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初探

2019-07-19李江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数学设计

李江

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是学生巩到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练习随意、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的放矢的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是提高练习和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了解课堂练习的作用,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练习,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数学练习呢?下面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来谈一下练习设计。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首先,就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必须从整体角度设计课堂练习,注意练习内容的层次性。

在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练习,主要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层次应设计难度不大的练习,使全班学生在独立或半独立的过程中接受新知。我认为主要以模仿课本知识为主;二是综合性练习,主要是强化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层主要是新旧知识混合,有一定的难度,灵活性强,就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三是发展性练习,这一层主要是发散学生思维,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就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三是发展性练习,这一层主要是发散学生思维,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设计课堂练习,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靈活的形式进行。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的积极,学得扎实,学的有趣,学的灵活。

在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游戏、儿歌、探险、寻宝、解难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找朋友、补缺题……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当然,从练习的多样性考虑,但还要根据学生练习活动中的信息反馈及时来调控我们的课堂,以获得实施练习的最佳效果,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学生的心里特点,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寓练于乐,练中生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

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爱好、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与生活。练习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形成一个知识的实践者。例如在教完“圆的面积”一节之后,设计了如下练习:把一头牛用5米长的绳子栓在四周都是草地的木桩上,请问这头牛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这样的变式设计符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一看就熟悉、来劲,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教师还可以抓住一切机会设计问题情景,设计课后实践题。例如“卖菜中的数学问题”“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最佳租车方案”、“生活中的24时在哪里?”。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枯燥的数学练习还原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能力。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动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根据这些特点,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引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让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题意,解答习题,学生学得比较生动,不会出现干坐着一筹莫展的情形。如求图形的面积,我通过“摆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学习上。如教学了“千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徒步走、家人用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带等方法再次体验千米的概念。我在教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就让学生将本校按班级男、女生人数先调查好,再汇总成复式统计表,最后绘制成本校各年级男女生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作、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总之,练习不再是单纯地做习题。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练习,精讲、细练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数学设计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