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初中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019-07-19赖舒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初中生

赖舒旋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某市1312名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社会支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其总体安全感初二最高,初三其次,初一最低,社会支持初三最高,初二其次,初一最低;女生的校园、家庭安全感以及社会支持均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社会安全感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总体安全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本地生的家庭安全感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3)在家庭因素方面,完整家庭学生的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单亲或离异家庭,最低是重组家庭;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生的安全感和客观支持就越高,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总分在经济状况差时显著回升;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安全感和社会支持越高。(4)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学生的心理安全感。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初中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8-0004-08

一、问题提出

心理安全感(sense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是个体对环境的危险性以及个体能否应付危险性的主观评价反应[1]。它产生于个体的安全需要,是处理潜在危险的重要心理机制,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和个体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2]。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指出,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在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而造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强的人具有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加拿大心理学家威廉·布列茨认为安全感是一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安全感的强弱受所处环境的影响[3]。一个人的安全感不可一概而论,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迅猛发展的成长动荡阶段,对安全感的需要极为强烈,容易受到侵害。日常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他们提及安全感的话题,如“我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你太缺乏安全感了吧”等。再者,信息时代的到来,来自电视、网络、自媒体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充斥人们的眼球,导致人们对现代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感到焦虑和不安。近几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制度和文件,也开放了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提升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4]对哈尔滨市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不安全感总体检出率为47.47%,其中23.9%的学生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沈贵鹏、葛桥[5]在其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发现有49.3%的学生在心理安全感方面出现了问题,其中31%的學生问题严重。另外两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6-7]。这些结论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影响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有人格特质、气质类型、神经特点等内在因素,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在的弹性资源,对于个体的安全感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戚、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会组织)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联系。它是一个以个体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8]。社会支持的缺乏与个体的社会惰性、焦虑、担忧、压抑甚至物质滥用都有显著的负相关[8-10];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调节,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负性事件的技能,抵抗疾病以及降低死亡风险[11]。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保护个体免遭压力的破坏[12]。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如Barone等在研究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中发现,来自朋友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学生的在校安全性就越大,焦虑越低,适应新环境的困难越少。孟海英、王艳芝、冯超[13]研究发现,家庭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内部心理因素。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等[14]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当加入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后,改变了安全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回归系数大小,说明个体安全感较低时,如果能够给予强大的社会支持,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将明显下降。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心理成熟程度远不如大学生的初中生身上,致力于探究珠三角经济富裕地区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特点及其社会支持现状,并进一步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特点。从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构建学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同时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在广东省中山市某所城镇普通公办初级中学各年级进行施测,发放问卷1486份,回收有效问卷1312份,回收率为88.3%,被试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二)研究工具

1.背景问卷

自编背景问卷主要涉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关系等共计9个问题。

2.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问卷

采用梅高兴、潘运、赵守盈[6]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问卷。该问卷包括4个分问卷,分别是一般心理安全感、校园心理安全感(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心理和校园治安4个因子)、家庭心理安全感(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2个因子)和社会心理安全感。问卷为自评问卷,共35个项目,采用5点评分法,“非常符合”计5分,“基本符合”计4分,“不确定”计3分,“基本不符合”计2分,“完全不符合”计1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安全感越高。该问卷的总体克隆巴赫系数为0.857,各分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介于0.77~0.87之间。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0。

3.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叶悦妹、戴晓阳[15]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该问卷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主观支持指的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客观支持指的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支持利用度是指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量表为自评量表,共17个条目,采用五点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支持度越大。该量表的信度为0.9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1。

(三)研究程序

在征得学校和学生本人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主试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在校心理教师。施测时,要求学生根据统一指导语独立作答,过程持续25分钟,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并致谢。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城镇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总体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全体被试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得分均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呈现出正向积极的状态,心理安全感4个分问卷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家庭心理安全感(M=3.91)、校园心理安全感(M=3.83)、一般心理安全感(M=3.57)、社会心理安全感(M=3.40);社会支持3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客观支持(M=4.01)、主观支持(M=3.90)、支持利用度(M=3.83)。

对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进行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除校园和家庭心理安全感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各因子得分是初二最高,初一最低,但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是初三最高,初二其次,初一最低(表2)。

(二)城镇初中生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表3),在性别变量上,女生的校园心理安全感、家庭心理安全感以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社会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其他无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的总体心理安全感和家庭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因子和社会支持没有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变量上,本地生的家庭安全感和客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

