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9-07-19黄召华
黄召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应将情感教育融入阅读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使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情感教育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运用多媒体
情感教育要求小学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媒体成为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设备之一。在课堂教育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因此,我国大部分小学阅读教育中,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大部分教师,为节省教学时间,从网络中下载大量教学视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小学生未来发展。[1]
2.教师缺乏真情实感
随着我国网络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网络中有大量的教育共享资源,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育思路。但在实际应用中,小学语文教师过于依赖网络教育资源,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传递。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前,依赖网络教育资源设计教案,未曾根据小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难以对教师教学产生情感体验,难以发挥出情感教育的教育价值,对小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小學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呈现出的并不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而是展现网络教育资源的情感,不利于提升阅读教学水平。[2]
二、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的基本原则
1.赞扬为主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时,应注意遵循赞扬为主的教育原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作为基础,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但在赞扬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态度真诚,避免小学生对赞扬产生反感。同时,赞扬要适度,不能过于浮夸。并且,教师对小学生赞扬时,不能带有功利性目的。通过合理的对小学生进行赞扬,全面发挥情感教育优势,提升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3]
2.情感交融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应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进行交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身的情感,以自身的真实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出良好的情感交融氛围,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学习中。同时,教师应放低姿态,与小学生成为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遵循情感交融原则,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三、小学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1.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此作为基础,开展情感教育,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中的隐性情感进行挖掘,引导小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如教师在讲解《我不能失信》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反复阅读“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使小学生领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精神。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篇幅较为短小,但作者在其中渗透的情感,教师应进行挖掘,并向小学生传递。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发展。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情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做好课堂导入。在设计导入语言时,应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经历了春天、夏天,现在进入秋天,在秋天中有怎样的声音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听听,秋天的声音》”。同时,为学生播放有关秋天的图片,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强化情境,驱动学生将饱满的情感带入阅读学习中,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水平。由于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产生全新的情感,在学习同一篇文章时,才会与教师情感交融。如讲述《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应准确掌握其中的情境。并要求学生以课文中的场景为基础,进行情景剧表演,使学生对狼牙山五壮士顽强、爱国情感产生真实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最后,教师应在阅读教学结束前,渲染情境,将情感进行升华,加深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印象,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结尾时,运用饱满的情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程度。如教师在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课中对小女孩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在课程结束前,结合文本内容,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重现小女孩用火柴取暖的画面。使学生情感升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小学阶段,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每周设置课外阅读课程,使小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作品,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丰富小学生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在阅读后,做读书笔记,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并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合理运用多媒体,导致教学过程缺乏真实情感,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模式,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增加课外阅读积累,发挥情感教育模式应有的价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群.情感教育点燃阅读——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名师在线,2018,(22):21-22.
[2]赵丽丽.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88-89.
[3]王桂芝.情感的教育人格的升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