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工党支部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07-16巫超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探索人才培养实践

巫超

摘 要: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阵地。论文以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教工党支部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为我校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工党支部;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我校是以医学专业为主、非医学专业协调发展的职业院校。随着时代的变迁,三明市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升级的艰巨任务,还需要培养大批服务产业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我校作为三明市唯一的市属高职院校,还担负着培养除医学专业人才之外的其他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高校是青年大学生的聚集地,是社会新思潮的发源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著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不仅要“学”优,还要追求“品”也优。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好政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将讲政治向学校延伸,以党的思想,给学生以政治的启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教工党支部处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阵地,在课堂、实训、实习、校企合作层面,与教师、学生、企业之间联系密切,不仅是政治建设、道德建设、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更是保证党委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执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的作用。

二、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培养技术型人才过程中体现的作用

(一)教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群体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是先进的知识文化的发源地、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社会前进的源动力,教师肩负着整合、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学生的课堂中,走近学生的头脑中,这不仅要依靠教师的能力,而且需要党支部要发挥其作用。高校教工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教师党员作为教师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其中,优秀的党员教师会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因此,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师德师风建设,从而推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了很好的群体示范引领作用。

(二)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桥梁纽带作用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开展工作的最基层力量,是高校党委工作精神的传达者。党支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成为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一方面教师党员通过党支部来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党员作为传播思想者,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在教学和科研中加强政治把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认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凝聚师生群众的坚强阵地和政治核心。

(三)校教工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

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也是一个矛盾突发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时期。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等,这些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符合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而如今的青年学生,有抱负、有理想,想干一番事业,想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学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织,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当前的环境下,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青年学子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抵制消极和不健康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广大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我校教工党支部在推进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联系不够紧密

支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主要是加强党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很少围绕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去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对日常教学、学校管理以及对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校园文化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搭建一个师生间围绕专业、学科讨论交流的平台,对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的结合起到促进作用。

(二)重教学轻党建现象较严重

我校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校人数已达6000多人,更名之后,“医”类与“非医”类专业协调发展,生源结构呈现多样化、差异化。教工党支部的教师党员教学任务或行政事务占据了其大部分时间,存在重教学轻党建现象,组织师生进行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学习效果不尽理想,对学习的内容也存在片面性。这些不利于高校建立学习型党支部,不利于共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对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不够紧密

校党建工作细致认真,多次获得省、市表扬。但是如何在党建活动中体现对人才培养的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仍在探索中前进,是一次挑战,也是新的尝试。

四、我校教工党支部对人才培养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一)啟动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建设高素质教职工党员队伍

我校党委启动推进实施“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以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积极探索确保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支部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有效机制,实现学院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双促进、双提高,为我校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以经管学院党支部为例,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先锋模范作用

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生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在每年新生入学前,从支部中学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优秀的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新生的“助理辅导员”,我院担任新生助导的入党积极分子占总人数的60-70%,这不仅可以在新生中给予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能锻炼、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能及时的反馈学生的思想状态、现实问题等,维护了校园的稳定。

2.巩固宣传阵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2018年开始,在我院的刊物《忆水》中,撰稿人均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通过散文、诗歌、心得体会等来直抒胸臆。财经党支部书记为刊物审稿人,对学生的作品严把政治关,不仅让刊物成为了学生表达思想的载体,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动态,而且加强了学生对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3.发挥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德树人根本任务

每年新生入学初,我院都会召开以“教师党员联系专业”为主题的专业介绍会,大会由优秀共产党员主讲。如会计系由陈由辉老师主讲、工程系由高娟老师主讲,介绍会不但向同学们宣传了本专业,加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信心,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标准规范自己言行的要求。

(三)探索建立学习型党支部,共建师生交流有效平台

党支部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强化问题意识,找准广大青年学生关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释疑解惑和专题教学,不断启发和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高校建成坚不可摧、永不失守的意识形态阵地。

(四)发挥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

可以从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有效的桥梁纽带、开展创新项目、组织个性活动等诸多方面,使教工党支部在学生在科技创新服务实践中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

五、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更需要优质的高职院校,在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下,充分发挥我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发挥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作用,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方芳.高校教工党支部育人作用发挥路径和机制的探究[J].决策探索.2018(10)

[2]任娟.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职业,2015(11)

[3]玄雪梅.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3)

[4]黄福生,苏兰.高校院系教工党支部建设实效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2)

[5] 张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效性探索[J].学术交流. 2014(01)

猜你喜欢

探索人才培养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