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9-07-19余永梅谢卫金吴桂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系融合精神

余永梅 谢卫金 吴桂花

[摘           要]  八一精神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指引现代社会不断前行的底层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新时期,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八一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将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势在必行。然而,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此方面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教育偏差等客观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八一精神的融合效果相对较差。为系统探究教学现状与效果,以学生调查、教学体系观察等手段为基本方法对其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旨在为后续的相关教学方法优化提供必要遵循。

[关    键   词]  八一精神;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06-02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概括了“八一精神”的精神内核,深刻论述了其时代价值。目前学术界权威观点认为,八一精神就是“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自南昌起义后,我们开始拥有了一支人民军队,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平年代,战争渐行渐远,但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仍然没有改变。在抗灾的现场、在偏远的边疆、在世界和平的保卫战场上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身影。为此,八一精神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尤为重要,而八一精神作为中国重要的革命精神,将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一些高校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八一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与教育现状,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为后续的相关教学研究提供必要作用。

一、八一精神的實质内核

“八一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可以表述为四个精神内核,具体为“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而在现代社会中还要意识到其与军队体系中的差别。

第一,听党指挥是要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崛起中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同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正确性,并努力形成与之奋斗为总体的思想底蕴。在此种背景下,需要了解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党的奋斗目标、遵循党的要求、服从党的领导。

第二,敢为人先强调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勇于创新,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与科学体系,从而完成对创新行为的引导。在另一个层面上,敢为人先也是一种突破精神,在生活与工作中努力承担责任,寻找出路,在确定了方向之后能够勇敢向前。

第三,百折不挠是要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面对生活中的困苦。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生向社会群体转变的过程中,此种困难更是巨大且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具有百折不挠的思想底蕴,运用自身的知识与良好的心态面对可能产生的挫折,从而完成自我调整,在新的领域下突破自我。

第四,为民奋斗是要确认有效且宏大的奋斗目标,将自身的奋斗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将自身的奋斗与民族复兴相结合,将自身的奋斗与民族梦想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本质上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为社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八一精神”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在先烈的不断努力与奋斗下总结出来的适用于每一个个体的奋斗根源,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

二、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逐步对八一精神进行融合,在具体的现状层面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八一精神教育广泛开展,但是没有形成教育体系。从现阶段的教育实践来看,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路径,也得到了大部分高校的认可与应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42%的学校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八一精神进行教育。在进行融合的学校中有76%的学校采用在教学内容中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有21%的学校采用专项教育或者公开宣讲的方式进行融合;有3%的学校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融合。应该注意到,包括58%未开展相关融合的学校以及开展融合的部分学校普遍存在教育体系相对模糊、对八一精神的教育没有落到实处、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相关教材内容联系不紧密等客观问题。

第二,教育主体认同与教育对象认同的客观矛盾。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层面观点中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在针对教师群体的现状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的教师对八一精神的融入呈现出支持的态度,其中有超过62%的教师认为八一精神在现代的应用中可以覆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无论是作为教学的主线还是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均是一种具有极高意义的改革方式;同时有31%的教师认为八一精神只能够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可以在其他教学主线任务完成后,采用课下或者课上拓展的方式进行有限教学;其余约为7%的教师则认为八一精神是一种专属于军队的精神体系,与当下的在校大学生之间存在群体性差异,并不适宜在教学体系中进行过多的涉及,如果要进行融合则需要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变更。在学生群体中,对八一精神认同的比例要相对较少。仅有不足30%的学生认为在学生群体内八一精神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符合当下社会的思想政治主线;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八一精神是专属于军队系统与群体的,与现代学生及现代的和平社会并不符合,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此外,有接近20%的学生则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八一精神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教学改革方向。

第三,知识体系中的比例和不善于利用教学资源的矛盾。教学体系的有效开展除了必要的师资力量之外,教学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从现有调查结果来看,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涉及八一精神的内容总计涉及13处,在知识点的分布领域内总体占比约为1.53%,占比相对较低。即使计算结果并没有直接提出八一精神,但是思想内核相似的教学资源,其所占比率也不超过10%。另一方面,从课外教育资源的层面上来看,八一精神更多的属于活动或者专项式分布,符合阶段性资源特征,对长期的可持续教学的贡献度明显不足。教学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了限制八一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限制条件之一,对融合的广度以及融合的深度均产生明显影响。

三、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八一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系统的内涵解析。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八一精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难利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进行有效提炼。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范围内对八一精神的实质与内核的解析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部分教师对八一精神的理解也相对片面,这也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对八一精神的融合表现出无所适从状态的原因所在。

第二,没有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八一精神,则需要教师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既使八一精神能够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又不能脱离总体的教学主线。而现阶段的教学在此方面则相对薄弱,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予以配合,进而导致了八一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教学效果也无从谈起。

第三,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较为主观,且相对隐形的思想行为活动。因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考核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在八一精神教学中也同样存在。通过传统试卷考核仅能够发现学生知识点掌握上的优劣,而无法评价学生的习惯性行为是否符合思想政治的要求。

四、优化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后续的教学中予以针对性的优化。

第一,针对八一精神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要从本质入手,形成对八一精神的综合理解,尤其要重点分析八一精神的时代变迁以及时代适应性,从学生群体的思想要求入手,找到与八一精神的内核切入点。也可以从八一精神入手,找到对学生群体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部分。如本文在上文中所提炼的,“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等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与意义。

第二,针对没有有效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要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八一精神的融合提供必要的路径。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优化层面可以考虑两方面问题:(1)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应对八一精神的适应性问题。如果存在较高的适应性则可以在八一精神教学中继续沿用;如果适应性相对较差则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替换与更新。(2)不斷找寻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八一精神教学的合规性及具体的有效性。如部分学校广泛尝试采用公开宣讲的方式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有部分学校尝试将军事知识与八一精神思想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兴趣的根本目的。上述尝试均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教学方法的尝试与规划下,依旧要以传统教学相适应或相衔接为评价指标之一,避免八一精神教育的非融合现象出现。

第三,针对没有科学考核机制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考核体系改革中予以改变。具体而言,采用日常考核与试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体系构建。通过试卷考核可以了解并评价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日常考核则可以评价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对八一精神的践行情况。在此种体系下形成以试卷考核为基础、日常考核为加减分项目的方式进行,更有助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学习与实践。

五、总结

本文在系统分析八一精神实质内核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融合八一精神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所存在的客观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提供必要指导。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探析[J].黑河学刊,2019(1):171-172.

[2]王元元,邵源春,肖洪磊.“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31-32.

[3]闫志烨.略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协同与共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6.

[4]叶桉,杨海贵,周琰培.红船精神与八一精神:基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和人民军队创建的伟大实践[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3):12-1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体系融合精神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融椅
拿出精神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