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2019-07-19李建娇
李建娇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规律设计的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辅助资料,其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即引导、疏导。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教学任务,添加适量的问题及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解答部分,关注知识点的跟踪练习等,以充分发挥导学案“导”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8-0041-02
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学生接触课程内容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导学案的内容是由教师亲自设计并审核的,其内容设置在难度以及复杂度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内容中的公式、原理、概念等基础内容为主。从导学案的内容设置及其作用来看,导学案的关键在于“导”,即通过引导来发挥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水平都会有所提升。因此,借助导学案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拥有的教学能力之一。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分析如何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
一、设计导学案应遵循的原则
发挥导学案“导”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设计使用导学案时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难度渐进原则。这项原则主要体现在导学案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当导学案内容呈现以上特点时,学生的思维就会在内容难度递增的过程中逐渐被打开。第二,内容全面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虽然导学案不必将课程内容一一进行列举,但其必须保证自身内容的完整性。完整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借助导学案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避免遗漏的产生。第三,重点突出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做到有针对性地突出强调。例如,预习导学案突出基础内容,课堂学习导学案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善,课后学习导学案注重练习。
二、导学案的具体设计
1.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
导学案之所以被称为导学案,其意义在于导学案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任务,进而做好学习规划。因此,导学案中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
由于不同导学案的作用不同,它们所针对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也就各不相同。以预习类导学案为例,预习类导学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部分,为后期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预习类导学案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应当是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建立基本知识结构框架。学习任务应围绕课程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规定,其中应含有相应的跟踪练习题目。例如在教学《集合与函数概念》一章时,笔者便结合以上思路对预习导学案进行了设计。笔者将熟练掌握集合的几种表述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设定为学习目标,并从课后习题中挑选出较为经典的题目作为随堂练习题目添加到了导学案中。在导学案的最后,笔者预留了一部分的空白空间,并在学习任务要求中说明这部分空白空间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记录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这样在导学案中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的方法,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2.添加适量的问题
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设置提问环节,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打开学习思路。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添加适量的问题,借助“提问—回答”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多适用于随堂导学案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的导学案时,笔者先给出其中一个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推导过程来进行其他诱导公式的推导,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笔者先以[sin(-a)=sin(0-a)=sin0 cosa-cos0sina= ][0-sina=-sina]为模板,要求学生自行推导cos (-a)= cosa。学生便可根据笔者所给出的推导模板以及余弦特点,得出[cos(-a)=cos(0-a)=cos0cosa+sin0sina=cosa+0=cosa] 。笔者再给出推导模板sin(π/2-a)=sinπ/2cosa-cosπ/2sina = cosa-0=cosa,要求学生自主推导写出cos(π/2-a)= sina、sin(π/2+a)= cosa、cos(π/2+a)=-sina。通过这种给出模板并提出问题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标准答题模板进行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添加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解答部分
导学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引导不仅包括知识学习方面的引导,也包括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学习技巧掌握方面的引导。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也可以相应地添加学生自我提问、自我解答部分,让学生在自我提问、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技巧,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为学生规划一定的提问范围,将学生的思考范围缩小到重点知识范围内,让学生在无意之中对重点知识进行思考。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导学案中,笔者首先设计了与三角函數性质相关的填空题目。紧接着,设计了探究三角函数图像性质的活动,给出直角坐标系并要求学生进行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最后,笔者还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自我提问、回答部分,目的是让学生的思路顺理成章地衔接到根据图形总结规律上,从而顺利达到导学案的设计目的。
4.注重知识点的跟踪练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大量地练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掌握学习内容之后,学生需要借助一定的跟踪练习进行巩固,因此无论是在预习类导学案还是在总结类导学案中,教师都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趁热打铁,对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在筛选练习题目时,教师需要依据“基础为主,拔高为辅”的原则。教师可以从课后习题中进行筛选,也可以利用网络途径选取当下较新的题。当学生完成导学案后,教师需要将导学案回收并进行批阅。批阅完成后,教师需要把导学案发放回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评语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巩固,而教师则能够通过学生完成题目练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导学案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是影响教师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充分开发导学案的“导”的作用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除上述策略外,教师还要从自身能力入手,提升自身设计导学案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内容以及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 参 考 文 献 ]
[1] 杨东进.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1):34.
[2] 何召涛.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33):70.
[3] 汤明星.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研究[J].新课程(下),2017(5):24.
[4] 赵忠彦.通过三个前置,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性导学案运用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学研究,2017(6):34-36+57.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