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9-07-17王茜

教师·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

王茜

摘 要:文章以入园适应为切入点,讨论了混龄班级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特殊性、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以及常规培养的几种方法,认为混龄班级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上有其优点及挑战,教师在生活常规的培养中应关注幼儿刚入园的情绪及心理需要,且在常规培养的方式上要灵活采用榜样法、儿歌法、游戏法,充分利用混龄班级大带小的优势,把小班幼儿的心理适应放在首位,巧妙利用常规培养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入园适应;混龄班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117-02

一、常规培养:混龄班的利与弊

混龄班级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上和普通班级有共性,小班幼儿处于刚入园的阶段,刚从父母身边脱离出来,对环境不熟悉,对陌生的老师和同伴不熟悉,适应能力较弱,心理上难免会感到一些不适,出现哭闹等现象,由此无法学习班级的规则,甚至不愿接受班级的规则。虽然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控力较弱,较难适应集体生活,但该发展阶段可塑性极强,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常规意识的关键期,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规培养混龄班的特殊性:混龄班级中,中班和大班是老生,新入园的只有小班幼儿,人数只有十个左右,这样班级中就不会出现三十多个幼儿一齐哭闹的情况。而小班幼儿会模仿和跟随大一些的幼儿,在哥哥姐姐的榜样带领和帮助下,会更快地适应和喜欢幼儿园,进而遵守幼儿园的规则。但是,教师同样会面临挑战,开学伊始,一方面由于小班幼儿出现各种不适应以及各种混乱的场景,且教师的教育重心偏向于安抚小班幼儿情绪,这往往会影响到刚开学也处于适应期的中、大班幼儿,进而导致班级的秩序较为混乱;另一方面,混龄班级幼儿年龄层次的不一致决定了在一些活动中对其常规要求并不一致,因此,不仅需要有层次地提要求,还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提要求,这就对班级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班生活常规的作用和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刚开始教师应比较注重幼儿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这样便于幼儿更加适应在园的生活,生活上适应了,再慢慢适应其他方面。

笔者在小班刚入学时期对某一混龄班级小班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基本常规进行梳理,询问班级教师后发现,小班常规基本都是教师们制定,其认为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一些生活习惯和规则不够熟悉,刚开始先帮助幼儿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规则,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再和幼儿讨论。

我们发现在该班级中生活常规较为细致,具体操作性较强,较为适应小班刚入园的幼儿。例如,洗手的时候要“擦肥皂、洗干净;洗手心、手背、手指缝、手指头”,细致明确,小班幼儿便于接受理解。“洗完手在水池甩三下”,并不是强制要求幼儿甩三下,而是让把水甩干的动作具有具体可操作性,同时比较有节奏和趣味性,幼儿甩手时数一数,在生活中锻炼数学思维。例如,在入园环节中有要求幼儿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但刚开始小班幼儿可能是群体性地情绪失控、哭闹,教师需要在幼儿的情绪上多下功夫,才能够让幼儿更加愿意来园,情绪愉快。“尝试向老师问好”体现教师并不是强制要求幼儿,而是为照顾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情绪。

另外,混龄小班有很多常规的培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例如“认识自己的毛巾”“认识自己的水杯”。幼儿刚来的时候要熟悉和适应环境,认识自己的物品是基本的环节。但是这样的活动是根据幼儿生活上的需要来进行的,例如,在喝水环节组织幼儿认识茶杯;有的幼儿在洗完手后找不到自己的毛巾在哪里,教师就可借机让小班幼儿认识自己的毛巾。

混龄活动计划中,还有来园和离园时的礼仪要求,说出班级同伴的名字等,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幼儿在幼儿园中获得同伴的欢迎和接纳,从而促进他们适应和接纳新的环境。

三、小班常规培养方法

(一)榜样法

小班幼儿刚来到幼儿园,什么都不熟悉,自我意识也较弱。而作为幼儿喜欢、信任的老师,也是幼儿崇拜的对象,幼儿最善于模仿自己崇拜的对象。所以,在培养幼儿的常规时,教师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做好一言一行,情绪开朗愉快,就是对小班幼儿最好的影响和带领。只有教师将开心的情绪传递给幼儿,幼儿才会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案例:小班幼儿甜甜假期后第一次来园时,邢老师赶紧走到门口笑脸盈盈,蹲下身,张开手臂,不等家长让幼儿(甜甜)跟老师问早就提前问候:“甜甜,早上好,欢迎你,你是第一个来幼儿园的,表扬你哦!来让老师抱抱你,看看你有没有比暑假更重一点。”甜甜本来哭红的眼睛被老师热情的话语和肢体语言给吸引了,虽停止了抽泣,但还是怯怯地望着老师。邢老师接着又真诚地看着甜甜说:“甜甜,老师最喜欢你了,现在特别想抱抱你,好吗?”这会甜甜果然经不住老师的“热情攻势”,轻轻地靠在了老师怀里。这会老师才说:“甜甜,刚刚老师跟你问早了,你要不要跟邢老师说早上好呀!”“邢老师,早上好!”甜甜脆脆地喊了声。邢老师夸甜甜:“我们甜甜真懂礼貌!”这回甜甜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羞涩的笑容。

