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9-07-16张辉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美德渗透

张辉

摘 要: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不容忽视的,但有很多老师却认为德育只能在品德課中进行,或在班队会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数学重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并不赞同,德育教学应如细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德育;心理品质;渗透;美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如鱼得水,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挖掘德育因素

在数学教材中,德育元素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于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解决之中。现行教材编排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如教材中的彩图、章头图、注释等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性精神、思维严谨等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一丝不苟的思维严谨性、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学习责任感。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保护母亲河时,可适时介绍保护黄河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实现全球性生态平衡做贡献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对这些栏目内容的导读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忱。

在教学圆面积时,我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人民富有聪明才智,在古老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家,而今科学这样高度发达,我们若不努力学习,只是愧对古人。这样不但把学生引导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自豪感。

二、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如在今天同学们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新年的钟声教学中,我用课件视频展出喜迎新年的情境(展示钟表),我告诉同学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啦,还差几秒?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并同时让同学们认识1秒有多长,此时,我借机告诉同学们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1秒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应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要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第二件事情(我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一个因抢时间而酿成的悲惨交通事故)播放完视频后,我对同学们说1秒的时间虽然短暂,在公路上,当车辆快要行驶过来的时候,我们要等1秒或几秒的时间,等待车辆行驶过去后,我们再过公路。当同学们听完后,所有的同学都特别的注视着我,这一刹那,我感觉德育教育已经真正生长在我的数学课堂中。紧接下来的课堂,同学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课堂学习效果很好。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言,我们可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插页、插图、你知道吗。例如:我去年教学生学习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利用教材后面的你知道吗的插图?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后来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家。教师简短的介绍,可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在计算工具的研究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德育教育要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一)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教师通过渗透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限于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过程。例如:去年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我向同学们介绍20滴水大约就是1克重,如果我们每个人1天节约一滴水,我们新泰130万人1天就可以节约65升水,合65千克水。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水大约可以供一个3口之家5天的饮用水。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潜移默化得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例题教学,解题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严谨性,来不得半点马虎,小到一个符号或一个括号的错位或疏忽都会引起大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必须做到语言精炼、逻辑严密、书写整洁,给学生做好榜样,使他们逐步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另外,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而要着重分析和探索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比如我在学生学习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时: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信息窗3: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注重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让学生写一写,学生容易得出校园歌曲大联唱开始时间10:35,歌曲联唱结束时间10:55。当学生出现10:35分以及10时35这种书写情况时,我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讨论完毕,我让同学门发表看法,并最终让学生明白半点马虎来不得,这样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这样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理性精神。我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自主练习第1题和第2题,在解决问题时我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而且又训练了学生的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

(二)结合技能训练,培养习惯

数学的精确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其良好习惯主要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会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德育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美德渗透
诚实是美德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助人为乐是美德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