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圩文化对边境民族融合的作用

2019-07-16林燕纳周苗颖张静罗晶晶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民族融合

林燕纳 周苗颖 张静 罗晶晶

摘 要:在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歌圩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且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对此人们的选择就更丰富了,因此,传统的歌圩文化活动越来越不受人们关注。歌圩文化存在着传承人断层、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歌圩文化,促进边境民族融合,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多途径培养专业人才,在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综合开发歌圩文化,打造歌圩文化品牌,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歌圩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品牌

一、引言

壮族歌圩文化源远流长,是经过壮族人们的沉淀和积累,具有独特的壮族民族特色。壮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是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的广西,在这样独特的优势下,沉淀出了壮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歌圩”节是属于壮族的娱乐活动性节目,每当到了这个特定的时间,壮族人民就会自发的聚集到特定地点进行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歌圩”为各界酷爱山歌的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魅力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广西的本土山歌文化。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崇左市为此举行了关于宣传十九大精神主题的歌节活动,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崇左市把歌圩当成一种宣传民族文化精神载体,充分发扬其强大的内在优势。据调查,在互联网红豆社区崇左论坛举办了山歌比赛,在山歌赛中还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的奖项,增强了群众参与歌圩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举办歌圩活动的目的。其中有超过2500首的即兴创作山歌,同时在崇左市首届壮族山歌大赛中,有关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山歌50首,涉及新农村建设山歌50首[1]。

大新县、天等县等地将歌圩叫做“隆垌”,其中有对歌、宴请好友、走访亲戚等一系列活动,从白天持续到晚上。越南高平省也有类似的歌圩,中越边陲各民族以歌圩文化为精神纽带,推动了边境两国间各民族友好交往,为促进边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精神依托。本文以崇左市为例,探索歌圩文化对促进边境民族融合的功能,发现歌圩文化的作用,并提出优化歌圩文化传承的策略,以期促成民族融合以及社会和谐的融洽氛围。

二、边境地区歌圩文化的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发展平台逐渐扩大

近年来,政府逐渐重视歌圩文化的传承载体,重视歌圩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天等县为例,天等体育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天等县支中心、天椒广场、博物馆、96个村级篮球场、124家农家书屋“农家书屋”、13个乡镇文化站、327个村屯文化活动室、158个文艺舞台等一大批文体和电视广播等设施在天等县先后建成。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为民族文化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也为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不斷发展

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天等县积极筹备举办“月末文艺广场”和“千团万场”等各类文化活动,天等全县228支文艺队充分利用春节、龙垌山歌节、霜降山歌节等传统重大节日,展开一系列传统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各族人民自发的来参与其中,并通过唱山歌或者其他形式进行交流与互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大新县先后建设了200多个屯级组织活动场所、发展和培养了1000多支村屯业余文艺队伍[2],并多次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多种民族文化系列活动,如壮族传统趣味竞技、壮族传统美食制作、民族服装展示等,强化了人们对民族文化开发和传承的意识,促进大新县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3.文化精品成果丰硕,精神“食粮”不断丰富。

近年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逐渐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如天等县积极打造民间气势磅礴的《打榔舞》、神秘莫测的《拜囊海》 和民俗节庆“霜降山歌节”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向都壮族霜降节”、“壮族打榔舞”已被自治区列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预备名单。大新县积极打造民族品牌,为拯救壮族民族文化而塑造“奇葩”。如最具特色的“高腔诗蕾”《德天恋歌》,及夸赞大新的《醉美大新》,还有动人旋律的《唱着山歌盼你来》等民族文化精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歌圩文化对边境民族融合的功能

