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2019-07-17张辰荆慧娟张凯陈伟赵云雷龚海燕赵佩崔艳利桑晓慧王红梅张桂寅

中国棉花 2019年6期
关键词:整枝果枝覆膜

张辰,荆慧娟,张凯,陈伟,赵云雷,龚海燕,赵佩,崔艳利,桑晓慧,王红梅*,张桂寅*

(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455000)

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之一,其中河南省是黄河流域棉区的产棉大省。由于棉花管理繁琐、机械化程度较低,棉花生产成本上涨加快。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提高植棉的效益,更好地实现节本增效,该棉区致力于推广轻简化植棉技术,节本增效,增加棉农收入,提高种植的积极性。地膜覆盖栽培也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之一,对于不同的棉花品种,由于其生长发育特点的不同,其增产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1]。为了实现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围绕着简化整枝和地膜覆盖栽培,前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6]。本试验选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的2 个抗虫棉品种中棉所89 和鲁棉研28,探索其在不同的覆膜方式、整枝方式及种植密度下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变化,为本地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中棉所8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鲁棉研28 由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基地(河南省安阳县)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采用再裂区设计,主区为地膜覆盖播种与露地直播2 种栽培方式;副区为中棉所89 和鲁棉研28 两个品种;副副区为整枝方式处理,设常规整枝和简化整枝 (只打顶)2 种整枝方式;副副副区为密度处理,设4.5 万、9.0 万和13.5 万株·hm-2。试验小区为4 行区,行长8.0 m,行距0.8 m。4月30日播种,播种方式为点播。出苗后根据密度设置进行定苗、移苗,生育期间同一般棉花田间生产管理。

1.3 试验调查

调查植株农艺性状以及产量因素指标,在每小区中间2 行每行连续选10 株,调查植株的果枝始节位、果枝数、株高、单株铃数。每小区采收全株吐絮正常的50 个铃进行考种,计算铃重及衣分。每小区收花2 次,计算籽棉产量,根据衣分计算皮棉产量。棉样送于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HVICC 校准)检测纤维品质(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伸长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方差分析,采用LSD 法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措施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棉花的农艺性状影响棉花的产量,其中果枝始节位、果枝数和株高是较为关键的农艺性状[7]。由表1可知,覆膜方式、整枝方式均对果枝始节位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性状无显著影响。覆膜播种的果枝始节位极显著大于露地直播,常规整枝的果枝始节位显著大于简化整枝(表2)。密度对株高有显著影响。在4.5 万株·hm-2时株高最高,与9.0 万株·hm-2无显著差异,与13.5 万株·hm-2有显著差异。中棉所89 和鲁棉研28 两个品种之间果枝始节位有极显著差异。

表1 不同栽培措施下棉花农艺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2.2 不同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产量是棉花种植收益的基础,而高产是棉花生产的最重要目标[8-9]。由表3可知,密度对单位面积成铃数、单株成铃数和铃重具有显著影响。密度在13.5 万株·hm-2时单位面积成铃数最多,与4.5 万株·hm-2有显著差异,与9.0 万株·hm-2无显著差异(表4)。密度在4.5 万株·hm-2时单株成铃数最多,与其他2 个密度间有极显著差异。密度在4.5万株·hm-2时铃重最大,为6.66 g,与9.0 万株·hm-2有显著差异,与13.5 万株·hm-2无显著差异。铃重的差异也来源于品种,鲁棉研28 的铃重显著大于中棉所89。

表2 不同栽培措施下棉花农艺性状多重比较结果

由表3可知,各试验因素对产量均无直接显著影响。不过,覆膜方式与整枝方式间以及整枝方式与品种间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密度在9.0 万株·hm-2时籽棉与皮棉产量最高,与其他2 个密度间均无显著差异(表4)。

表3 不同栽培措施下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5可知,综合考虑4 个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地膜覆盖播种、密度为13.5 万株·hm-2、简化整枝处理下的中棉所89 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

表4 不同栽培措施下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多重比较结果

表5 4 个试验因素互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措施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棉花的纤维品质性状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由表6可知,除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外,各因素之间均无显著的互作效应。覆膜方式对纤维断裂比强度有显著影响,整枝方式对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显著影响,密度对纤维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露地直播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显著高于地膜覆盖播种;常规整枝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显著大于简化整枝;密度在4.5 万株·hm-2时纤维马克隆值最高,在9.0万株·hm-2时纤维马克隆值最低,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7)。品种之间的断裂伸长率存在显著差异,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存在极显著差异。

由表8可知,综合4 个试验因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露地直播、密度为4.5 万株·hm-2、 常规整枝处理下鲁棉研28 纤维品质表现最好。

表6 不同覆膜方式、整枝方式及密度下棉花纤维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表7 不同覆膜方式、整枝方式及密度下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多重比较结果

表8 4 个试验因素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3.1 覆膜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地膜覆盖栽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之一,具有聚水、保墒、增温等作用。对于不同的棉花品种和不同的生产条件,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有较大的差异[1]。本研究表明,覆膜播种对果枝始节位与纤维断裂比强度有显著影响。覆膜播种时的果枝始节位显著增加;露地直播的纤维断裂比强度显著增加。中棉所89 适宜覆膜播种,而鲁棉研28 适宜露地播种。

3.2 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简化整枝不仅不会减少棉花的产量,降低品质,还可以减少赘芽的发生[10-12]。本研究表明,整枝方式对果枝始节位、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显著影响。常规整枝处理的果枝始节位显著升高,长度整齐度指数显著增加。中棉所89 适宜简化整枝,而鲁棉研28 适宜常规整枝。在不同的棉花品种、种植密度和气候条件下,简化整枝措施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3.3 密度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规模化种植目前已经成为棉花种植的发展趋势,其中合理密植是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13-15]。研究发现棉花纤维的马克隆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这可能与其他栽培措施和生态气候条件的不同有关[16-17]。本研究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单株成铃数显著降低,单位面积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铃重在密度为4.5 万株·hm-2时最大,纤维马克隆值在密度为9.0 万株·hm-2时最小。中棉所89 适宜播种密度为9.0 万株·hm-2,而鲁棉研28 适宜播种密度为4.5 万株·hm-2。

4 结论

综合考虑各个试验因素,在河南地区进行大面积棉花种植,可以选择中棉所89 进行地膜覆盖播种,在密度为9.0 万株·hm-2时进行简化整枝处理;鲁棉研28 进行露地直播,在密度为4.5 万株·hm-2时进行常规整枝处理。

由于试验所用的材料、 试验设计和地区气候特点的差异,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猜你喜欢

整枝果枝覆膜
番茄整枝注意事项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黄桃树形及整形修剪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番茄植株整形的研究综述
不同整枝方式对设施辣椒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用于滑动部件的类金刚石碳覆膜特性及其应用
桃树冬剪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