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维导图在写作中输入与输出整合策略
2019-07-19宋颖
宋颖
摘 要: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文章结构不明,层次不清,叙述混乱等问题。寻找根本是逻辑思维的组织能力欠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思维的脉络,把握框架的组成。文章以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一课为例,分析“思维导图”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 《这儿真美》 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8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提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全面发展、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新型教学观,主张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而思维导图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好的工具。
一、搭脚手架,明悟方法
[教学片断]
师:观察**同学的这幅图,你认为他完成得好吗?
生:完成得好,这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思维导图
师:对,他做得很正确,但我似乎不够完整,你们有过疑问吗?
生:我有过,春天应该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其他季节也应该还有别的景物才对。
师:真有想象力。同学们,你认为可能还有什么景物?
生:春天还有忙碌的小蜜蜂
生:夏天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和热闹的知了,秋天有随风飘落的落叶。
师:肯定还有很多很多景物,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这可不是某同学的错,课文本身没有写这些。我又有一个问题,作者能发现还有那么多景物吗?为什么他没都写下来呢?
生:可能他有一些没有看到,比如春天有些毛毛虫藏在树叶上,很难看到。
生:可能太多了,实在写不过来,就选了一些来写。
师:有道理。世间万物多么繁杂,他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一支笔怎么可能全部写下来呢?所以他选择了一些他能看到的、最美、最特别的景物展示给大家看。这就是作者裁剪合理的高超之处。我也要表扬某同学,他的思维导图引发了同学们想象,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景物也发掘出来。可见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帮我们理解课文,还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设计意图]:因本节课定位为“从文本的思维导图输入过程,向思维导图的发散过度,从简单的大脑思路,进而形成较丰富的思维导图,最后输出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故这里我用一个优秀的学生作品为引,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再创作,并通过引发“作者为什么没有全部写出?”的思考,明确写景作文怎样选取材料以及裁剪合理的妙处。[1]在这里,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归纳和理解文本,帮助记忆,还能发散思维,提升创造力,在习作中是否将起到更有价值的作用,结论一目了然。
二、进入情景,协作学习
艺术大师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次命题“这儿真美”正是一次美的历程,它的外延很广,但习作的要求有一定的限制——祖国的自然风光之美。看似简单,但在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学生看来,写作内容可能各有不同。如何发现美,如何表达美,“教学不是告诉”,如何解答就需要教师精选教学策略。[2]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在你心中哪儿的风景很美?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我去过一个叫“小伶仃岛”的地方,小岛的海滩有很多贝壳,大海是蓝蓝的,很美丽。
生:在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是仙女湖,那里的湖水清澈见底,是绿色的,据说曾经有仙女在那里洗澡,可美了。
师:同学们,我想写一篇作文《这儿真美》,写一写我曾去过的一个美丽海滩,就赶紧做一个思维导图,可是突然脑子突然生锈了,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我吗?你们说,要是说中我看到的,我就记在我的思维导图(板书)上。
生:去海滩肯定会看到大海啦,老师你看到的海是什么颜色的?还有海滩和海岸。
师:厉害,根据位置做导图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就从大海开始讨论,我看到的海是浅蓝色的,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海上有时候有船出海捕鱼,大部分时候有人在游泳。
生:海上空常常能看到海鸟,它们有时候骄傲地飞得很高,有时候扑下来好像在海里捉小鱼吃。
生:还有海浪,我最喜歡追着海浪玩了。
师:经过你们的提醒我想起来了,从远到近,我看见了大海上有隐约的白线、扬帆的渔船、高飞的海鸟、游泳的人们和逗人的海浪。你们说得很具体,瞧我把这句修辞也加入了我的导图。可帮了我的大忙了,接下来思维导图该怎么补充完整呢?请小组合作帮我解答,稍后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小组分工讨论、记录,小组代表进行班级分享)
师:让我们以手中的思维导图为纲,用美丽流畅的语言介绍这个海滩吧。
[设计意图]:设计思维导图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教师有必要实施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先问学生心中最美的风景在哪里,激发学生兴趣,再发散学生思维,以“海上有什么景物”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学生马上乘上想象的翅膀,与教师一起翱翔于大海之上,这一主支的导图也随之完成。[3]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第一主支,后面2-3个主支教师交给小组合作完成,经过小组讨论,他们不但绽开了喜悦的笑脸,还收获了各具特色的思维导图,使学生真正领悟了制作思维导图的诀窍。
结语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灵魂,抓住文章的灵魂,写作的内容才能有广度、 有深度。 用思维导图指导作文教学,引领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不断地发散思维,由一事件、景物、情感作为触发点,扩散到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从而写出更丰富、更能表达内心情感、更有内涵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商海芳.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更投入.北京教育,2014,(03).
[2]于小红.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考试周刊,2015,(07).
[3]何萍.思维导图让作文更轻松.科教导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