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

2019-07-17张富军尚曦张佑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闭式气胸引流术

张富军 尚曦 张佑民

创伤性气胸是临床上一种胸外科急危重症,主要是胸部受创导致胸膜腔内出现气体而引发的一种疾病[1-2]。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3-4],若是治疗不及时则会引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发症,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对胸腔内气体进行引流,促使肺组织尽早的复张[5]。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胸腔内闭式引流治疗,但是引流管较粗,患者的疼痛感较强,治疗依从性较差。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在创伤性气胸治疗中得到了推广,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6],该方法采用较细较软的引流管对胸腔内气体进行引流,不仅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而且对胸壁肌肉神经产生的影响较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较高[7]。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实施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6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为(45.3±6.9)岁;就诊时间为1~5 d,平均为(2.1±0.6)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5例;高处坠落12例;砸伤10例;刺伤5例;其他1例。对照组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为(46.1±7.1)岁;就诊时间为1~4 d,平均为(1.9±0.8)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6例;高处坠落10例;砸伤11例;刺伤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性气胸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2)精神障碍无法主动配合治疗的患者。(3)手术禁忌证或者不耐受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的皮肤进行消毒,进行局部麻醉后,做1 cm的切口,采用止血钳对皮下组织及肌层进行钝性分离,刺破胸膜后进入胸腔,将6 mm外径的硅胶引流管置入3~4 cm,缝合切口后,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并采用无菌辅料覆盖,另端连接无菌水封瓶,建立闭式引流。

观察组给予患者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作为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并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采用中心静脉类穿刺针穿刺胸腔,若有空气回吸则证明穿刺成功,可停止进针。从穿刺针的侧孔置入导引钢丝,逐步退出穿刺针,采用扩张器扩张皮肤,并用导引钢丝将中心静脉导管送入胸腔约1~1.5 cm处,然后拔出导丝,缝合切口,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并采用无菌辅料覆盖,另端连接无菌水封瓶,建立闭式引流。并嘱咐两组患者多进行咳嗽以便促进肺复张,待检查再无气体溢出时,复查胸片后即可拔出引流套管。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临床症状消失,且术后无需辅助药物治疗即可正常生活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需要辅助药物治疗才能维持正常生活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治疗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观察手术指标,主要包括:穿刺时间、肺复张时间与拔管时间。(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一般设置为0~10 分,0分表示无疼痛感;1~3分表示疼痛轻微,对日常生活无影响;4~6分表示疼痛较重,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可以忍受;7~10分表示疼痛剧烈,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8-10]。(4)术后并发症:肺水肿、皮下气肿、感染、出血、引流管脱出、引流管堵塞等。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VAS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VAS 评分比较

组别(n) 穿刺时间(min) 肺复张时间(d) 拔管时间(d) VAS 评分(分)对照组 9.6±1.3 4.0±0.7 7.5±0.8 7.5±0.7观察组 6.5±1.0 3.9±0.9 5.4±0.5 3.2±0.4 t 值 11.791 0.947 8.312 6.483 P 值 0.000 0.152 0.000 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 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63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穿刺时间、拔管时间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水肿2例、皮下气肿1例、感染1例、出血1例、引流管脱出0例、引流管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6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水肿3例、皮下气肿5例、感染4例、出血3例、引流管脱出2例、引流管堵塞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P<0.05)。

3 讨论

创伤性气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胸外科疾病,胸膜腔是脏层与壁层之间的空隙部分,一般情况下胸膜腔内无任何气体,只有少量的液体起到润滑作用[11-12]。在受到穿透性伤害及钝性伤害时,肺组织破损导致胸膜腔聚集气体造成创伤性气胸,导致患者胸腔内的负压升高,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系统均具有较大的伤害,临床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并且因为创伤性气胸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若是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进展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治疗创伤性气胸时,需要迅速的排出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加快患者肺复张以挽救患者的生命[13]。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为胸腔闭式引流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式为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作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的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但是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的引流管是硅胶材质,质地较硬且较粗,手术切口较大,穿刺时间较长,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且术后易出现皮下水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14-15],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因此寻找一种更为简单、有效、安全、舒适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微创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当中,因而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在创伤性气胸的治疗中得到了推广[16-17]。该方法相较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可减少患者穿刺时间,为患者的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18]。另外,该方法应用的引流管质地较软且直径较小,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利于术后的恢复,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青睐[19]。

在本研究中,将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传统胸腔内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复张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但观察组穿刺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引流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其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20]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气胸患者实施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闭式气胸引流术
更正说明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沿海电厂闭式水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