該案例中,教师用自己热情的语言和肢体感染和影响幼儿,然后表扬幼儿来得早,肯定幼儿,让幼儿有自信;再表达对幼儿的关注,让幼儿感受到和家人一样的关怀;最后表达自己对幼儿的喜爱和接纳,让幼儿对新环境更有归属感。这样一来,幼儿的情绪能在教师的影响下渐渐好转,更好地缓解入园焦虑的情绪,幼儿在老师的榜样作用影响下,不仅情绪渐渐变得愉快,还能较好地掌握入园礼仪。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同伴的榜样作用,表扬一些做得好的同伴或者中、大班的幼儿,可以请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做法,让小班幼儿乐意模仿并遵守规则。出于对同伴的模仿以及对被肯定的需求,小班幼儿也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入园情绪。

(二)大带小

对于混龄班级来说,大带小是混龄的一个优势和特色。小班的每个幼儿都有一个自己的哥哥姐姐。无论是在生活环节、工作环节还是游戏环节中,大带小都是较为有益的。这样不仅能够让小班幼儿较快适应环境,也能锻炼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和能力。

案例:如图所示,起床时,大哥哥涵涵的衣服穿好了,被子也叠好了,看到自己的弟弟还一动不动地坐在床上,衣服扣子也没扣。他问:“弟弟,你怎么了?是不是没人帮你扣扣?”弟弟点了点头。“快到我这里来,我来给你扣。”只见他蹲下身来,认真地帮弟弟扣扣子,还一边跟弟弟说:“弟弟,你下次起床时快点可不可以?这样我们就能早点吃点心啦。”“好呀!”弟弟答道。弟弟本来起床时没有睡醒,还有点情绪不佳,现在一边让哥哥帮忙扣扣子,一边和哥哥聊天,情绪好了许多。

该案例中,哥哥在起床的环节主动关心和帮助弟弟,让弟弟感受到他的熱情和关心,这对刚刚入园不久的弟弟来说是特别需要的。哥哥的关心还带动了弟弟,能够让弟弟乐意起床时不拖拉。同伴的接纳和关心是幼儿特别需要的。

(三)儿歌法

儿歌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具有趣味性,幼儿乐于唱读,也便于记忆。小班幼儿需要重复性地提醒才能够掌握一些常规,将常规创编成小班幼儿喜欢的儿歌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例如幼儿洗手的环节,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洗手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小班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兴趣,结合小动物创编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小组活动中带领幼儿唱读、熟悉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贴在洗手池旁,提醒幼儿洗手的步骤。幼儿洗手时会被生动形象的图片吸引,念着儿歌,主动按照步骤洗手。

(四)游戏法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载体,对小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过程中,教师多采取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和接纳规则。

例如,有些小班幼儿经常饭后不漱口就睡午觉,教师每天提醒,还是会有一些幼儿吃完饭忘记漱口。于是,我们请保健教师给小班幼儿带来了“牙齿保健活动”,请模型手偶“牙齿宝宝”进班,亲自告诉幼儿为什么饭后要漱口。小班幼儿通过保健教师和大牙齿模型生动的拟人化对话,以及他们自己和“牙齿宝宝”的对话,并搭配小视频的讲解,真正理解了“饭后漱口”这一卫生习惯,之后小班幼儿基本都会遵守该项规则。该案例中,教师正是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可接受性,用具体的形象、游戏化的方式、生动的情景化演示和表演促进幼儿对饭后漱口这一规则的认知,加深幼儿的印象,幼儿自然会理解。

最后,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最重要的应是心理的适应,教师应该做到先安抚情绪,再谈常规培养,并巧妙利用常规的培养帮助小班幼儿适应新环境,让幼儿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感觉被老师和同伴接纳,如此幼儿会更容易接纳新班级,适应新环境。教师在常规培养上,还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另外,小班幼儿常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小班幼儿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常规也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不断变化。同时不能一刀切,对不同的幼儿需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常规变成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好帮手,而不是绊脚石。

参考文献:

[1]杨 曼.基于儿童视角的小班常规教育叙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李金英.幼儿园小班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