(三)不同家庭因素对城镇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4),除社会心理安全感外,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其总体趋势是: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显著高于重组家庭。

分别以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关系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见表5和表6),除社会心理安全感外,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关系对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其总体趋势是: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越高(社会心理安全感无显著差异),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总分却在经济状况差时显著回升(见图1);父母关系越好,学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越高(社会心理安全感没有显著差异)。

(四)城镇初中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发现(表7),除社会心理安全感外,心理安全感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二者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以总体心理安全感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强迫进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8),社会支持三个因子对心理安全感的联合解释量达41.3%,模型建构的回归效果极其显著(F=308.021,p=0.000)。其中,客观支持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力最大(β=0.346),其次是主观支持(β=0.256),最后是支持利用度(β=0.096)。社会支持三个因子对心理安全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社会支持度越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越好。

四、讨论

(一)城镇初中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總体特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梅高兴[6]、蒋巧慧[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处于正向积极状态,但尚未达到“基本符合”水平,这说明其心理安全感总体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安全感四个因子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家庭心理安全感、校园心理安全感、一般心理安全感、社会心理安全感。社会支持的3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最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是其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最重要来源;其次是校园环境。对于尚未涉世的初中生而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其社会安全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全社会应当为打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要强化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水平。

(二)城镇初中生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本研究表明,在有显著差异的安全感因子上,初二学生的总体心理安全感得分最高,初一最低;社会支持得分初三最高,初一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一些分散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例如杨元花[16]采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对660名初中生的研究显示,初一学生的心理安全感高于初二学生。梅高兴等[6]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的总体和一般心理安全感呈逐渐下降趋势,初二学生的家庭心理安全感最低。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前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疾风骤雨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曾将这个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对刚从小学过渡到中学的初一学生,校园及周边环境变化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改变,使得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因此呈现出较低的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水平;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而且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感受到社会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在追求自尊、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的道路上,初三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心理波动,但他们已经拥有了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能够感受到更强的社会支持力度。

研究表明,女生的校园安全感、家庭安全感以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社会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可能与不同的性别倾向与父母管教方法的不同有关。一般来说,父母会更加强调女生的外出安全问题,女生也更加注重身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更喜欢成群结队地行动,更乐意为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也更擅长向他人寻求支持与帮助。而男生则更加向往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也常常被教育要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这使得他们遇事更愿意依靠自己而不是借助外力来解决问题,对社会环境认知程度的不同导致男生的社会心理安全感水平高于女生。

在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的总体心理安全感和家庭心理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生源地变量上,本地生的家庭心理安全感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其他因子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无论是否独生抑或是否本地生源,学校在对待学生方面都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地施以同等教育。唯一不同的是家庭成长环境。独生子女可能得到家庭全部的关注和关爱,以致有更强的家庭心理安全感。本地生的亲戚朋友都聚集在身边,强大的家族关系网使得他们能够得到更为实际的客观支持与帮助。而积分入学生由于背井离乡的人生经历以及语言不通等社会适应的阻碍,表现出比本地生较低的家庭心理安全感和客观支持。这给教育者的重大启示是,要特别重视积分入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醒外来务工的父母不能只顾着赚钱养家,也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与支持,以增强孩子的家庭心理安全感。

(三)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受多种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最初接触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与个体的情感认知、性格养成、行为模式、亲密关系以及依恋风格等的形成息息相关。

首先,家庭结构对学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尤为显著。

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显著高于重组家庭。完整家庭结构的父母均为血亲,孩子的成长处于且长期处于父母双方的关爱之下,不容易出现缺爱状况。良好的原生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强大助力,是其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保障。单亲或离异等主体成员不齐全的家庭,单亲父母很可能会溺爱孩子以弥补婚姻的缺失,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爱。在这种家庭结构模式下生活的子女,一般容易形成倾向性行为的性格,比如过分畏惧、胆怯、自卑或孤僻、冷漠、破罐子破摔等,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理症状或者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或社会的行为[17]。在重组家庭中,双方家长都很难做到平等地去对待彼此的孩子,孩子也需要面临更为复杂的父母关系和同胞关系,因此沟通起来更加困难。他们有时会受到来自两个单亲家庭的不公平待遇,或者自我感觉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心理上的不平等感使得孩子长期处于不安全感当中,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较低。有研究表明,离异家庭高中生的心理焦虑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离异家庭中女生、非独生子女及重组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更突出[18]。由此可见,关注特殊家庭结构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接纳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安全感水平,优化家庭结构,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再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其心理安全感越好,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总分却在经济状况最差的时候显著回升。

