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民生活方式探讨

2019-07-17简凌宇

互联网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民生活

□ 文 简凌宇

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开始迅猛发展,网络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对于网民生活方式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学界对于网民生活方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于网民生活方式的视角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对网民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

一、国内外关于从生活方式的研究到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回顾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活方式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生活方式研究在我国曾经掀起过一阵热潮。

对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的起点通常被认为是于光远1981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和杜任之1982年的论文《谈谈生活方式》。此次生活方式大讨论的背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其推动力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生活方式多样性的需要。该时期的生活方式研究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和前苏联以及东欧国家的影响,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还处在理论探讨层面。此次生活方式研究的代表性理论成果主要有王雅林的《生活方式概论》和王义波等人合著的《生活方式》。

我国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经典定义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王雅林教授在其专论《生活方式概论》中做出的。他认为“生活方式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该定义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生活方式进行大讨论的代表性总结。关于生活方式的分支系统,王义波等人将生活方式划分为劳动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日常交往活动方式、文化认识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生活方式等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学者发表了一批对生活方式进行描述和预测的著作。例如: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未来的震荡》、《权力的转移》;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以及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等。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发表过类似的论文和著作,如王雅林的著作《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对于信息技术对生活方式的研究的理论深度还不够。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商业利润的推动下,中国社会逐步走进了网络生活,网络生活方式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全面和深入,由此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社会科学界认真审视网络生活方式,并从理论高度对这种影响做出评价。

二、网民生活方式的内涵、特征

生活方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于综合考察和分析不同社会不同人们具体存在形式和生活状况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历史唯物主义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活方式问题的思想很丰富,至少在20部著作中直接论述过人们的生活方式问题。国外其他学者如马克斯·韦伯、凡勃伦、布迪厄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研究也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迈克尔·海姆的《从界面到网络空间》,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三部曲》,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等则从哲学、社会学、技术和教育的视角对网络时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讨。

在国内,生活方式研究发轫于光远和杜任之等人的研究而建构了传统生活方式问题研究的学术体系。鲁洁等众多学者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变革意义。特别是何明升对网络生活方式的内涵、要素、形成过程等进行了较早的系统研究,他将网络生活定义为“人们借助互联网所营造的超时空情境而实现的以符号传递为表征的社会活动。这种经过媒介技术为中介的人机行为在时空情境、符号形式和意义赋予、主体特征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日常活动。它形成了一种依赖于情境定义的存在空间,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有限意义域,并因此而表现出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主体特征”。这种定义方法较为科学,是对网络生活的很客观的描述,主要侧重于社会活动,即依托于互联网的社会活动。

综合各位学者对于网络生活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网民生活方式是指网民基于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的耦合互动,在一定价值观念影响下自主选择、满足自身成长与发展需要的全面生活活动的总和。

关于网络生活方式的特征,屠忠俊、吴廷俊认为,网络行为具有个性化,体现在行为选择多样化、行为制约减弱、行为评价个性化三个方面,同时它还具有自由性、虚拟性、快速性、匿名性、技术依赖性等特征。冯鹏志认为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角色交互性、超时空性和符号互动性等特征。李一通过与现实行为的比较,将网络行为特征概括为生成的技术性、形态的隐匿性、方式的间接性、场域的流变性、内容的多样性和本质的社会性六个方面。黄少华基于对网络空间全球与地方、虚拟与真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前台与后台二元交织的场域特性,以及网民在这一二元交织的网络空间生存状态的分析,认为网络行为呈现出身体不在场、戏剧化、审美化、去中心化、拟像化、狂欢化、平面化、碎片化等后现代特性。冯鹏志基于帕森斯的行为理论认为,网络行为与一般的社会行为之间在“规范取向”、“条件”、“手段”三要素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具体体现在网络行为的“非功能的制度化和强制性”、“超越地域性和不可通约性”,以及“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可塑性”。魏晨认为,网络角色隐匿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符号共享意义系统,由此导致在网络空间社会规则和社会结构的隐匿,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对于个人行为的制约在网络空间被彻底消解,网络行为因此成为一种不受现实社会规则和结构制约的虚拟行为。

综上,笔者认为网络生活方式的突出特征具有虚拟性、互动性、隐匿性和去中心化。这四个显著特征是组成网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使得社会结构对于网民行为的制约在网络空间被重塑。

三、网民生活方式的主客体研究

网民生活方式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虚拟的主体性,即人在虚拟空间显现出的主体性。在网民的网络生活中,网民本身便拥有虚拟主体性。除此之外,“政治人”、“经济人”、“情感人”的人性假设在网络社会交往主体身上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一个网民可能既表现出“政治人”“经济人”和“情感人”的特性,也可能具有两种特性,少数网民可能只表现出一种特性。

从技术层面来看,贺善侃在《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一文中提出,虚拟主体通过人机界面作用于客体,从而更凸现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中介性。从本质上说,虚拟是一种中介性的实在形态,虚拟感知是一种经由中介的感知。人类互动的中介形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可变的。虚拟依靠现代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互动的中介形式的革命性变革,极大地强化了主客体交融的密切程度。他认为在虚拟空间,主体在作用于客体时,首先把自身的行为赋予人机界面,然后由人机界面作为主体的代理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主体通过界面才得以体验对象世界。人机界面是信息源的交互交汇之处。

海姆则把人机界面界定为“一个接触点,软件在此把人这个使用者和计算机处理器连接起来。……电子信号在此成了信息。正是我们与软件的交互作用,才创造出界面。在一种意义上,界面指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和显示屏;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指通过显示屏与数据相连的人的活动。”

