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大地艺术研究

2019-07-15于洋洋,曾淼

戏剧之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美学观生态美学

于洋洋,曾淼

【摘 要】大地艺术强调走向自然,融入大自然中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体验,其美学观与生态美学具有一致性,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生态审美观的转向。

【关键词】生态美学;大地艺术;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140-01

一、大地艺术的发展概况

大地艺术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真正被学界认可是在1968年的“大地艺术”展上。它是指运用自然原料(海岸、沙滩、麦田等)在无限宽广的自然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不追求作品最后的保存形式,而通过艺术的形式产生一系列艺术观念的创作。大地艺术对于环境与生态的思考对后来的艺术、景观设计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大地艺术的美学观

大地艺术立足自然,着重于文化反思,艺术家期望以艺术引起大众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大众去思考对环境的态度问题。研究大地艺术的美学观,尤其是它的生态美学观,就要研究它的特征。大地艺术的首要特征就是走向自然,艺术创作走向了无限宽广的自然空间,大自然成为大地艺术的材料与场所。第二个特征,大地艺术强调过程与体验,融入大自然中进行艺术作品的体验,让艺术自然而然的存在,达到一种交融的境界。

大地艺术反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对峙关系,产生了生态审美意义上的转向:即由原来人与自然的分离,变成人与自然相依的关系。大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折射出的人文思想的变化,反映出人与环境关系中的自觉和反省——人对自然的支配地位还原至人为生态群落的一部分。

大地艺术生态审美意义上的第二个转向是:由原来人创造的“美”转为自然原生态的美。西方传统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观,美通常是艺术家人为创作的审美趣味和意向美,而大地艺术中的美学观主张艺术作品融入原生态自然之后仍保留原生态自然流动的生命力量,凸显自然的“大美”。

三、大地艺术美学观与生态美学的一致性

在[美]阿诺德·柏林特、[美]保罗·戈比斯特及[美]王昕皓著的《生态美学与生态评估及规划》(程相占译)中,作者提出生态美学的审美要点,这有利于我们充分研究大地艺术的审美意义。

第一,彻底摈弃人与世界对立的、一分为二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通过审美交融,这种超越了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审美方式,人与世界之间的亲和关系才真正建立起来。而大地艺术在审美上主张“融入”,观众融入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淳朴之美。就纯绘画艺术而言,其发生的场所是有限的画框和边界,而大地艺术是对于框架的突破,它发生的场所是在无限宽阔的大自然中,突破了传统艺术表现和展示的“框架”,具有更广泛的时间性和空间开放性,大地艺术在这一点上与生态美学审美观不谋而合,大地艺术的审美角度是自然审美,观众可走近审美环境之内,在审美交融的语境中直接亲密地体验审美的连续性。

其次,生态美学是以生态伦理学为思想基础的审美活动,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中审美与伦理关系的生态改造与强化,生态意识是生态审美的必要前提条件。生态审美强调伦理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没有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就无从谈起。大地艺术话语体系,也受“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影响,在东方自然观影响下,大地艺术主张自然与人同体同性,人与自然既是相互关照。这种话语体系影响下的大地艺术,在审美上主张“自然全美”,自然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每一样自然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不可复制的生命之美。

第三,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生态意识引领下进行审美活动”,所以其关键词是“生态意识”和“审美”。生態美学与大地艺术审美(作用)对象具有一致性:大地艺术审美作用对象是大自然——大地艺术通过对自然的重新理解与思考获得了一种重新塑造自然的可能。这里的大自然是一个艺术创作发生的空间、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艺术家、观众或参与者在某一环境里发生行为、制造事件,最终使得普通的环境转化为有意义的场所。

第四,生态审美认为必须克服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判断标准和“人类审美偏好”,反思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和习性。而大地艺术也一度极力反对艺术家或评论家等所谓的美学品格,他们要破除艺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也就是反对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局面,取消以人为中心的权威话语对艺术的“美学设定”,罗伯特的“反美学”声明就一直强调这一立场。

四、小结

对于大地艺术,艺术家们更多持有一种崇拜和敬畏的态度,他们在大自然的无限空间内进行艺术的创作,展现出原生态的自然之美。大地艺术引导人们如何用生态的意识去审视大自然,去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这本身就是生态美学观的核心问题。大地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生态审美观的转向。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柏林特、保罗·戈比斯特,[美]王昕皓《生态美学与生态评估及规划》著,程相占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2]罗希明,《大地艺术创作中的生态审美转向》,中原文化研究,2008.

猜你喜欢

美学观生态美学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浅谈贾宝玉的美学观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