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力学搞好体育教学

2019-07-19陈良

活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力学体育教学

陈良

【关键词】力学;体育教学:体育训练

一、建立理论依据

长期的体育教学文献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总结给人们一个定势,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练习中采取分解动作、组合练习的方式,使大多数教师在教案或实践中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成了模拟的机器,漫无目地机械练习,重复次数多,运动负荷量大,学生疲惫,教学效果差。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是没有努力地练,老师也不是没有潜心地教,而是教师没有讲明动作的理论依据。但是,教学理论通常比较空洞,学生似懂非懂,加之长期放羊式的体育教学习惯和整天坐在教室里重复枯燥无味的语文、数学练习,难得的体育课,学生早就盼望能自由自在地跑、跳,哪里听得进什么理论与力学分析。对此,我每年对新任的班级都做了以下实验,让全班同学测试一次立定跳远,老师和同学都记录好成绩,时隔一月之后再测试一次,对比成绩有没有上升,结果几乎没有上升。

第二次实验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立定跳远。

第二,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分析说明立定跳远的力量来源于紧张的肌肉收缩和地面的反冲,即受力分析。

第三,理清力在身体各部位的传递过程:即两腿用力蹬地造成地面反冲传递到踝关节一膝关节一髋关节一收腹举腿一落地缓冲(配合两手用力前摆,实现空中展体,到最高点时收腹举腿,小腿前迈,脚跟着地,屈膝缓冲,落地维持身体平衡)。

练习中特别强调两手用力前摆,各关节快速有力蹬伸,落地时脚跟先着地。验证小腿前迈、脚跟着地的方法有:听声音。声音大即为全脚掌着地。声音小有两种:一种脚跟着地,身体有后倒的趋势(动作正确);另一種前脚掌着地,身体有前扑的趋势(动作错误);找感觉(练习后感到脚跟疼痛)。

经过两个星期四节课的教学后,再由学生按要求练习两个星期,做第二次测试,结果90%以上的成绩都提高了,最高的增加了二十多厘米。

通过上述的试验教学,充分证明了体育锻炼必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从思想上改变体育锻炼就是简单的跑、跳、投,转变体育锻炼就是体力劳动的错误观点。但是教学不能仅以一次实验或一个结果就能定性学生的思维,而应从多方面,多渠道证实。对此,我充分利用了室内理论课的教学,从人体解剖学着手,以科学的数据理论证明体育锻炼能改变骨的结构,使骨长长粗,身体长高;能改变肌肉的机构,使肌丝长粗、弹性增强;更能促进心脏的发育,使心肌壁加厚加粗,心脏容积增大,心输出量增多,工作效率提高,可以延长寿命。

二、建立练习的目标体系

体育教学是融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身体练习,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的理论讲明动作要领,分析动作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动作力量的来龙去脉,身体肌肉受练习的具体部位以及练习后有什么反映,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为什么,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比划,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照练习。如在投掷铅球的教学中,首先我做了几次投掷全过程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动作的目标体系,让学生模仿试做几次,说出各自的感受,点拨对错。再分解教学,对动作进行受力分析,指明力量的来源、走向(从地面反冲传递到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腰背→肩→肘→腕→指),强调出手角度(45度)、转髋挺身、倒完拨指出手,充分利用身体高度将球投远的抛射理论。通过徒手练习,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后,再利用60%~80%的力量持球练习,待动作完全定型后用100%的力量完成投掷练习。

这样学生对练习投掷铅球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建立了一个从动作到力量的传递,再到练习方法和自我感受的完整的目标体系,练习中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身体力量是否完全用上,练习部位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则证明动作错误,应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三、检查自我练习效果

在确立明确的目标体系之后,老师还要告诉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必须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跌打翻爬,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灰心泄气。一个完整动作的定性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实现的。有时成绩提高了,但不稳定的现象说明技术动作还没有完全掌握,特别在这期间要加强练习,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些温馨的提示和不变的事实是每个学生在练习中都必须经历的,当他们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会利用所学的理论再次指导自己的实践,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再次结合。

四、培养自导自演的终身练习能力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生就是让学生去教会别人。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某个动作,而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做这个动作或变换方式去做这个动作,练习某块肌肉没有固定的动作,更不能长时间用一种方法或某个动作去练习这块肌肉,即所谓的教有术而学无定术,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正确运用理论,游刃有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娱乐文化、体育锻炼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需要更多爱好体育、懂得体育的人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目的就越来越明显地强调素质教育要融会贯通,应用自如。所以体育教学不仅要为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加强训练,更多地要教会学生如何懂得自己锻炼的方法,验证锻炼的效果,掌握人体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破解每个动作练习的原理。

总之,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教师的教必须从源头开始,从人体生理结构开始,从力量的来龙去脉开始,输导力的走向,结合物理、化学的知识,揭露体育锻炼的真实面纱。只有这样,学生学才会主动,教师教才会更加灵活。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力学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一道力学综合题的多种解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力学中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