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沙水游戏环境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行为

2019-07-17利红宇

教师·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利红宇

摘 要:沙水游戲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教师创设开放的、动态、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与循环互动的支持策略有利于大班幼儿在沙水游戏中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自主发展。文章就创设沙水游戏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

关键词:开放环境;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115-02

幼儿在沙水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要创设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互动的游戏环境,就必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基于幼儿兴趣、满足幼儿需要、激发幼儿挑战的沙水游戏物质环境。同时,教师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幼儿感受到在自娱自乐的沙水游戏中快乐的心理氛围;在游戏指导中,把握好游戏中、后、前的指导策略,提升幼儿沙水游戏经验。让幼儿自主运用材料自由组合,快乐游戏,体验沙水游戏带来的快乐,进而培养幼儿的自主发展能力。

一、创设“开放”与“动态”的沙水环境——打开自主沙水游戏想象空间

(一)以“开放”为环境创设基点,建设沙水游戏环境

为达到空间的开放、选择的开放、互动开放的目的,在沙池旁边设置多个高低不一的水源点和长短不一的软管,并将各类玩沙工具材料分类摆放在沙池四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依据需要随时取用、更换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游戏需要的水源点与软管,把水源引入沙池和盛皿中,在开放、自主、有趣、宽松、材料丰富的沙水游戏环境中让沙子与水结合。

(二)合理规划空间密度,激活整个沙水游戏区域

幼儿游戏的空间密度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开展。在沙水游戏中,依据幼儿就地取材的行为习惯特点,用沙水游戏材料将沙池相对划分为探索区、建构区、角色游戏区、工具区,把材料分类摆放在沙池四周,幼儿取材后就在材料旁边开始游戏,隐性地调整了幼儿在沙池游戏的空间密度,避免互相干扰,使幼儿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游戏。

与此同时,我们在沙池摆放轮胎,把树杈变成倒三角,把废旧大桶摆放在沙池里,让幼儿自主游戏。幼儿把游戏材料与周围大型玩具、树丫、轮胎结合起来,如利用轮胎为烧烤炉,大型玩具为蔬菜、肉类仓库,树丫为小房子,废旧大桶变成筛沙场,激发想象,丰富游戏主题。同时丰富、有序的材料摆放能使幼儿了解、接受并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和智慧。在活动后的材料收拾中能更好地帮助大班幼儿自主收拾、归类、整理。

(三)提供常规类材料与辅助类材料,创设支持性物质环境

为支持幼儿游戏,教师与幼儿一起协商、罗列收集材料清单、共同准备材料,与幼儿一起讨论材料的分类,对各种类别进行分类,将材料分常规工具类与辅助类(建构类、角色游戏类、探索类),并做好标记,分类摆放在沙池四周,如下表:

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各类材料与同伴商量,共同建构游戏主题,运用沙水混合、工具栏材料与辅助类材料,乐于交往,快乐合作,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如自主创设“卖糖水”情景游戏,运用沙水混合后将其想象成“绿豆沙”,同时用建构类材料如木板搭成桌子,竹筒变成椅子,角色类材料如锅、碗、瓢、盆变成厨师用的煮糖水的器皿,把自己想象成糖水店老板,不断向同伴推介“绿豆沙”。从而提高幼儿交往、表达的兴趣。

(四)动态添加游戏材料,创设适宜性物质环境

在沙水游戏中以观察为主,动态添加材料,从少逐渐增多,由常规工具类—角色类—建构类—探索类逐步分类添加,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添加适宜幼儿游戏主题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沙水游戏中持续保持兴趣,不断合作、协商、交流、生成主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拓展游戏经验。

幼儿在沙水区域中运用铲、舀、挖、堆、叠、填装、塑模、雕刻、混合、搅拌等动作技能玩沙,运用沙水结合生成各种主题,在工具材料的运用下,激发想象力与合作力。如西饼店、池塘养鱼、大排档、烧烤店、画廊等,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推销员、外卖小哥、运水工、环卫工、建筑师、画师、雕刻师、点心师等角色。

二、教师“自管”与“欣赏”——激发自主探究与解惑的学习动力

教师只有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个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自管”,留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过程中成长。如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留有时间观察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观察幼儿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当幼儿尝试到失败时,教师观察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自管”,幼儿更容易产生“包容”,更容易自主成为融入团队游戏的合作者。如到角色游戏区域内借用簸箕筛沙,发现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到运动区借用塑料袋盛水变池塘养鸭子,拾捡花匠修剪的树枝种树,了解把细沙当肥料的生活常识;爬上大型玩具将沙水混合物沿着滑梯倒下来,感知水的流动,而沙依附在滑梯上,感知滑雨天时的滑滑梯比晴天时的滑滑梯下来的速度更快的知识经验。教师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大班幼儿自由想象、探究、合作、表达、自娱自乐,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发现惊奇,自主学习,让幼儿获得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当前的游戏行为,让幼儿理解如何让高度不一的竹节在沙池中站稳,湿沙与干沙在有坡度的地方产生不同的运动现象等。教师对幼儿无数次尝试、比较、发现、推理、思辨,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行为给予肯定与欣赏,教师的眼神、微笑、语言、惊叹的表情和适时的点拨,对幼儿深入探究起决定性作用。

三、互动循环的沙水游戏指导支持策略——放飞学习心向

“幼儿园游戏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帮助成人运用更丰富的知识和认知,学习有关儿童的一切,进一步探讨他们的需求。”教师在增进儿童的新学习时,要掌握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起点,并据此实施教师的“教”——在沙水游戏中“支持和扩展儿童的游戏”,教师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和需求,通过游戏后的分享、交流开辟新的探索与学习。因此,教师用相机记录幼儿在沙水区域的游戏状态,梳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在指导沙水游戏中,分为游戏中—后—前三个阶段,以支持幼儿深入研究,使幼儿学习逐渐延伸到更广博的经验。如图所示:

当幼儿挖池塘放入小鸭,注入水后,水不断减少,幼儿产生“怎样才能留住水呢?”的疑问;活动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查找可以蓄水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上网、询问、实验,自主学习,最终发现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废旧材料——塑料袋、米袋、一次性桌布能防水;活动前,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理所有的蓄水方法,提炼可在沙池进行验证的解决方法。又如研究“挖渠引水”,幼儿自发形成团队,合力挖渠,运用软管把水引入沙池,通过反复实验,尝试运用建构类材料PVC管接驳、竹片接驳,均以失败告终,水源难以引入远端。这一问题不仅成了幼儿的学习心向(愿望和兴趣),也成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教师利用科学探究活动收集山泉水流入家庭的视频,让幼儿在沙池上不断尝试、探索、发现、总结,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把竹筒从高到矮排序搭建成“柱子”,把竹片架在“柱子”上,竹片重叠由上压下,逐步把水引入远处。如此,在互动循环中不断自主生成教育目标,从当前水平进入更高水平自由地游戏。

每个幼儿都喜欢沙水游戏,我们要让幼儿玩真游戏,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提供支持幼儿游戏的象征性、建构经验类的游戏材料。教师偶尔是玩伴,偶尔用体态语回应幼儿的成功,偶尔是问题提炼者,适时与幼儿互动,为幼儿创设自娱自乐的轻松氛围,不断跟随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生成新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获得经验,在梳理中自发提炼经验,自主提升游戏水平与生活经验,并让其在轻松的精神环境中自主养成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求真、求解、专注、乐于创造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程晓明.奔跑在天地之间(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雷湘竹.学期儿童游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