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创新探析
2019-07-19樊后文张颖
樊后文 张颖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深刻影响高校就业指导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分析新媒体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变化、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新媒体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校;就业指导;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06-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发展,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年青一代必备的交流工具。《中國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为55.8%,比2016年多增网民4074万人。2017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从2016年的95.1%上升到97.5%,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个人互联网设备。20~2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为30%。目前在校大学生“一人一机”早已普及,甚至“一人多机”也大有人在。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新媒体已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就业工作如何正确合理运用新媒体使其为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1]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的变化
(一)人际交往逐渐便捷化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进一步强化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人际的关联,没有面对面交流的各种礼节的约束,没有传统交流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学生更愿意利用新媒体进行交流活动,人际交往更为便利、快捷。
(二)信息获取逐渐多元化
随着QQ、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迅速普及与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他们在各种新媒体环境里能实时分享各种资源信息,资源信息获取也非常快速方便。
(三)社会参与逐渐活跃化
一方面,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共享资源信息,渴望通过新媒体来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与新媒体活动上也越来越积极主动,通过新媒体主动参与各种事件的讨论、分享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媒体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跟不上新媒体发展需求,信息传播途径狭窄,甚至是“单声道”,没有互动,信息数量和质量也没有达到要求。换言之,由于新媒体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修,员工的培训和安排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一些高校对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重视不够,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投入不足,这就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使新媒体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并不是“无业可就”,而是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摆正求职就业的心态,他们在择业时眼高手低,就业时犹犹豫豫,只关注福利待遇比较好、层次比较高的用人单位,将薪酬看作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希望通过初次求职就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观望的心态浓厚,“有业不就”问题比较突出。
(三)个性化就业指导比较薄弱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相对来说个性化就业指导比较薄弱,共性考虑得多,个性考虑得比较少。就业指导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依据个体的差别需求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高校就业指导途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非常及时,并且可以以各种形式、载体存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正确把握和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和方式。利用校园新媒体,宣传高校特色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如“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就业指导氛围;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学生互动交流,营造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网络环境,全面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
(一)开展就业指导渗透教育
1.高校要更新观念,增强时代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被动等待用户上门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就业指导部门要树立主动服务,可以利用数字电视、各种应用软件,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站、QQ等与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就业思想与就业动态,了解大学生所想所思,进行严密的策划,建立起传播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新途径。
2.把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校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利用就业指导教育网络平台进行生涯规划、就业政策、求职应聘等宣传和指导,进一步深入开展就业指导渗透教育。
3.创新就业指导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在与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的优势,让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想法和就业动态,及时满足学生在就业能力发展和实际就业过程中的需要,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2]
(二)构建就业指导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
1.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平台
通过开发或借助第三方有关软件开展职业生涯综合测评,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个性等,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同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从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构建网络就业指导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但很多大学生真正面临就业时常常会感到迷茫。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创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及时、全面地宣传国家和各级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包括高校的相关规定和扶持措施,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引导教育,并协助解决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其次,开设网络化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会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也达到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最后,可以构建用人单位与在校生之间的就业互动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甚至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测评结果推送相关信息。
3.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平台
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不愿意当面与教师沟通交流,那么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学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产生的各类想法与困惑以轻松的心态倾诉出来,有助于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解答辅导,提高咨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做到“量体裁衣”,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及顺利就业。[3]
(三)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1.利用校报等传统媒体书面文字阅读的功用
校报作为传统官媒,是校园文化建设、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和重要载体,在配合学校工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可在校报中设置就业专栏,宣传有关国家、省市最新的就业政策与就业知识,包括简历制作規范、求职面试技巧、礼仪注意事项等,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理念的灌输。[4]
2.发挥校园广播的声音传播功能
可定期或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在校园广播中宣传就业信息、招聘通告、参加招聘会时注意的事项等,既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又可以在校园营造良好的就业指导氛围。
3.强化数字电视的视频作用
有些高校在宿舍区、教学楼、办公楼大厅等地方安装了数字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宣传就业信息和就业知识,尤其是生涯规划知识、最新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引导学生自觉建立生涯规划意识,对大学生活早规划、早准备,从容面对毕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EB/OL]http://www.cac.gov.cn/2018-11/06/c_1123672145.htm,2018-11-06.
[2]刘一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6):94-96.
[3]王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75-77.
[4]孟超,王刚,杜宁,等.新媒体时代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策略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1-33.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