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思维,实现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2019-07-16易银银
易银银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占据话语主导权,使课堂失去活力和生机。文章借助一个听课课例,来探讨教师消解话语主导权的表现,进而提供几种消解教师话语主导权的途径,实现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共同学习的新课堂。
关键词:话语主导权;学生;教师;平等
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以来,提出班级授课制,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已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今天,中国相当一部分老师,仍长期担任课堂的专制者和独裁者,牢牢把住教师话语主导权,造成师生关系的异化,学生创造能力的缺失。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了课堂上的“失语者”。如何确立课堂上话语的主体、营造话语场、消解课堂上的教师话语主导权,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的话语主导权含义及表现
“话语”是特定语境中,人们在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是话语权的释放,是话语者根据自身愿望,表达的工具和方式。“一种话语就是一块独立的自我封闭的天地:在这块天地里也即在这种话语里,人们的角色和相互之间的地位是既定的,彼此之间以心照不宣的方式活动。”[1]权力制造话语,话语反映权力。话语又被作为权力与符号的象征,权力又以一种关系、一种交错的网络存在。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指出:“话语这个术语就可以被确定为:隶属于同意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12]
话语主导权指的是语言的专制、暴政、封闭和保守,它只承认某一类话语而否认其他话语的正当性与合法性。[3]课堂的话语权主体分为教师、学生、课程教材编制者,课程教材编制者不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因年纪小,知识储备不及老师,课堂的话语主体就变成了老师,形成了教师话语主导权。
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话语主导权的表现主要分两个方面:教师独白式和主导课堂提问式。教师独白式是教师用一种陈述式的语调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讲授的时间占据课堂大半,且学生都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去听,去做笔记,不允许学生有疑问,构成教师演说,学生听讲的学习图式。主导课堂提问式是指教师把握课堂的整体节奏,上课提问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师——生”提问,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根据引导回答问题;“生——师”提问,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自主提出问题,设置答案,最后由教师总结答案;“生——生”提问,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回答,教师作为课堂的旁观者。传统教师采用的上课方式多是“师——生”提问的方式,他们把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句话,理解为老师问,学生来回答,不允许学生课堂插问或是对设定的答案有异议。
教师课堂的话语主导权导致了学生话语权的丧失,长久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教师话语命令的习惯,缺少批判意识,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语”。
二、消解教师话语主导权的表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爱因斯坦认为,形成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不过牵涉到数学上的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4]
随着教育思想的日渐成熟,教师也在逐渐成长和改变。教师也从话语主导权的神坛走下来,由一个主导者转化成了平等的交流者。发觉了教师话语主导权的存在,就有老师开始思索如何消解话语主导权,笔者在实习期间听语文老师杨帆老师的上课片断(授课班级是七年级下学期,授课篇目是《丑小鸭》)。
杨帆老师这堂课的做法正是在消解教师的话语主导权。首先,他没有压制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尽管是一个与课文主旨相悖的问题。照顾到这位同学平时比较活跃,喜好表现的心理,他作为老师自然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这个机会,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此种课堂处理方式符合宁鸿彬老师提倡的“三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个欢迎”, 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独立见解。[5]其次,没有仗着师道尊严,强迫学生信服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按照学生的思路往下引导,做出偏离文章主题的举动。而是采取了学生们自发讨论,而后由学生总结出理解,没有以教师的思维去压制学生思考探索的问题的积极性,符合杜威提倡的民主:“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敬仰的方式。”[6]最后,杨帆老师还再次问提出问题的同学,得到肯定答复后称赞了这位同学,实际上从课堂中鼓励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做示范,营造对话的气氛,做到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等。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中互相尊重,协商,摒弃教师的话语主导权,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中,是消解教师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三、消解教师话语主导权的途径
(一)教师观念转变:塑造与学生平等好形象,营造平等对话好氛围
21世紀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和共享。知识的信息化严重动摇着教师的话语主导权地位,互联网、网校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的出现,知识变得透明、丰富且易于破译。教师因为占有了知识,这一权力的附着物,便行驶对学生躯体和灵魂的塑造,长期处于话语主导权地位,成为教学中拥有绝对支配权的主体。福柯呼吁结束这种主体。[7]当教师占有知识这个附着物逐渐脱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教师应改变独白式和主导问题提问式的上课方式,转向鼓励学生多提出个人见解的上课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放下教师的“惯习”,“一种社会化的主观性”[8],不再把课堂当作教师的宣讲台,由控制和被控制,变成了心贴着心,互相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去创设这样一种情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营造民主的氛围。真正树立生本的教育思想,把话语权返回给学生。学生在这样民主的氛围内,敢于接过话语权,在自我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真正成长为有创造力的新一代。
(二)师生关系定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杜威指出:“教育的最大浪费是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隔离,应克服学校各部分互相抵触,重复和不衔接造成浪费;天才教师的贡献局限于少数学生而造成的浪费是无法估量。”[9]杜威认为,真正地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找到自己,独立自主地去发现并经过思考,提出问题。因此,杜威也就是第一个将学生推上课堂提问主体位置的教育家。
在课改背景下,教师已不再是给学生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转而重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主体的变化,由老师变为学生,实际上是教学方式由独白式变成了对话式。抛弃了灌输式教育的背后,是把人与世界由分离,又重新放在一起看待了。教师与学生是一起发展,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動的被动参与者,而是思维的创造者,可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对话。
(三)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做平等者中的首席[10]
消解教师的话语主导权是一个过程,由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学生为主体。传统课堂中的教师绝对权威不再存在,教师转而变成了与学生一样平等的主体。在平等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自身良好的专业素质,不断增加原创性的知识,凭借成熟的思维方式,被学生们推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做到“其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向与情境共存,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11]担当起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此时,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下各抒己见,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独立地对所接触的课堂知识形成判断、解释和质疑甚至提出反对意见的本领。这样,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才是有效而有意义的。教学也由教师单向的输出,变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理解。做到好的教师教是为了不教。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话语主导权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消解教师话语主导权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逐步归还话语权的过程,是教育进步的过程,一方面要求教师意识到教师话语主导权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去尝试消解话语主导权,不再一味把好学生定义为亦步亦趋的乖学生,树立“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观念,进而带动价值取向的改变,使得学生不再是靠标准答案来获得知识,使得教育受压迫的现实得以改造,永久的解放教育学中的所有人;另一方面,学生慢慢形成在课堂上敢于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探讨与自我文化境遇相关的问题,成长为一个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人才。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的转变,双方积极地在课堂上平等建构知识,最终达到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辉,谢艺泉. 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J]. 教育科学, 2004(3): 49.
[2](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等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41.
[3]吉标. 教师话语霸权的危害、成因及消解[J]. 教育导刊,2006(7): 52-54.
[4]北京科技干部局, 北京继续教育学会.创造学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5]韩雪屏. 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年05月第1版 , 第417页.
[6](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第92页.
[7]徐辉,谢艺全. 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一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J]. 教育科学, 2004(3): 50.
[8](法)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173.
[9]甘民. 论欧美课堂提问的主体的演变[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1): 87-90.
[10](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 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38.
[11]肖聆伊, 刘长亮. 从话语霸权走向平等对话—对教师话语霸权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