曾国屏、李宏芳和张再兴等人认为网络空间中的自组织演化规律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体形态和单一主客体关系,形成的是信息引导者和追随者的主客体形态和多极交互主体性的关系。网络空间中的这种新型的主客体形态和在自组织机制作用下的多极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启发我们,探索适合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不仅要“因势利导”,而且要“造势引导”,“因势利导”和“造势引导”应紧密结合。

刘文艺,韩黎在网络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一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普及,网络实践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与现实实践不同,网络实践的构成要素被重构,以网络实践为基础的网络主客体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主客关系实现了由彼此外在性到彼此内在性机制的转化。新型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对网络主体性构成影响——提升与消解并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实现网络实践中主客和谐共生,为人类在网络数字化时代“诗意的栖息”,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网络生活方式的虚拟特性也引发了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钟兴少等人在《在线虚拟社交网络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的差异性研究》中阐述了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网民在线虚拟社交网络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存在很多差异。其实,虚拟网络关系是现实关系的一种延伸,只不过它比现实人际交往有较多的优势:它的关系网形成时间短且规模大,比现实交际多元化,方便快捷。但虚拟网络的关系错中复杂,网络结构也要比现实人际关系网络复杂。

唐珍在《熟悉的陌生人:网络人际交往的“失落”现象刍议》中指出网络人际交往不仅局限于熟人之间,而且将交往关系指向陌生人,满足了个体对自我角色呈现的畅想。然而,个体在网络社交中建构的熟悉的陌生人关系出现了情感疏淡、信任弱化等交往“失落”,造成了人际情感链条的裂痕。

四、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滚滚前来,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网民进行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消费购物、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以其不可抵挡的优势对网民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陈志良总结的网络文化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所汇集的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其成果,不仅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服务,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网络文化也有其消极的影响,互联网的发明使其成为信息的汪洋大海,浩如烟海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在传播有益信息的同时,也隐藏着大量不良或有害的信息,这不仅影响了人们获取网上健康信息的速度,还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陈志良将网上的不良信息分为10类: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伤害人的尊严的信息、威胁经济运作安全的信息、伤害未成年人利益和身心健康的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信息、破坏他人声誉的信息、危及他人信息安全的信息、破坏知识产权的信息、反科学伪科学的信息、内容不真实或内容真实但不宜公开的信息。

由于网络文化中大量信息垃圾的传播,给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科技防范工作设置了重重阻力,也使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法规能控率偏低,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在普及网络的同时,要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以健康、文明的内容去争取和引导广大网民,使互联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成为当务之急。

吴磊、卢炀洋在论网络生活对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养成工作的冲击——以浙江省台州市大学生为例,说到网络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传播以及社会全球化等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对青年大学生影响巨大。就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养成而言,一方面,网络生活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选择面更广、自主性更高、生动性更强,如果将这些优点发挥利用好,高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工作会受到大学生的积极欢迎,培育的效果较传统方式方法而言也势必会更好。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生活也会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面临选择目标混乱、内容良莠不齐、分析思考功利化和浅层化等困境,目前而言,这种困境已经体现出来,且亟待突破。有学者指出,网络生活已经给大学生信仰带来认知的弱化、情感的淡化、意志的退化等影响。

吴建霞在试析网络生活对在校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中指出,网络具有隐蔽性的同时也具有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用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狼”,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许多活动,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网络犯罪事件。除此之外,网络生活方式可能会对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网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凌传繁在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谈到,网络作为最有效的信息获取、通信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需求。然而,网络的大规模建设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积极改变的同时,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关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五、网民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研究

在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崭新样态,大学生作为网络的生力军和主要参与者,其网络生活方式如何必将成为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生活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如下:

网络与现实生活方式相互影响。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说过:“人类发展的历程将经历三种不同的文化阶段,它们分别是前喻文化阶段、并喻文化阶段、后喻文化阶段。”前喻文化指后代人必须向前代人学习,并喻文化指两代人互相学习,而后喻文化是指老一代向年轻的一代学习。虚拟社会的公民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创造的是一种青年文化,这种青年文化回到现实社会中,对老年人进行“文化反哺”,也是人类发展历程的最高阶段。

刘建洲在其主体报告中提出,“网络不是乌托邦,虚拟社会与虚拟生存也决非脱离现实的体验。”在渐趋人性化的虚拟社会与虚拟生存的人性化的互动中,一种“网人共生,网人合一”的人类生存方式将得到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它们也终将在“网人共生,网人合一”的山顶会合。网络社会这个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为将人类推向新的发展水平、更高的发展境界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无序到有序、从混沌到秩序,不仅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也是虚拟和谐赖以存在的虚实世界的一个普遍规律。虚拟和谐就是作为数字化社会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的所有网民的“虚拟享用”的目的性的理想环境,也是网民生活方式的一个理想发展水平。

黄少华对于网络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了预测,他认为,在今天,人类已生活和活动在一个人造的、建构而成的、超越了现代社会二元区分的世界中,后现代世界是一个超越二分框架的混合世界。这种虚拟与真实交织的后现代景观,正是网络行为与网络世界的鲜明特征。

从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来看,传统生活方式研究的转型与网络生活方式研究的范式并未全面展开,有关网络问题的研究并未将网络生活方式研究作为新的学术探讨点,从而导致学界对网络生活方式研究的具体性、深刻性与系统性有了尚待深刻研究的缺失。

笔者认为在网络世界中网民生活方式正是是现实世界中公民生活方式的普遍延伸,网络与现实生活相互影响,传统生活方式与网民生活方式的相互交融,人类已经处于无法脱离虚拟的现实,网民的生活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现实生活方式的制约,这将会使得网民生活方式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逐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网民生活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现代化网民要有“仁心”“学心”“公心”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