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族语模式和地方变体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劣
2019-07-15张晗
张晗
摘要:应该采用本族语模式和地方变体模式一直是对外英语教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从相关文献入手,分析了两种模型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缺点。在世界英语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英语外圈中应优先选择地方变体模式,扩张圈中应选择本族语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本族语模式;地方变体模式;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已发展出多种英语变体。由于受母语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每种英语变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词汇或语法。Kachru(1985)将英语变体划分为内圈(Inner Circle)、外圈(Outer Circle)和延伸圈(Expanding Circle)三种类型,英语世界化理论(World Englishes)自此得以发展。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非母语使用者的英语教学中,应该选择哪种英语变体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标准变体作为本族语模式被推广为国际上唯一可接受的英语教学模式。然而,目前这一观点受到了世界英语学者的挑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从学习者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来说明英语作为世界语(EIL)所面临的教学上的挑战。
二、本族语模式
本族语模式通常指以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为标准的教学模式,是大多数外圈和延伸圈国家的选择。
(一)优势
本族语模式能够给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完善的测试标准。此模式所选的变体是得到公认的英语变体,因其用法规范,有各种词典和参考书。还有大量规范的真实语料,如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等,可以被改编成英语教材,同时方便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此外,标准英语已有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测试体系,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比如雅思和托福。位于外圈和延伸圈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已有的测试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其实非母语学习者从本地教英语的老师身上获益更多。人们普遍认为想要学好英语就只能在课堂上有且仅使用英语。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利用这一概念通过雇佣大量英语母语使用者来吸引学生和家长。但是由于教育市场的不完善,这些人中大量都未接受过英语教学相关的培训。他们唯一的技能就是讲母语。但是这一优势在课堂的讲授和互动中也常常会变成劣势。当学习者未达到一定英语水平时,仅靠英语他们很难理解教学重难点,这反而削弱其学习动力。在外圈和延伸圈的国家里,本地英语教师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取得教学资格方可从事教学工作。而其自身的英语学习经历让他们更了解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有效的各种学习策略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当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时,还可以用母语解释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劣势
选择本族语作为教学模式最大的劣势是目标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威胁,即对学习者身份的威胁。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在内圈的英语变体的势力,以及英语变体之间的等级制度。许多曾受到西方威胁的亚洲国家会面临一种困境:一方面担心目标文化威胁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使用目的语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长期以来日本对其英语教学材料中的文化内容持有矛盾的态度,在“亲英”和“恐英”这两个极端之间摆动,不断反映着日本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Hino,2012)。
使用标准英语作为口语教学尤其是会话教学的基本模式有时候是不妥的,主要原因是口语教学仍然基于标准英语的写作语法。但写作语法与会话语法差别太大,所以许多非母语英语学习者在说英语时很生硬。学习者未能认识到连词和一些词首母音脱落形式在口语中的重要性,比如gonna、gotta、和innit等(Rühlemann,2008)。研究表明本族语模式并不适合大多数外圈或延伸圈国家的学习者,因为标准英语在这些国家中是难以达到本族语的语言水平的。Honna 和Takeshita(1998)指出,口音对学习者的自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像本族人那样说英语,他们会感到尴尬甚至羞愧。当学习者发现他们的非母语教师不能制给与合适的教学模式时,他们会更加怀疑自己是否可能习得“标准”的口音。因此,本族语模式一定程度上会贬低学生的潜在优势,削弱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
三、地方变体模式
地方变体模式是指以当地英语变体为目的语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可理解性、身份的可传递性和易学性三个方面来讨论以地方变体模式的优缺点。
(一)优势
