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综合思维培养困境的地理要素教学设计探究
2019-07-19覃飞翔
覃飞翔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对基础教学导向的要求,也是高考选拔人才方向的指导。文章通过调查反馈把握高中地理教与学中学生综合思维培养的困境,形成围绕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教学思路,对针对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综合思维;困境;地理要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6-0089-0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与学有很强的指导性,使得教学方向更为清晰。其中综合思维在学科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高考地理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常常出现因地、因时、因要素联系变化而变化的判断分析情境,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本文根据调查反馈,从教学设计实践方面对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进行探讨。
一、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反馈
为了解学生对教学中综合思维培养相关情况的认知,笔者对所在市的四所不同层次的中学做了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0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类示范校
二类示范校
一类普通中学
二类普通中学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认为地理课堂中涉及综合思维的知识内容总体较多,但教学难度、教学要求不够高,对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认可度低。这表明综合思维难度低、要求低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难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目标。从图1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层次高的学生对课堂综合思维培养方面的教学要求是拓展、联系更多的综合内容,层次低的学生相对倾向通过更多的综合试题讲解和更多的综合案例分析来提高综合思维能力。这表明学生期待接受更大容量、更多拓展的课堂教学,希望老师增加课外知识介绍,提供更多的综合试题和案例分析以提升综合思维能力,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具体教学方式要求上稍有不同。
二、针对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困境,构建以地理要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针对调查反馈的情况,结合学科特点,构建以地理要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是达成综合思维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地理要素主要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如地球、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生态环境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这些要素也是高中地理必修1、2、3的单元主题,教材围绕要素知识进行课程设置,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往往缺少对关联要素的综合联系分析。何洁、邓浩源等指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未能有效渗透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时间演化和区域理解等观念,学生的地方、时空综合思维素养有待提高。[1]基于这些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应打破“教教材”的模式,大胆对教材等资源进行联系融合,实施地理要素教学思路。地理要素教学以要素为核心,围绕要素编制相关学习资料,如知识拓展、学案、练习等,把该要素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联系、地方联系、时空联系融入教学中。该教学思路依据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运用综合性的思维去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地理综合分析能力,进而形成地理综合思维。[2]
三、以地理要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思路
1.教学资料准备。确定高中地理教学的若干核心要素,围绕核心要素的知识体系构建,编写学习课例、配套练习。
例如,以“河流”为核心的教学课例思路:第一部分,河流主干框架内容;第二部分,河流水系相关分析;第三部分,河流水文相关分析;第四部分,中外著名河流主要特征;第五部分,河流开发利用与治理;第六部分,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七部分,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八部分,河流相关课外阅读;第九部分,针对性训练。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有效地将教材中单一的“河流地貌的发育”拓展为以“河流”为核心的学习课例,形成较完整的知识应用体系,达到要素综合、地方综合、时空综合的综合思维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河流的整体认识,构建了综合分析情境。
2.教学实施的引导。地理要素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在实施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的思路、计划,材料的准备,核心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处理等进行充分的解说,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
3.教学的开展。第一部分为课前的基础梳理环节,课前将已经准备好的地理要素教学课例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基本知识学习。第二部分为课堂实施环节,引导学生按照课例的规划进行合作探究、分析,并侧重地理要素的关联推导演绎,突出在实际情景下的应用分析。如地形部分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地形的含义、类型、具体景观,地形图与地形景观的联系,进一步分析实际案例中地形与气候、河流、内力、外力等的关联。第三部分为课后落实环节,通过让学生完成以要素为核心的针对性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以地理要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反思
在以地理要素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研究教材、考纲,不断收集补充完善资料,提供更多拓展性内容、更多综合学习案例,有效减少课堂教学材料不足,课堂案例少,教学思路模糊、条理不清的现象,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有效提升。
以地理要素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为引导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但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围绕地理要素编制教学计划,对各要素相关的教学思路需要集体讨论商定,结合思路整理完善相关学习资料,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教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对要素相关的内容面面俱到式讲授,应着重突破综合性、关联性的部分。
第三,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展现认知水平,展示学习成果,由学到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发散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综合思维培养目标要求。
[ 参 考 文 獻 ]
[1] 何洁,邓浩源,祁岩,等.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考生水平表现评价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J].考试研究,2017(1):15-26.
[2] 邵志豪.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例举: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J].地理教学,2018(4):57-60.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