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以及践行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9-07-16刘心悦牟变变王倩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大学生

刘心悦 牟变变 王倩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然而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的大学生,则成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培育对象。大学生要以自身行动去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践行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必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导向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要求

年轻的我们还未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社会价值观以及对自身的定位还未完全形成,在精神建设上有很大的可塑性,对社会及自身的认知也不够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从而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易于掌握和理解生态文明,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来保护环境,对我国以后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坚决做好污染防治。所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程度的大小都会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是很振奋人心的,勾画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线,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出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整体生态意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和践行进行调查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践行情况数据分析

(一)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及了解程度

小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一些试题来专门测试答题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状况,从数据中来看,大部分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途径较狭窄,仍有一部分人群对于相关问题的了解较为匮乏。其中,在“关于了解生态环保知识的渠道”中,网络电视媒体传播占了解途径的绝大多数(81.82%),超过半数人(63.64%)通过书本杂志报刊了解,过半数人(54.55%)通过学校宣传活动和学习课堂了解,少数人(36.36%)通过学术讲座报告了解,超过五分之一的人(27.27%)则是通过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在“关于生态文明提出及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会议时间”中,不是很清楚占54.55%,十八大占36.36%,十七届三中全会占9.09%,十七大占0%。

(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中,受试人群对于个人的环保意识的看法较为一致,其中大部分(90.91%)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十分密切;少部分(9.09%)还没有环保意识,不知道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在“对绿色消费的看法”一问中,超过一半(63.64%)认为它是一种适度调节的消费,不到一半(27.27%)认为该消费的消费,不该消费的不消费,极少数人(9.09%)认为食用没有污染的食品是绿色消费。

(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情况

从相关数据看,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情况仍需增强。在“关于生活中如何处理自己无用的书籍衣物以及其他用品”中,超过一半(63.64%)会捐出去或使用其他方式,近一半(45.45%)会直接扔掉,少数(18.18%)会挂到网上出售或无偿送出。在“关于学校住宿中是否会一水多用”中,72.73%的同学会,27.27%的同学偶尔会。在“关于与同学聚餐时的做法”中,54.54%会按需点餐避免浪费或提醒身别人这样做,45.45%会偶尔这样做。在“关于平时打印材料的做法”中,占63.64%的人会双面打印,占36.36%的人会单面打印。在“关于下课是否会主动关闭教室灯”中,占54.55%偶尔会,占28.37%不会,占17.08%会。在“关于课后垃圾情况”中,过半数人(66.46%)扔在教室的纸篓里,少数人(24.26%)扔在地上,极少数人(9.28%)扔在桌上。在“关于毕业后是否愿意把自己的专业课书本和相关书籍无偿捐赠给学校”中,占54.55%依情况而定,占34.74%愿意,占10.80%不愿意。

(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中,极大多数人(90.91%)认为是乱扔垃圾和使用一次性餐具、用品,绝大多数人(81.82%)认为是水电浪费,大多数人(63.64%)认为是公共场所吸烟,过半数人(54.55%)认为是破坏花草树木,将近一半(36.36%)认为是其他行为。在“关于发现身边有生态破坏行为的做法”中,63.64%会想办法阻止,36.36%会向有关部门反映,18.18%认为与我无关。

而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受试人群给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在“关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中,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占81.82%,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感触占63.64%,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占63.64%,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占81.82%,通过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生态环境感化占63.64%,其他的有效措施占18.18%。

三、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现状

(一)目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及思考

现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大部分同学是通过网络了解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及相关知识,以及通过书籍报刊、学校的讲座知识宣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大力推进,大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耳濡目染,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关于生态文明提出及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会议这一点,不清楚的同学占大多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同学们都选择了生态环境建设,可见同学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点连了解的不够全面,过于狭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来看,大多数同学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己关系密切,可见同学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这对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十分重要。

(二)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情况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纸空谈,更要落在实践。从调查数据来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情况不是很好。在校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現象,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对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认识不全面,过于狭隘,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培养方面,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加强力度,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随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破坏公物等现象,因此德治教育刻不容缓。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学校可以加强教育宣传,组织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掌握基本的环保法律知识。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开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采取户外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教育。

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加强互联网及电视媒体的宣传。环保部门及宣传工作者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模式,内容新颖,形式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进行答疑解惑,突出重点,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一份力量,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