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性低温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2019-07-17赵夫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控制性医嘱颅脑

赵夫菊

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率很高。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1-2]。 因此,有效治疗和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非常重要。手术是颅脑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均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控制性低温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探讨控制性低温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 本研究选择 2016年3月—2018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控制性低温护理,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和观察,分析了控制性低温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年龄21~47岁,平均(34.67±2.21)岁。损伤时间1~7 h,平均(3.62±1.44)h。男女分别有28例和12例。对照组40例,年龄21~46岁,平均(34.61±2.56)岁。损伤时间1~7 h,平均(3.67±1.48)h。男女分别有29例和11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常规根据患者病情监测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护理。观察组选择控制性低温护理。为患者安排空气流通,安静的单人病房,并对病房进行空气净化和消毒。将室温调节至22℃~25℃,并将湿度调节至50%~60%。其次,准备一个受控的冷冻呼吸机,温度控制帽和温度控制毯进行手术治疗。再次,给患者静脉滴注冬眠药物,初始体温设定为36℃,每1小时降低1℃;初始水温设定为15℃~20℃,每1 h温度降低5℃;4~12 h后,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3℃~34℃,同时水温保持在4℃~10℃[3-4]。如果患者的温度在此期间低于33℃,则给患者预热并给予必要的温暖。然后,根据患者的体温,调节和维持冬眠药物的滴速。最后,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压,凝血时间,电解质,血气,血糖等生命指标。治疗结束后,允许患者自行重温,取下冰帽和冰毯以减少冬眠。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冷冻治疗时,有必要保护患者的耳廓以避免冻伤;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控制性低温主要是控制患者的体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直肠温度[5-6]。如果温度升高,则必须使用物理冷却措施将温度降低到预定温度并尽可能地保持体温不变;在患者迅速降温时,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因此控制降温持续时间;如果患者的体温过低,应严格控制冬眠药物的用量,并确保患者的四肢循环状况良好[7-8]。加温措施或停止使用冬眠药物,同时帮助患者保持酸碱平衡和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以使用活性药物促进微循环改善[9-11]。

1.3 观察指标

分析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从入院到出院医嘱的执行情况)、体温监测所需时间(每次体温监测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水平(护理前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价[12],分值0~21分,越低越好);并发症(包括低温损伤、颅内压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软件进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实施t 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水平分析比对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体温监测所需时间分析比对

观察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体温监测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分析比对

观察组并发症3例(7.50%)(有2例低温损伤,1例颅内压升高)低于对照组10例(25.00%)(有6例低温损伤,4例颅内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4,P<0.05)。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是由暴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引起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极为不利。低温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对患者脑组织创伤造成的损害。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可使颅脑温度降低6 h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脑水肿的发展,减轻脑室水肿的压力。此外,体温过低可以减缓大脑中的能量代谢,抑制氧自由基和儿茶酚胺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抑制脑细胞的损伤,还可以预防脑出血引起的身体应激反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低温治疗可有效缓解脑水肿,保护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否则,很容易出现血压降低和心室颤动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局部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主要基于以下原则:局部低温对脑血流有调节作用;局部亚低温可以增加神经元泛素的合成,从而可以减少神经元坏死和凋亡,同时降低颅内压;局部低温可降低脑氧代谢率。

表1 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水平分析比对(分)

表1 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水平分析比对(分)

组别 n 时期 睡眠质量水平观察组 40 护理前 14.13±2.24护理后 5.24±1.11对照组 40 护理前 14.24±2.11护理后 7.21±1.12护理后组间t 值 - - 8.323护理后组间P 值 - - 0.001

表2 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体温监测所需时间分析比对()

表2 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体温监测所需时间分析比对()

组别 n 收缩血压(mmHg) 血糖(mmol/L) 医嘱执行次数(次/人) 体温监测所需时间(min)对照组 40 131.14±20.24 12.15±3.57 21.15±3.57 6.62±2.59观察组 40 111.02±10.13 9.01±1.61 15.01±2.22 2.21±1.55 t 值 - 5.622 6.321 6.345 5.756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控制性低温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医嘱执行次数、体温监测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例(7.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例(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见,在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更好控制体温和降低患者颅内压,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加速康复进程,缩短住院的时间。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控制性低温护理可获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控制性医嘱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