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归巢有讲究
2019-07-19吕若琦
文/吕若琦
每年北方天气转暖时,南方“猫冬”的“候鸟”们纷纷归巢。乘飞机几个小时、坐火车48小时的归程或许时间不算久,可南北两地有30摄氏度的温差,这对于人的血管而言,相当于经受了一次热胀冷缩的考验。医生指出,短时温差过大可诱发血压、血液黏稠度、胆固醇和心率的显著变化。据了解,每年归来的“候鸟”们因心脏不适来就诊的人不少。
一、大叔下飞机直接坐急救车进医院
“回哈尔滨那天,三亚气温30摄氏度,热得我喘不上气。坐上飞机,感觉比较闷,记得我还喝了挺多的果汁解渴。下了飞机,我赶紧穿上棉衣、棉裤,结果和老伴儿刚出航站楼的大门,一股冷风吹过来,我就感觉心脏一阵绞痛,气都喘不上来了,老伴儿赶紧打‘120’,在机场坐上急救车直接去医院了。”躺在医院病床上62岁的马先生回忆自己心梗发病的一刻记忆犹新,“那天哈尔滨确实冷,一冷一热感觉特别难受。”
病情分析:医学临床显示,七成以上心肌梗死患者和五成以上冠心病患者对气温变化敏感。人是恒温动物,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有限,突发温度变异会带来人体血胆固醇、心率和血黏度的升高,引发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医生建议:如果“候鸟”有条件,不要直接两地直飞,例如要从三亚飞回哈尔滨,在途中可到中间地带短暂停留,可到山东等地旅游或探亲,待几天,让身体对温度的变化有个适应过程,再从山东回到哈尔滨。
二、馋家乡菜,聚会狂吃诱发心梗
在广西北海待了大半年,回到东北,65岁的杨先生馋的就是那口东北菜。于是他刚一回到东北老家便立即招呼来几个好友,一起去了东北菜馆开荤,杨先生吃得特别撑。酒过三巡,杨先生靠在包房的沙发上睡着了。不一会儿,他突然呕吐,脸色煞白,捂着胸口说“疼”。朋友见状赶紧拨打了“120”,送他到医院。
病情分析:“患者是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吃得太饱是诱发心梗的一项重要因素。饭后血液大量进入消化系统,心脏的供血量减少;加上餐后血黏度增加、心跳加快、饮酒等,都会导致心梗的发生。”接诊医生说,患者在北海吃得特别清淡,很想念家里的这口菜,所以导致了暴饮暴食。
医生建议:“候鸟”回家后切忌暴饮暴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一定不要吃得过饱、过油腻,以七八分饱为好,以免诱发动脉不稳定的斑块破裂以及血液黏稠导致的血栓形成。
三、滴水未进,血栓“掉”进肺里猝死
覃女士今年60岁,从三亚飞回哈尔滨用了6小时。因为怕上厕所来回进出麻烦,一路上她竟一口水都没有喝,始终保持着坐姿。覃女士原本就有双下肢静脉血栓疾病,长时间不动,下飞机一活动,血栓一下子就顺着血液“掉”到了心脏,导致了肺栓塞。等到急救车将覃女士送到医院时,她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病情分析:长途飞行导致血栓形成、“掉”进肺里死亡的情况本可避免。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最初表现为下肢肿胀、沉重感,站立、行走时疼痛不适,下肢静脉血管若血栓脱落可直达心脏,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医生建议:连坐4小时就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所以在从三亚回哈尔滨的旅途中,要定时起来活动一下,尤其重点活动一下下肢,做做下蹲动作,以加速静脉回流。喝水少容易使血液黏稠,给血栓以可乘之机,因此老人在旅途中一定要适当喝水,以稀释血液。
四、自行停药,得病花3万元乘急救车回家
68岁的杨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在广西巴马作“候鸟”时感觉血压没有那么高了,头脑也不迷糊了,就自作主张停了降压药,结果在当地发生了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一段时间后,杨先生准备回吉林。因为身体不允许,无法乘坐飞机或火车,家人找了一辆私人急救车回吉林,光费用就花了3万多元。
病情分析:这是很多人的通病,觉得自己的身体舒服了,就擅自停药,要不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吃药,结果导致“三高”指标出现变化。
高血压患者用药不规律,时服时停,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这个血压的波动就是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医生建议:“候鸟”高血压患者不论在哪里,都要规律用药。这是防治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高血压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而应以血压表测量的情况为依据,这是医生反复告诫的。此外,“候鸟”回来对温度适应后,应该尽快做一个全身的体检,特别要对血压、血脂、血糖、心脏进行检查,根据身体的变化和病情的变化,让医生对用药进行合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