思维惯性,导致整个社会都高度重视学生“语数外”等科目学习,从而忽视了体育兴趣的培养。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被许多老师和家长忽视。尽管近几年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并指出要确保体育课顺利进行,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当前教育体制下,中学生难以摆脱中考和高考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高,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2.2.2 缺乏家长的有效调节

家长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因素,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家长乐于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他们的孩子也会更喜爱参与体育锻炼。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体育锻炼活动,更缺乏时间陪伴和关爱孩子。因此,学生不仅在家庭中难以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当学生存在体育学习倦怠心理时,家长也没有进行有效调节。从而导致学生陷入体育学习倦怠的恶性循环,不仅身体素质难以提高,也会影响学生“语数外”等文化课程的学习。

2.3 学校方面的原因

2.3.1 体育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控制地位,对学生进行指令性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降低。并且在体育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和多元化,没有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指导。而仅仅采用讲解、示范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无趣的心理状态[4]。

2.3.2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否充足有一定的关系。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受资金和学校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学校里的体育场地设施不可能应有尽有,所以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部分学生因为无法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会对“被迫安排”的体育课程产生体育学习倦怠。

2.3.3 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执教者,也是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引领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也可以通过发挥个人魅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中,体育教学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对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理解和掌握。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和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另外,部分体育教师由于方法运用不当、教学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难以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学生身体素质降低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立足于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背景下,认为必须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干预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心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要认识到中学生体育学习倦怠的成因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需要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总结,进而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尧丹俐.基于学习支持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应对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165-166.

[2] 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162-164.

[3] 王磊.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业归因及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4] 张庆华.影响中职生体育运动技能学习倦怠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5(9):54-55.

猜你喜欢

体育学习归因中学生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教学的研究
转化体育学习障碍生教学中师德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