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非伤椎再骨折相关因素分析及中药对其预防作用的研究*
2019-07-18盛红枫李象钧徐卫星
刘 杰 盛红枫 赵 俊 李象钧 徐卫星
1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已经成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再骨折的发病率高。文献报道,中药能降低PKP术后非伤椎再骨折发生率,故本研究通过对单侧PKP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再发骨折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自拟中药方对预防PKP术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余姚市中医医院一病区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脊柱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采用单侧PKP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患者135例,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非伤椎再骨折,分成骨折组(27例)和非骨折组(108例)。
1.2 观察方法:搜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密度、骨折节段、骨水泥量、骨水泥渗出、椎体压缩率、后凸角、是否口服自拟中药等基本信息。术后予以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组成为:杜仲、覆盆子、巴戟肉、仙茅、仙灵脾、熟地、怀牛膝、续断、桑寄生、怀山药各15g,山萸肉、降香各10g,制川乌(久煎)3g,甘草6g。药物均为中药房采购,统一煎服,150ml/袋,早晚饭后即服,1日2次。已持续服药1月以上者。
1.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均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相关因素分析:两组在骨密度、骨水泥渗出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水泥量、椎体压缩率、后凸角、骨折节段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自拟中药方预防椎体再骨折临床分析:本研究入组135例患者中,术后服用自拟中药方患者共有87例,占64.44%,9例再骨折,占10.34%;未服用中药的48例患者中,发生再骨折18例,占37.50%。两组骨折在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药对于PKP术后非伤椎再骨折具有预防作用。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2.1及2.2资料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骨密度、口服中药、骨水泥渗出)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骨密度方面:B=-2.375(回归系数)<0,ExP(OR)<1,呈负相关。即骨密度越低,再骨折风险越高;口服中药方面:B=-1.534<0,ExP(OR)小于1,呈负相关。即术后中药的服用率越高,再骨折的风险越小;骨水泥渗出方面:B=2.029>0,ExP(OR)>1,呈正相关。表明术中骨水泥渗出的发生率越高,再骨折的风险越高。详见表2。
表1 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资料比较
表2 PKP术后非伤椎再骨折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临床上PKP术后继发其他椎体骨折的情况很多,大多数学者认为相关影响因素有骨质疏松、骨水泥注入量、渗出情况等,骨质疏松是较为主要的原因。可见PKP术后非伤椎再发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体虚、血瘀导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孱弱,最终导致髓空骨软、骨髓空虚的骨质疏松。现代研究也表明肾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影响钙磷等物质的吸收,引起骨密度下降[1]。可见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肝藏血,主筋,主疏泄,司运动。肝虚则筋失所养,殃及肾诱发骨痿。肝统领调节全身代谢,以达到营养全身组织的功能。现代研究证实,肝脏疾病可以通过影响性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各种细胞因子等降低维生素D,同时在治疗肝病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恶化,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2]。脾虚可以导致气血精微生化不足,无以充养肾精,骨骼失养,导致骨质疏松。血瘀是病理状态,而瘀血则是病理产物,瘀血内停阻碍新血的生成,阻碍气血对宗筋骨骼的营养,诱发骨质疏松,当并发骨折时又会加重新的血瘀,可见血瘀贯穿整个OVCF过程。
笔者所用中药方中杜仲、覆盆子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共为君药;以巴戟肉、仙茅、仙灵脾温肾阳为主,熟地滋肾阴为主,阴阳相济,山萸肉固涩肾精,怀牛膝、续断滋补肝肾兼有活血化瘀,而桑寄生兼有养血之效,得以祛血瘀而促新血,为臣药;怀山药健脾,制川乌、降香以行气止痛兼以化瘀行血,与君臣相用,补而不滞,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缓急止痛。全方重在补肝肾,强筋骨,兼以健脾、活血祛瘀,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