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9-07-19曾华肖雪徐畅黄开武孙钦稳
曾华 肖雪 徐畅 黄开武 孙钦稳
摘要:股市变化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其中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理论分析表明存款准备金率与股票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本文在单一变量原则的思想与合理的正态分布假设下,通过选择2007~2016年上海证券指数涨跌幅作为表征股市行情的参量,建立均值比较模型,根据判定的一般規则,得到结果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跟股市涨跌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Abstract: The fluctuation of stock market changes is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by national policies. The deposit reserve system is a crucial factor.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and the stock price chang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variable and reasonable normal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index of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from 2007 to 2016 as the parameter to represent the stock market, and establishes the mean comparis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ule of judgment, the result i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djustment of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tock market.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正态分布;均值比较
Key words: deposit reserve;normal distribution;mean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7-0007-04
1 背景
1880年前后,由于清政府洋务派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活动,我国开始出现股票交易。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证券交易兴衰更迭,而后交易所停止活动。进入改革开放后,我国股市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企业、政府纷纷开始发行有价证券,各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证券交易市场和证券发行市场。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股市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股市的民众也日益增多,因此股票市场中的“熊市”和“牛市”就很大程度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股市的涨跌受许多因素的作用,为了让股民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可作预测的股市中进行投资理财,有关学者对其中的影响机理十分重视,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必定也将股市行情纳入考虑之中。
货币政策,是指各国中央银行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运用各种调节工具以及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此项政策的实行是为了完成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等最终宏观经济目标。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总是以有机的整体出现,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和政策效果等等,其中存款准备金就属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信用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其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1]。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雏形出现在英国,后由美国首次在法律上明确。因为美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时期实施这一政策而较好的规避了风险,所以各国纷纷开始建立这一制度。但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交易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其中一些国家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对短期利率造成一定的冲击以及资本充足率的监督管理已经可以替代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所以对其的使用频率日益减弱,甚至取消,不再作为主要的手段来进行特定目标调控。
由于历史和政治缘故,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明显落后西方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关货币政策的行为才在我国兴起,而此时,现代货币政策的厉害关系早已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被反复论证。但在我国交易市场趋弱在情况下,仍然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剂猛药。
2 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调整会不同程度影响投资者和集资者,可能在短期内使股票的波动情况出现异常状况。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此做过研究报告。Jenson and Johnson早在1995年就通过分析再贴现率和股票收益率的内部关系,得出贴现率上升时股票收益率低于贴现率下降时股票收益率,贴现率下降时股票的收益率浮动相较更小。James Hamilton于1998年表明观点称,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会造成利率的波动,进而传入股票市场以至最后波及整个金融市场。2006年,Frederic S. Mishkin指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应用会致使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动性短缺,央行应该避免使用该金融工具。陈志行在2004年探究我国存款准备金的七次调整,发现其变化主要通过影响股市货币的供应量,进一步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股市的结构。2009年,左俊义和王玮发文提出存款准备金调整消息的公布具有宣告效应——上证指数、国债波动加大等,这点有利于央行日后开展目标使的公开操作手段。周昱今和邢天才(2011)选取1998-2011年这十三年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基于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的13个门类行业的流通市值加权股票收益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结果表明不管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做出何种调整,对研究涉及的13个行业股票收益率无作用效果。隋媛媛、林春宇(2016)运用事件分析法得出结论,在短期熊市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于股市的作用不明显,下调股市仍下跌;短期牛市背景下准备金率下调使股市下跌。表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