的确,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里,家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扶持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孩子的感受是安全且富足的。相反,在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里,父母可能常常忙于生计,难以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很可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子女,导致子女的心理安全感水平较低。但是在经济状况极差的困难家庭里,亲戚朋友等可能会给予他们一定的援助和扶持,学校、社区等都会给予相应的减免政策照顾,因此困难家庭的学生可能感受到更为明显的支持与关怀,这也体现了当地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值得肯定与鼓励。

最后,父母关系越好,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也越高。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19]指出,在众多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对于亲子关系保持着系统上的优先权。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由良好的夫妻关系支撑起来的家庭里,父母双方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父母彼此相爱,孩子就会觉得轻松自在。亲子关系是夫妻关系的延续和完善,孩子是他们之间爱的肯定和嘉许。如果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因此,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时,应当将夫妻关系的维系纳入家庭教育系列之中,以期提升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水平,进而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在温暖、尊重、信任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力量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安全感。

(四)城镇初中生的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特点

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二者互相影响、彼此促进。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均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社会支持度越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就越高。这一结果与前人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如朱丹[20]在研究初中留守儿童时发现,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能正向预测安全感的弹性发展,即社會支持越多,心理安全感发展得越好。徐礼平、方倩、陈晶、王平等[21]以有“留守”经历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心理安全感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安全感对有“留守”经历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起作用。李佳[22]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存在的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支持,但被感受到的是心理事实,而正是心理的事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发展[23]。本研究发现,客观支持对于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程度依然大于其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这表明,客观、实际可见的物质援助以及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直接参与,才是学生心理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唤醒学生获得支持的主观感受,提升他们对身边社会资源的利用度,更要为他们提供必不可少的、客观实际的支持与帮助。在家庭中,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尽可能地满足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学校,班主任要积极营造互帮互助的班集体氛围,促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各科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业、生活、生涯等方面的成长指导;在社区,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必不可少的社会援助或生活资助。家庭、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积极联合起来,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五、结论

(1)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总体处于正向积极状态。在年级变量上,初二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较高,初三其次,初一最低;初三学生的社会支持最高,初二其次,初一最低。女生的校园、家庭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社会心理安全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总体和家庭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本地生的家庭心理安全感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积分入学生。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心理安全感的建立策略应有所侧重。

(2)在家庭因素方面,首先,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单亲或离异家庭,最低是重组家庭;其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客观支持越高,但其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支持總分却在经济状况最差时显著回升;最后,父母关系越好,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3)城镇初中生的心理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三个因子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社会支持度越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越高。

参考文献

[1]Daniel B,Dan J.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ecurity[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8,47(1):59-71.

[2]Andrea L H,Erik Z W,Ana D,et al. The psychology of potential threat:properties of the security motivation system[J]. Biological Psychology,2010,85(2):331-337.

[3]江绍伦.安全感的建造[M].广州:岭南学院出版社,1992.

[4]裴国洪,刘爱书,张若萍.大学生安全感与自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96-897.

[5]沈贵鹏,葛桥.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分析——以苏南地区的初中生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3):33-35.

[6]梅高兴,潘运,赵守盈.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特点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4(6):63-65.

[7]蒋巧慧,周巾裕,傅丽萍.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特点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37-41.

[8]李丹丹.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92.

[9]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5):1175一1177.

[10]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4,12(1):88-91.

[11]Kraut R,Kiesler S,Boneva B,et al.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12]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0(3):3-8.

[13]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39):7880-7883.

[14]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547-550.

[15]叶悦妹,戴晓阳.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5):456-458.

[16]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7]汪洲.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8,2(3):123-124.

[18]甘小平.不同类型离异家庭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19]伯特·海灵格著,张虹桥译.谁在我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20]朱丹.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2):8-13.

[21]徐礼平,方倩,陈晶,王平,陈剑.“留守”经历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心理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2,25(4):87-89.

[22]李佳.大学生安全感与自我接纳、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66-70.

[23]Thoits P A.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In:Kaplan H.et(eds):Psychological Stress,1st ed.New York,Acdemic Press,1983.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中山,528415)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