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复配防除直播稻田苗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019-07-19覃春芳沈静霆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丙草胺卷叶药害

覃春芳 沈静霆

摘  要:为明确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复配对直播稻田苗期杂草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苗期不同叶龄段施用3%氯氟吡啶酯与300g/L丙草胺不同用量复配,对田间杂草均表现出很好的防除效果;结合对水稻安全性评价,水稻3叶1心期施用丙草胺1500mL/hm2+氯氟吡啶酯800mL/hm2、水稻4叶1心期施用丙草胺1500mL/hm2+氯氟吡啶酯1200mL/hm2,防效均能达到100%,且药害相对较轻,在保证了除草效果的前提下,对作物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3%氯氟吡啶酯;丙草胺;水稻苗期;防除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S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09-2

近年来,随着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的不断提高,直播稻田杂草防除难度不断加大,苗期合理有效施用除草剂能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发生危害。该试验通过在水稻苗期不同叶龄段,开展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组合防除苗期田间杂草药效试验,旨在通过除草效果对比和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筛选出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复配的最佳用药时间和最佳用药量配比,为氯氟吡啶酯在直播稻田苗期安全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田块选择在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双塘村,田块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小麦,土质为沙壤土,pH值约为6.9,肥力均匀中等。试验区域范围稗草、千金等禾本科杂草常年发生较重,且对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剂有一定抗性。

1.2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选择一季杂交稻品种荃香优801。撒播种植,2018年6月7日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供试药剂:3%氯氟吡啶酯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00克/升丙草胺乳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及施药方法 试验共设12个药剂处理及一个空白对照(见表1)。小区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封闭处理区与未封闭区做区埂隔水处理。各药剂处理区面积为77m2,空白对照区面积为58m2。选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采用茎叶喷雾法,用水量450L/hm2。

1.4 调查方法

1.4.1 作物、杂草生育期 记录施药时水稻和禾本科杂草生育期。

1.4.2 作物药害调查 药后7d、15d、45d目测调查作物评估各处理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记录作物药害症状及发生时间,跟踪记录症状变化。

1.4.3 杂草防效调查 药后15d、30d、45d目测调查不同杂草防效。最后1次调查,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17980.40-2000,每小区随机调查5个点,每点0.28m2,调查每个处理的杂草数并称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1.5 防效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安全性

2.1.1 药后7d调查 各药剂处理均无明显药害现象。

2.1.2 药后15d调查 目测各药剂处理区秧苗分蘖较对照处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弱现象。相同施药时期的3个不同处理之间对比,高浓度施药处理(处理4、处理7、处理10)较其他处理分蘖偏少,初步表现出药害症状。

2.1.3 药后21d调查 水稻处于分蘖期。3叶1心期、4叶1心药剂处理(5-11、13)均有不同程度的葱管状卷叶现象发生。其中处理11、13(灵斯科单剂处理)药害症状最为明显,卷叶率高达3叶/丛;其次是高浓度药剂处理7、处理10;其他处理卷叶现象零星发生。2叶1心期施药处理(2、3、4)未发现葱管状卷叶现象,但苗势明显偏弱,分蘖较对照处理显著偏少,水稻生育期推迟明显,较对照处理晚3-5天;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现象。

2.1.4 药后45d调查 水稻处于圆杆拔节期。其中,药害症状最明显的处理11、处理13,仍然有卷叶症状,且有卷叶的植株发黄,无明显缓解,部分卷叶植株发生死苗现象。其他各药剂处理药害症状明显缓解。发生卷叶较轻的处理,卷叶症状基本消失;水稻生育期基本一致。处理2、3、4分蘖数较对照偏少。

2.2 杂草防效 水稻2叶1心期施药时,处理区杂草生育期为2叶1心期;其他处理区因施用丙草胺作封闭处理,苗期施药时,田间未见杂草。

2.2.1 药后15d调查 目测各药剂处理区杂草防效在95%以上,未见阔叶科杂草,禾本科杂草零星发生,防效显著。

2.2.2 药后30d调查 目测水稻2叶1心期药剂处理杂草防效80%左右;其他药剂处理防效在90%以上;氯氟吡啶酯单剂(处理11、13)杂草防效表现优异,目测防效达到90%。

2.2.3 药后45d调查 田间杂草主要为千金子和稗草。由防效调查结果可见(表2),3叶1心、4叶1心期各处理(处理5-10、11、13)除草效果显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94%以上,其中处理6、7、9、11四个处理防效达到100%;2叶1心期药剂处理的防效次之,株防效达到90%以上,鲜重防效达到97%以上,也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处理12仅做封闭处理,杂草的株防效仅为56.00%,鲜重防效为77.54%,防治效果较差。

3 结论与讨论

在水稻苗期不同叶龄开展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不同浓度组合的药剂处理,根据药后不同时间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氯氟吡啶酯在水稻苗期施用会对作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害现象。其中氯氟吡啶酯单剂处理,作物药害明显,水稻后期卷叶的植株发黄,无明显缓解,部分卷叶植株发生死苗现象。与丙草胺混合使用时,在苗龄较大时(3叶期后),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葱管状卷叶,随着水稻生长,药害症状逐渐减轻,较低浓度处理药害现象基本消失,对作物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苗龄小时(3叶期前),药害症状表现为发育迟缓,分蘖受到影响,分蘖数较对照明显偏少,水稻成穗率下降,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各药剂处理除草效果均表现优异。

综合药害表現及防效结果分析,最优药剂组合处理为水稻3叶1心期施用丙草胺1500mL/hm2+氯氟吡啶酯800mL/hm2,和水稻4叶1心期施用丙草胺1500mL/hm2+氯氟吡啶酯1200mL/hm2。防效均能达到100%,且药害相对较轻,后期有明显缓解,药害基本消失。2组处理在保证了除草效果的前提下,对作物安全性较高。

(责编:杨 林)

猜你喜欢

丙草胺卷叶药害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卷叶象鼻虫的树叶摇篮
直播稻田氯氟吡啶酯组合使用除草技术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川芎提取物对水稻丙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研究
卷叶黄精根水提物理化特性及其功能饮品开发探讨
西藏卷叶黄精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