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2019-07-16李旭颖于青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四季曲式结构和声

李旭颖 于青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对俄罗斯自然风光的熱爱,以及整个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特征。本文对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展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四季;和声;曲式结构;旋律;节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平与创作

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全名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中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创作领域宽广,创作的音乐体裁有钢琴曲、协奏曲、舞曲、歌剧等等,其中钢琴套曲《四季》是作曲家众多音乐作品中较杰出的一部钢琴小品曲集,通过对俄罗斯一年十二个月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的自然风光。

二、《六月——船歌》简析

(一)创作背景

本文选取了《四季》当中的第六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钢琴组曲《四季》又名《十二月》,1875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者尼古拉·马特费耶维奇·贝纳德从俄国的诗中选出十二首适合于1876 年1—12月的各个月份的诗,按月在刊物上登出。他请柴可夫斯基每月为该杂志写一首能表现这个月份性格的钢琴曲。《四季》由十二个附有标题的小曲组成,《六月——船歌》是《四季》中的第六首作品,是依据俄罗斯诗人阿·普列谢耶夫的诗所作,作品表现出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的忧伤情绪。“船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体裁,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船夫所唱的当地民歌,船歌的曲调淳朴,常用6/8拍子写成,描写船的摇曳。

(二)创作特征

1.曲式结构

《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主要包括引子、呈示部、中部、连接、再现部以及尾声几部分,主要结构为:

乐曲前两个小节是引子,作曲家通过4/4拍打破了“船歌”传统的3/4拍的模式,揭示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乐曲首部为单三段曲式,由A、B、A组成。A段的第一乐句由四个小节组成,第二乐句为六个小节,是第一乐句主体材料的展开发展。作曲家同样使用弱起节奏进入B段,同样是4+6的结构,但情绪趋向更为激烈,第22小节伴奏织体的变化使乐曲很自然地过渡到再现部分。

中部包括两个部分,是无再现的二段体结构,C乐段的力度铿锵强劲,但并没有摆脱“船歌”的律动特点。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重复,使音乐情绪越来越高涨,连接部分的休止符为再现段的出现提供了准备。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主题循环再现贯穿的发展手法,使音乐显得极为完整统一,展现了平衡对称之美。乐曲进入尾声起到了对整个乐曲总结的作用,a乐句的前两小节与引子形成一种遥相呼应的关系。b乐句的来源是中部C乐段的材料,再次重现了“船歌”这一律动特点,最后的四小节出现了长琶音,犹如层层粼波随风而起,小船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2.旋律

《六月——船歌》旋律由两小节的引子展开,从第三小节进入呈示部,A乐段的旋律采用了旋律小调音阶,八分休止符的出现好像把节奏切分,产生一种摇曳感,增加了旋律线条的活力。旋律主要采取级进,跨度在六度以内,随着曲子的旋律从音调的最高处逐渐降低,一种淡淡的惆怅悄然而至。

乐曲进入中部以后明显没有了呈示部忧郁的气氛,G大调打破宁静,给听众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D乐段节奏换成四三拍,出现了五度的跳进音符,体现出小船摇曳的不稳定感,第50小节、52小节的琶音加强了和声的紧张度,是乐曲的又一次高潮。连接部分休止符的运用为随后的再现部分做准备。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比没有太多的变化,重现了“船歌”这一律动特点,使人们再次感受到悲伤与孤独的音乐情绪。乐曲进入尾声起到了对整个乐曲总结的作用,与主题材料形成呼应,结尾处的长琶音犹如小船渐渐远去。

3.和声调性

《六月——船歌》在g小调上展开,和声大量采用V7-I的完满终止进行,音响效果和谐。中段转到bB大调上,使用K64—V7—I结束中段,呈示段回到g小调上。

中部转到G大调上,和声变得紧张,情绪渐渐高涨,同时将乐曲推向高潮,从第40小节乐曲节奏变成“船歌”经典节拍上,和声丰富,以第40小节—第42小节为例,和声进行为:I-VI-II-IV-I-VII65-VII7/II-K64-V7-I。但中部并没有结束到I和弦上,是开放性的不稳定的。连接部分回到g小调上,为再现部做调性上的准备。

再现部是对呈示部的完全再现,回归了调性。

4.织体与内涵

《六月——船歌》旋律线条清晰,左手多采用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它在作品中具有典型的特征,这种伴奏音型给节奏的跃动提供了支点,增加了节奏的弹性。

三、结语

通过对乐曲的音乐本体分析,展现出作曲家独特的音乐特点,从曲式结构上,使用复三部曲式。从旋律上,采用俄罗斯民歌进行变化发展。从和声上,使用传统的功能和声,明确的终止式。从伴奏织体上,采用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相结合的方法,推进了旋律的平稳进行。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手法。

参考文献

[1]候锡瑾.咏唱着生命的歌:柴可夫斯基[Z].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2]李响,刘昕.艺术之约·柴可夫斯基[Z].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3]许钟荣.浪漫派的先驱:浪漫派乐曲赏析[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6]吴宁.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0.

[7]钱仁康.音乐的内容和形式[J].音乐研究,1983(1).

[8]张越.诗·情·境——论音乐历史中“四季”题材两种体裁的表达[D].合肥:安徽大学,2017.

[9]田园.柴科夫斯基伤感主义音乐根源浅析[J].中国音乐学,1996(S1).

[10]万昭.柴可夫斯基的童年生活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8(1).

作者简介:李旭颖(1994—),女,回族,内蒙古锡林浩特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于青(1963—),女,山东青岛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四季曲式结构和声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大脑也分“四季”?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舒伯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D850)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