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

2019-07-19莫小区

活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莫小区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要求,为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小学是每个人接受的基础启蒙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发散思维也被称为扩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利用发散思维,学生在遇到问题后能够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一、发散思维概述

(一)发散思维的基本概念

发散思维也被称为求异思维、辐射性思维、扩散思维,主要是指针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求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探究问题的多种答案,实现问题的合理解决。发散思维能够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打破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实现观念和知识的创新组合,有助于新想法和观念的产生。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發散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低,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能够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或创新的思维模式深入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与文章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运用发散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深入理解其他思维方式,实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准确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带动作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散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

(一)合理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为实现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课前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避免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沉闷,构建起开放和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核心开展各个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布置有利于发散思维的教学内容,转变简单进行课外背诵的模式,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精彩的部分进行写作练习。另外,教师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提问环节,通过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小动物过冬》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喜欢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动物过冬的方式。通过这种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发散,运用自身的想象力,构想出动物过冬的场景,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

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利用图片或多媒体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讲解《雾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雾凇的片段,重点引导学生观看雾凇形成的过程和形成之后的美景,观看结束后,指导学生分享自身的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运用发散思维模式体会教学内容的主要意义,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可以采用绘画与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比如在讲解《草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对草原景色的描绘,使学生对草原的风景形成直观的认识,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画出草原的景色。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可以利用发散思维的模式进行创作,添加合理的景物,提高作品的丰富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并利用自身的发散思维,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结语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目标,为此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各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改善。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