(一)激发了民族文化的活力,促进边境和谐发展

边境地区壮族传统歌圩点与越方侬侗举行的时间相近,边境各民族常常相互来往交流。中越边境各民族以歌圩文化为精神纽带,这种正常的传统文化交往和互动,促进边境两国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打造边境和平共处的氛围 [3]。2017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大新县民族与宗教局同桃城镇党委、政府在大新县德天广场联合举办“欢度元宵节”大型文体活动,这使得群众在假期中,能更好的享受歌圩文化带来的乐趣,给各族人民营造交流和互动的氛围。在2017年3月到10月期间主动和县文体新广局、乡镇对接,合作承办了中越呗依国际侬垌节暨宝圩“二一九”观音诞文化节、中国大新侬垌节暨硕龙镇建街133周年庆祝活动及“边关风情旅游”下雷霜降文化节,吸引了许多中越两国游客积极参与,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丰富大新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突出地域特色,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壮族人民承载着勤劳、勇敢、朴素的民族精神延续至今,民族内涵依旧浓厚。绿水青山,歌圩文化散发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如歌圩文化是以地方方言的形式诠释出歌唱者对爱情的向往及对生活的热爱等思想感情。大新地处祖国南疆边陲,“侬垌”是大新县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节庆民俗文化,如“短衣壮”。大新歌圩的对唱形式有劳作中对唱助兴,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的传统,在耕作区域中进行山歌对唱,形成了春耕秋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三月三”等歌圩节源于壮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传说等等。它是一种团结的符号,形成民族的契合点。据调查得知,大新县各村每年都举办一到两次的歌圩活动,每个村的歌圩时间不一样,每到歌圩节各家各户置办美食迎接各方来宾。亲戚朋友间也形成了共识每逢歌圩就相互走动拜访,为边境少数民族群众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平台,增强了各民族间的情感,促成民族团结友爱的氛围。其中,大新县各村屯歌圩时间表如下:

四、歌圩文化发展的制约条件

在世界多元化趋势下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歌圩文化也不例外。歌圩文化遭到重击,有着不断衰弱的趋向,在传承发展上面临着传统成份削弱,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而目前歌圩文化发展的制约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形式过于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在实践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意的精神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所以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歌圩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政府也是做了一定工作进行保护的,如:举办下雷霜降文化节、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民族和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等。在当前文化日趋多元化,而政府所做的保护工作的方式还是过于单一。

歌圩文化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迄今为止, 我国还是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歌圩文化并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歌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作为传承歌圩文化主力军的年轻人,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对歌圩文化的内涵没有深刻的认识。故而对于歌圩文化没有太多地认同感。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歌圩文化发展的脚步受到了阻碍。

(二)资金投入不足,歌圩场数量减少

政府除了每年三月三投入经费举办山歌比赛外,其他乡镇、村屯的歌圩节主要由当地街(村)民委组织举办,各乡镇、村屯的民众自掏腰包凑钱,但由于筹集到的资金不多,歌圩文化活动规模都是非常小型的,所以影响效果并不是很大[4],对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度也不大。正是因为经费不足导致一些民族文化管理机构不能深入乡镇、村屯去收集和整理相关民间传统文化,使得大部分歌圩文化不断流失,不断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

目前大新县和天等县举办歌圩的场地已经减少了很多,原因之一是受到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冲击,使之得不到人们的热捧和青睐。电视节目、电影、KTV等现代文化的浸透,所以群众受歌圩文化的熏陶不够深刻,进而使歌圩文化得不到很好地发展。原因之二是具有报酬性质的山歌演唱活动逐渐取代大新和天等民间自发的传统山歌活动。

(三)歌圩出现“有圩无歌”,且山歌文化后继乏人

歌圩活动一年比一年冷清,中老年人成为参与歌圩活动的主力军,而年轻一辈的人对歌圩并不感兴趣,一般都不会参与其中,所以大部分歌圩已经出现“有圩无歌”的情况。一些歌圩活动的主办方虽然是以歌赛的形式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但参与活动的主体,只是少部分的山歌队成员和山歌爱好者;或歌圩活动的举办地点定在郊区,甚至是在村、屯交通不发达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离市中心较远,所以即使展开活动,参加者也不是特别愿意过来参与,于是这些地区的歌圩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虽然大新县和天等县各乡镇有各自的山歌队,但成员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少有青少年参与其中,会唱山歌和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甚至听不懂歌圩。且大多数年轻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选择外出打工,所以只剩“空巢”老人和小孩留在村里生活,甚至有些家庭一家老老小小全都跟着一块外出打工,关门闭户,山歌越来越没有人唱,会唱的中老年人也无法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 ,山歌后继无人[5]。壮族歌圩出现了断代的现象,山歌文化也越来越缺乏继承人。

