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2019-07-16尉驰袁平年郭文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白细胞阿司匹林心电图

尉驰 袁平年 郭文怡

710032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尉驰、郭文怡);710032 西安,西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袁平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造成全球每年1 790万人死亡。2015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CVD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中国疾病负担加重的原因之一[2]。201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为2亿9 000万[3]。ACS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ACS患者住院后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早期再住院仍较常见,有些患者需要多次入院进行治疗。我国ACS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约为5%~6%。再入院是ACS患者中常见、但昂贵的不良结局[4]。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低,经济负担重。PCI术后30天的再住院率为8%~17.9%,多为心血管原因再入院,但较少研究分析再入院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明确再入院的高危因素后,可积极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减少ACS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1 397例ACS患者行PCI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PCI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危险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西京医院心内科行PCI的ACS患者。本研究选择的患者需要在入院当天进行ACS诊断。ACS的诊断基于与ACS一致的临床表现(缺血性症状)和以下至少一项:与ACS一致的心电图改变,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磷酸激酶和/或肌钙蛋白)的连续增加。根据随访6个月内的再住院次数,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6个月内因ACS两次或多次住院的患者。对照组为因ACS就诊一次行PCI术的患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病例组纳入标准:(1)ACS患者在PCI术后6个月内再次或多次入院;(2)临床资料完整。对照组纳入标准:(1)ACS患者仅住院一次行PCI;(2)电话随访患者无外院手术病史;(3)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入院后未接受PCI的患者;(2)临床资料缺失。

1.3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既往病史、冠状动脉病变评分、辅助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服用药物情况。随访6个月,主要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随访期间住院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病例组610例(43.7%),对照组787例(56.3%)。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男性比例、吸烟史、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肌钙蛋白I水平、心电图ST段改变、心功能、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均有明显差异(均为P<0.05)(表1)。

2.2 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肌钙蛋白、Gensini评分、肌酸激酶心肌型、肌红蛋白、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吸烟、心电图ST段改变、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血管数、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均是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住院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50,95%CI:1.08~2.08)、年龄>65岁(OR=1.48,95%CI:1.08~2.03)、白细胞计数>10×109/L(OR=3.03,95%CI:1.55~5.91)、多支血管病变(OR=2.83,95%CI:1.88~4.26)、糖尿病(OR=1.73,95%CI:1.21~2.47)、心电图ST段改变(OR=3.91,95%CI:2.86~5.34)和右冠状动脉病变(OR=2.07,95%CI:1.41~3.02)是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2.3 亚组分析

进行性别和年龄分层后发现,≤65岁男性的PCI术后6个月再住院危险因素是白细胞计数>10×109/L(OR=6.69,95%CI:2.61~17.13)、多支血管病变(OR=4.52,95%CI: 2.78~7.34)、心电图ST段改变(OR=2.94,95%CI:1.94~4.48)、糖尿病(OR=1.70,95%CI: 1.04~2.77)、心肌梗死(OR=2.53,95%CI:1.61~3.97);>65岁男性的再住院危险因素是多支血管病变(OR=3.482,95%CI:1.49~8.11)、心电图ST段改变(OR=9.76,95%CI:4.77~19.97);≤65岁女性的再住院危险因素是多支血管病变(OR=16.98,95%CI:5.43~50.08)、心电图ST段改变(OR=3.81,95%CI:1.56~9.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5.82,95%CI:1.46~23.25)、心肌梗死(OR=4.91,95%CI:1.51~15.99)、三酰甘油升高(OR=3.11;95%CI:1.17~8.24);>65岁女性的再住院危险因素是多支血管病变(OR=10.17,95%CI:2.55~40.53)、心电图ST段改变(OR=10.21,95%CI:2.75~37.91)、三酰甘油升高(OR=9.17,95%CI:2.08~40.49)。

3 讨论

PCI术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一种重要手术方法[6]。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PCI术后再住院是一种常见且昂贵的不良心血管事件[7]。分析PCI术后再住院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ACS患者PCI术后再住院率。

我们发现,男性、年龄>65岁、白细胞计数>10×109/L、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心电图ST段改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是PCI术后6个月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阿司匹林是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保护因素。对患者进行年龄和性别分层后可以得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其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Hannan等[6]发现,年龄>65岁、女性、射血分数低、多支血管病变及包括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在内的多种并发症是PCI术后早期再住院的预测因素。Claudio等[8]发现,30 d内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女性、老年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瓣膜手术史和PCI并发症。GRACE研究首次将ACS患者30 d的早期再住院与6个月的晚期再住院进行比较,发现女性、高脂血症、钙通道拮抗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高GRACE评分与再住院的风险相关[9]。我们发现,无论是早期(30 d)再住院还是晚期6个月再住院,高龄(年龄>65岁)、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和心电图ST段改变均为再住院的危险因素。此外,男性患者的PCI术后6个月再入院率比女性患者高,与国外研究不同。可能和中国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女性ACS的发病率低于男性有关,且Worrall-Carter等[10]的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入院后接受PCI治疗率低于男性患者,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我们的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和PCI术后再入院有关。Chung等[11]发现,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PCI的患者中,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升高与心肌保护的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的扩大及预后不良有关,推测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更大程度的组织缺血所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促进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增多,从而影响再入院。目前,PCI术后患者均按照指南常规给于不少于1年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既往研究结果均发现,联合阿司匹林的双抗治疗对于ACS患者PCI术后是获益的[13-15]。本研究证实,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ACS患者PCI术后的再入院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坚持足量、足疗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男性、年龄>65岁、白细胞升高、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心电图ST段改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是影响ACS患者PCI术后6月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阿司匹林是再入院的独立保护因素。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白细胞阿司匹林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白细胞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