就可理解性而言,地方变体模式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与其他圈子的英语使用者进行沟通。比起统一说某一英语变体,学会相应的英语变体更能帮助说话者调整语言,以便让来自不同的母语背景的对话者听懂,尤其是英语非母语使用者。在地方变体模式中,延伸圈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英语变体来表达其本土的价值观。对外圈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选择本土化的英语变体作为学习模式更有利于他们的圈内交流。以印度为例,因其有着较多的民族,其官方语言也丰富多样。本地化的英语作为印度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主要用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就身份可传递性而言,地方变体模式可以使本土文化不受其他文化的干扰。正如上文所述,在本族语教学模式中,保持本地文化的完整性是首要考虑问题。地方变体模式却可以忽略这一问题,因为他们可以将标准英语和本地英语的相关特性结合起来,以期规范其言语行为。
就易学性而言,地方变体模式有利于学习者习得目的语。研究表明母语负迁移使学习者难以习得其它圈的语言变体,而大多数英语变体都经历过类似皮钦语的过程,即为新的语言增添当地的语言特色。因此,相较标准英语,非母语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当地的英语变体。
(二)劣势
外圈和延伸圈的英语变体不如内圈的英语变体的使用规范,所以学习者和教师很难区分当地语言变体和学习者错误两者之间的差异。当缺乏标准词典或规范时,学习者倾向从内圈中尋找规范,但当地英语中正确的语言形式在标准英语中也许正好是错的。外圈的英语变体经历了长期的范式更替才发展成具体的地方英语变体。例如,新加坡有标准新加坡英语和新加坡英语口语这两种常用的英语变体,但因为缺乏区分这两者的语言规范工具,教师自己对这两种变体的使用都缺乏自信(Schaetzel等,2010)。
英語学习者,尤其是延伸圈的学习者,缺乏对世界英语和本土英语变体的认知。延伸圈的学生接受标准英语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本土英语资源的短缺。EIL缺乏一个具体的定义,造成概念化的困难,导致学习者过于追求单一的标准变体。此外,延伸圈中的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世界英语的相关培训,造成地方变体模式实施的困难。Jenkins(2006)发现,延伸圈国家的英语教师仍然认为尽管英语及其使用者存在多样性,但“标准的”英语仍属于英美等内圈国家。她呼吁通过设计实践EIL课程的教师培训项目创建一些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多样性的意识。
四、结语
外圈国家采用当地英语变体模式是自然结果,如印度英语。外圈的本土英语具有自身风俗、传统和文化的特征,有利于其圈内交流。延伸圈中本族语模式教学也不会带来太多问题。首先,延伸圈的英语变体仍未定型,缺乏语言使用规范体系,不利于学习者辨别语言的正确形式。况且,内圈英语变体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真实语料。其次,扩张圈和外圈的文化需求不同。外圈的英语变体是为圈内交流服务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涵盖其文化特征的变体。延伸圈国家所担心的两种文化之间平衡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英语教学来实现。日本长达一百年的英语教材史说明经历过“亲英”和“恐英”这两个极端后,随着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是可以通过完善教学教材到达平衡(Hino,2012)。最后,鉴于外圈和延伸圈的国家的数量过多,学习各种英语变体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国际交流中标准英语是有效沟通的最佳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英语不能用来表达本土文化。以标准英语为主导教学模式,同时引入其他英语变体作为普通课堂实践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反映世界英语的现状,并具有可操作性。综上,从可理解性的角度出发,地方变体模式适合世界英语的外圈国家,本族语模式更适合延伸圈国家。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目标和需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材料和资源的可用性等因素来决定。
参考文献:
[1]Jenkins, J.2006.“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world Englishes and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TESOL Quarterly.Vol.40,No.1.
[2]Hino, N.2012.“Endonormative models of EIL for the expanding circle”, in A.Matsuda(ed.).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3]Honna, N.&Y.Takeshita.1998.“On Japans propensity for native speaker English: A change in sight”, Asian Englishes.Vol.1,No.1.
[4]Kachru, B.B.1985.“Standards, codification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 in R.Quirk&H.Widdowson(eds.).English in the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Cambridge, et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Rühlemann, C.2008.“A register approach to teaching conversation farewell to standard English”, Applied Linguistics.Vol.29,No.4.
[6]Schaetzel, K., B.S.Lim&E.Low.2010.“A features-based approach for teaching Singapore English”, World Englishes.Vol.29,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