五、建设良性歌圩文化生态的途径

(一)打造歌圩文化品牌,促进歌圩文化与旅游业结合

打造品牌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品牌意识,要把“三月三”歌节等民俗活动以及崇左市现有的一些节庆活动包装融合进民俗传统文化元素,而且必须大力发掘歌圩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大胆借鉴与吸收国内外有益的做法,使其具备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其歌圩文化富有新的藝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从而全力打造崇左本土歌圩文化品牌。同时我市处于中越两国边界,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中越边界地区的人民积极地开展一系列有关歌圩文化的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新、凭祥、宁明等重点旅游景区以及当地的旅游资源,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促成崇左市歌圩文化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转变歌圩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从而更好的扩大其文化影响力。

(二)大力整合资源,扩大群众基础

随着经济的疾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在提高。然而,“三月三”等歌节的发展壮大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般举办歌节活动所需的经费是由群众自主集资或者通过社会募捐筹集而来,但由于歌圩活动影响不大,往往筹集的资金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财力支持和引导、民间的推动参与、内容的交流互动,才能使歌圩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和作用。政府引导主要是在宣传导向上给予充分保证,在经费和创作人员培训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等等,要把各地零散的歌圩点做大规模,激发群众参与的激情,让群众成为歌圩的主角,而不是凑热闹、过把瘾,同时也要使歌圩节目活动更富有互动性、参与性,从而变歌圩文化资源为资本。

(三)培养歌圩文化人才,确保“后继有人”

为了使山歌等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流传下去,必须抓好培训与传授工作。一是组织擅长唱山歌的民间艺人向爱好山歌的青年人传授技艺技巧,培养唱山歌的后备人才,保证民间文艺后继有人。二是用山歌的形式创作一些歌颂人民、党,歌颂伟大祖国的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山歌歌曲、舞蹈等,并在各乡村进行定期定时的演出,从而唤起人们对山歌文化的浓厚兴趣。三是在我市成立以农村歌师为主体的壮族山歌协会,加强歌师队伍建设,努力推性“一周一课”的教学机制,把山歌文化与课堂结合,发展山歌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有关部门对一些有前途的乡村青年、山歌歌手等民间艺人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送到专门的文艺艺术学校进行学习深造,以造就一批懂歌圩文化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定期举办山歌比赛,对获奖的选手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也激励爱好唱山歌的人参加比赛,增强其荣誉感。

歌圩文化是壮族山歌的自然载体,更是壮族文化的精神载体,而且还对边境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歌圩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两面性。在网络媒体上、报纸、期刊等传播媒介报道中,歌圩活动比如山歌比赛,经过大众传媒或政府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包装,歌圩活动中属于民间的“俗”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冲淡了,参赛的各个民间歌手不仅要编唱歌曲,而且还必须声情并茂地表演才更容易在比赛中获得高分[6]。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进行包装,这就使山歌比赛变了味。因而,我们应该深思歌圩文化的未来发展道路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发展。当大众传媒或政府面对歌圩文化进行传承和开发时,也使得歌圩中属于原生态的“俗”文化的成分被冲淡,从而使歌圩的艺术性被消减。所以在歌圩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既要保持歌圩的原生态,又要将歌圩文化发扬光大,促进歌圩文化良性发展,进一步发挥歌圩文化在民族融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2):55-59.

[2]闫冰竹.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文化金融品牌[J].中国金融家,2013(07):30-32.

[3]黄桂秋.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J].广西民族研究,2016(05):85-92.

[4]王蔷薇.靖西县壮族民歌传承现状调查[J].歌海,2012(06):44-46.

[5]李凯旋.城市化背景下靖西壮族歌圩文化的保护实证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4,27(06):101-103.

[6]覃慧宁.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J].民族艺术,2004(02):74-79+108.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民族融合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