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途径?促进“双师”成长

2019-07-19泮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双师学习

泮杰

摘 要:笔者从文化的影响、激励氛围的创建、团队精神的塑造、自觉主动地学习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双师”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双师”教师 文化激励 团队精神 学习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最重要的因素。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具备“双师”素质。所谓“双师”是指既具有教师资格证,能科学熟练地进行教学,又具备执业资格证书,懂企业行业需求和技术,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实训。

那如何培养“双师”呢,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谈几点认识与同行商榷。

一、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用文化影响教师成长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指直观可见的外部环境、真实可感的文化环境。要让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督促教师时刻不忘职业学校的“职”字属性,自我学习行业企业知识。内部文化则包括校风校训的确定,每一个细节都要赋予深刻的职教内涵。校风校训是师生工作的指南针和原动力,这样可以凝聚师生的向心力与持久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有了“双师”的元素,大家会潜移默化的在教学中对接企业、行业和产业、主动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

二、形成友善的激励氛围、用赏识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工作是脑力劳动,有非重复性、创造性和个性等特点。他们最看重的是学业上的成功。一旦教师感受到领导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找到自己某个方面的成功,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辛苦也不叫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师范毕业的改行教专业课,肯定职业能力稍差。非师范毕业的专业教师则可能在教育方面和教学方法方面有欠缺。我们应发现教师的特长,用人之长,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对应的工作岗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我校针对不同岗位的教师采取了不同的绩效评估方法,理论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必须理论和知识过关。若再参加实践技能测试则考核加分,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则以技能检测为主,不要一张试卷一刀切,造成实践教师不满意。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督促大家自发进步。为了使教师提升“双师”素质,我们鼓励广大专业课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参加竞争等多种方式,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提升技能水平。对考取技师和高级技师证者,学校一次性奖励一千元和两千元,这样大大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动力。3年来,我校先后有80多名教师取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实践动手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学校将“双师”能力提升制度化,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和年轻教师树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人高我精”的竞争意识,实践水平提升很快。庞新民、赵伟、高洪辉、高茂岭等多名教师成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和德州市首席技师,每位老师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专业技术提升,争取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我校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要求、业务上精指导、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细关心。学校对他们的引动需要,激发追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他们三年内成长为“双师型”骨干教师。

三、用正确的信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凝聚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信念是追求的动力,精神是信念的营养。凝聚起越来越高的团队精神,教师专业成长才有方向与目标。事业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工作的平台,满足了教师团队归属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爱岗敬业。学校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实践、学习与交流,提升教师的境界。爱岗敬业成为大家共同的准绳和追求。山东省名师工作室带头人高茂岭带出了庞新民这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带出了高洪辉、赵伟这两位“德州市首席技师”,并且带出了朱慧涛这位“省市教学能手”和“齐鲁名师”。建筑专业带头人张秀梅培养了一个建筑教学团队,带出了5名建筑专业骨干教师。“让周围的人因我而进步幸福”,成了我们全力打造的一种团队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奉献。当每位教师都懂得了奉献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的时候,奉献的精神才会在大家心中扎根。我们建筑专业教师卫录录有三年的建筑公司实践经验。他手把手地传授建筑专业教师技能,从来不辞辛苦。慢慢地,大家的实践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几年的工作经历,笔者充分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开会外出学习、交流讨论、国培、省培、技能比武等各种活动,处处渗透积极正向的团队精神。同时典型引领、奖励机制、分层次培养等手段使我校的团队精神更加积极浓厚,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唤起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用技能实践助力成长

没有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学习精神,如今的教师很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立足。因此,提高“双师”素质应该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力和积极性,激励学习行为。学校周一下午安排教师进行专业研讨,每周三周五下午实训室对教师开放,教师可以充分练习与提高技能水平。不进行实践是解决不了技能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学校同时保留其所有待遇,并给予生活补助,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还对学成归来的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大家展示学习成果,展现技能水平。还有一点,就是现代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现在的机械绝不只是以前的普通车床、普通钳工,现在的机电也不都是车钳电焊,都和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联系密切;现在的建筑也有很多内容和计算机有关,绝不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這些,都给我们老师提出了太多要求。这样的学习安排,极大地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所以,我校教师进步很快,三年来,先后有33人次在全省信息化和教学大赛中获奖,21人次在国家级信息化和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方法途径,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双师素质是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永恒需求。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探索,永远前行。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双师学习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