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9-07-16孙小慧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对策

摘  要: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结合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部分现状,本文从学生、企业和院校三个层面分析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顶岗实习是一种更具体的教学形式,能紧密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落实顶岗实习这一具体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对策

作者简介:孙小慧,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中药有效成分。(湖南 常德 415000)

中图分类号:G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132-03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学生在进校时确定自己在校学习后的实习地点与企业,在校两年的学习时间里,企业可以根据用人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宣传企业文化,让学生熟悉以后的工作内容,了解即将实习的企业。在最后1年的顶岗实习中,教师进入学生实习点视察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反馈,解决问题,实现“双赢”。校企合作将“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两年在校学习与一年带薪实习衔接得更加紧密。

顶岗实习是离校实践学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中,是掌握职业技能的过程,也是提高合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素养的过程。[1]顶岗实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2]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顶岗实习体现了人才与市场接轨,人才适应社会所需,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实习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习的质量。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层面。

(1)角色转换困难。

学生在校学习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学的时光轻松自由没有压力。进入到企业后,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独立解决。一方面,所面临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课堂学习,而是生产或者销售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困难,学生会产生无助感。另一方面,在企业不像在学校一样自由,企业有严格的管理要求,一些学生无法适应岗位的严格要求和工作的劳累与压力,从而产生逃避、消积心理,甚至希望通过更换实习单位解决问题。

(2)自我认知不足。一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后,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做一些简单的杂务,工作内容枯燥单调,内心产生不平衡,认为大材小用,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因而在工作中消极怠工,得过且过。一些学生性格较内向,进入经营、销售岗位后无法克服困难,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正常实习。

(3)对实习目的认知不足。通过调查,学生进入企业后面临一些岗位遇到季节性的加班生产时段,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让学生产生实习工资与实际报酬不符的想法,出现逆反心理。实习阶段,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做好自我规划,对实习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实习是学习技能,适应岗位的过渡阶段,过于看重报酬,计较得失会影响实习结果。

(4)沟通交际能力较差。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人际关系开始复杂化,大部分学生年纪小做事冲动任性,不顾大局,加上沟通交际能力较弱,常常感到实习困难。

2.企业层面。

(1)大部分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制定详细的实习生培养计划,在实习生的管理上比较混乱。一方面,由于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不愿意花大量精力在实习生培养上,不注重学生的轮岗学习,使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另一方面,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考核计划,不能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更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安排。一些学生在生产部门做生产,进行较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加班,使学生有被企业压榨劳动力的感觉。另外,实习生常常跟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一起工作,内心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实习生在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带教老师由于自身素质、时间紧迫等原因忽视带教操作无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无法动手实操导致达不到顶岗要求。

(2)企业区别对待明显。在一些节日和公司年会上,企业对待实习生与普通员工区别过于明显,给实习生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一些企业没有把实习生当作公司的一分子,使学生普遍缺乏归属感。

3.学校层面。

(1)相关实习信息发布滞后。许多学生对于实习过程中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答复。如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实习怎么申请停止实习,更换实习单位如何办理手续,学校缺乏系统、动态的实习生管理平台等问题。

(2)监管与指导滞后。由于实习单位地域分散,导致学校指导老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向,不能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监管和指导难度较大。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原因,许多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但校企合作的优势这时候也得到了凸显,校企合作的实习生相对集中,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校企合作在学生技能培养上更加明确,与普通的顶岗实习相比较更加可控。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指导老师联系紧密能迅速了解学生实习整体现状。

二、改进对策

1.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学校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建设。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为更好的过渡,可以邀请优秀实习生来校给实习生们分享如何自我调整,针对实习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

2.企业与学生深度对接。校企合作的优势之一是企业可以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入学后企业就能通过与班主任和指导老师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在校两年期间,企业可以给学生培训相关岗位知识,宣传企业文化,通过课堂培训、假期实践、企业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未来的工作,提前熟悉工作内容与工作環境,增强实习适应性。在定期培训过程中,企业也应当适当了解学生,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学生的个性及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安排实习岗位。

3.企业与学校深度对接。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后,可以将岗位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学校与企业再沟通,在教学中紧跟用人单位的市场需求,通过实习的反馈对专业课程设置做细化调整,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使课堂知识更加贴近工作实践,形成良性循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顶岗实习基础,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同时,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指导老师应当有在企业工作和实习的实践经历,应当利用假期进入企业学习。

4.制度的完善。

(1)报酬制度。企业的报酬制度有待于完善,实习生长期加班的加班费应该有明确的说明,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学生实习的动力。

(2)安全制度。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双重身份使学生的安全责任划分比较复杂,学校需加强安全教育以及与企业做好协商。

(3)实习生培养制度。企业不愿意花时间培养学生,主要是实习结束后离职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跟学生有关,学生不重视合同,大部分学生还比较年轻不够踏实,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沒有人才培养的意识,企业应当制定培养计划,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将会给实习生带来很大的信心。国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办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应联合学校制定实习生培养计划。进入岗位实习后,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结果与表现,适当调整岗位。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可以分步学习,逐步考察,考察通过之后再学习新知识。对一些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人才储备做准备。另外,企业应该给予实习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4]

(4)学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平台机制,动态掌握实习情况。[5]校企合作下,虽然对于学生的实习情况更加可控,但学校指导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全程监督、指导与考核学生的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实习目标。一方面,学校应该对实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定期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集中解答与疏导,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安排不同的指导老师实地检查实习情况。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在实习生的管理上凸显了自身的优势,有利于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人才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实习的规范有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此背景下,还需要不断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蔡勤生,宋秀梅.顶岗实习:提升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30-1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2-13].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 韩婷婷.浅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1):168-169.

[4] 赵斌,孙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纺织服装教育,2014,(5):415-418.

[5] 甘孟红.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水平的研究——基于顶岗实习管理平台[J].南方农机,2019,(1):141.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